《独臂刀》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67 彩色片 218分钟
中国香港邵氏兄弟影片有限公司摄制
导演:张彻 编剧:倪匡 张彻 摄影:邝汉乐 阮会三 主要演员: 王羽 (饰方刚) 潘迎紫 (饰齐佩儿) 焦姣 (饰小蛮)
【剧情简介】
黑夜,一位佩刀的信使来到神刀大侠齐如风的住宅,说淮南马、许两位寨主有信交给齐大侠。齐如风接过信拆开一看,只见冒出一股青烟。齐觉察到是毒药薰香,即刻杀了被差遣投毒的信使。这时,从房上跳下数名持刀的杀手,为首的是“淮南二毒”,原来是为齐如风阻挡他们劫镖而来。即刻,被众杀手围住的齐如风毒已入血,昏倒在地。一杀手正要对齐如风下毒手,猛然被齐家的保骠方诚用刀挡住。方诚一面命令家丁快将老爷扶进去用解药,一面与刺客厮杀起来。方诚的刀上满是鲜血,他越杀越勇,但刀被砍断,身负重伤,最终寡不敌众,被对手刺中,两肋中刀。刺客夺路而逃。
齐如风解了毒,从里面走出来。见方诚已经不行了。方诚对齐说:“老爷,我从小跟随你,又蒙你传授武艺。今天我舍了这条命,死也瞑目了。”方诚惟独牵挂的就是他的孩子。这时,儿子方刚跑过来扑在浑身是血的父亲身上,两人失声痛哭。齐如风答应:“明天一早就让刚儿拜师,收他为徒。当成我的子侄一样看待。”方诚听了立即让孩子给齐如风磕头。方诚说了一声: “多谢老爷!”随即拔出刺进肋间的两把尖刀,倒地气绝。方刚爬在父亲的遗体上痛哭不已。他看到了父亲用过的那把带血的断刀,一腔的仇恨涌上心头……
数年后,方刚已长大成人。他不忘杀父之仇,经常拿镶着金色刀把的断刀端详。方刚在齐家不仅刻苦练功习武,而且经常帮齐家干活儿。他的勇武和勤劳深得齐的女儿齐佩的爱慕,而方刚的冷漠使齐佩经常刁难方刚。齐家还住着齐如风的好友的两个儿子,是方刚的师兄和师弟。他们蔑视方刚嫌他出身低下,只会劈柴干活,而且经常欺负方刚,讨好师妹,引起方刚的厌恶和不满。一天师兄又挑衅滋事,出手将方刚打倒在地,方刚毅然反击。正巧师傅出门回来才平息了一场打斗。原来方刚师兄其父家财万贯,人称“冀北大侠”,就是怕宽纵孩子,才把他送到多年的好友齐如风门下,为的是对其子严厉管束。为了不负朋友所托,齐如风对其弟子不仅从不宽恕纵容,让其好好地研究武功,更要敦品厉行。齐佩和师兄为了教训方刚,约他夜里三更到树林里去比武,方刚答应前往。
夜里,齐如风和妻子对方刚和女儿的事牵挂许久。齐说他听说仇人长臂神魔的师弟笑面二郎郑天寿潜伏在附近,恐怕对他有所图谋。齐如风半生江湖虽是行侠仗义,可也结了不少仇家。其中最担心的就是长臂神魔。原来13年前长臂神魔败在齐如风的金刀下,脸上还留了一道刀疤。如今,再过了年齐如风就55岁了。齐通知了所有的门人弟子在他生日那天聚齐,并在他们中间选一个掌门人,以后自己封刀归隐。齐称其女武功不到自己的三成,弟子中武功各有高下,由于天资所限,没有一个人尽得齐的传授。只有方刚天赋最高,不但想让他作齐的衣钵传人,还希望他和佩儿结百年之好。
夜晚,方刚听到师兄的谈话,得知他们鄙视自己的出身。方刚留下一封情真意切的告别信,信中写到“师恩如山,粉身难报,怎奈同门不容,恐伤师门之义,只得远走他方。容有寸进,再报师恩。”此后,方刚应邀来到树林,孙、石师兄和齐佩也赶到。方刚说明来意,并非是想和同门师兄一争高下,而只是来告别辞行。师兄误以为方刚要背叛师门,更容不得方刚,拔刀向方刚砍来。方刚只是退避,连让三刀。孙豪得寸进尺,方刚出刀反击。
师傅在夜寻之时,发现了方刚的信。
孙豪敌不过方刚凌厉的刀术,败倒在地。齐佩不服,硬要与方刚比武。方刚不肯,齐佩仍不罢休。方刚提出只比拳脚,不用刀枪。齐佩上前与方刚对打,方将她打倒在地,道歉而别。齐佩恼羞成怒,趁方刚不备,一刀将方刚的右臂砍下。方刚带着重伤迎风冒雪,远走他乡。
齐如风来找方刚,发现了地上的断臂。他当即斥责女儿和徒弟,并带领他们在茫茫的夜色中寻找方刚。方刚在大雪中昏倒在一条河边的小船上,被船上的一女子救起。过了七天七夜,方刚从昏迷中苏醒过来,见到了救命恩人小蛮姑娘,感激不已。方刚这时发觉自己断臂身残,痛感其父一生做人奴仆,为主人舍了性命,自己原指望为父扬眉吐气,没想到一事无成便成了残废。
岁月流逝,光阴荏苒。小蛮一直照顾方刚,方刚因为没有右手不能练武,有些心灰意冷。小蛮鼓励方刚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在杨柳树下,两人情意绵绵。一天,两个带刀的人从小蛮家经过,他们对小蛮和方刚恶语相加,污辱方刚,方刚上前与其评理,不料惨遭毒打。两人原来是长臂神魔的师弟笑面二郎郑天寿的手下。
入夜,方刚拿出金刀想练习刀法,只是左手挥刀,有劲也使不上。小蛮姑娘看到后,不忍心见方刚这么难受,便拿出一本家传的拳法图谱。原来小蛮的父亲就是为了这本图谱被人所杀。其母悲痛欲绝,为了不再使它遗害后人,将图谱扔在火里,待后悔将其拿出时书已被烧去一半,留下的只有左手的辅助功夫。母亲去世之前始终没有告诉小蛮,自己姓什么,就是为了不让她去寻机复仇,冤仇相报何时了。再说知道了自己的姓氏如果再报不成仇,反而将自己的性命送掉就更惨痛了。不如安分守己,做个乡下农妇。
深夜,长臂神魔来到他的师兄郑天寿的府地,亲自向两个打手传授专门破坏齐家刀法的招数: 在搏击中先用带夹的兵器夹住对方的金刀,使其不能脱出;然后再用另一只手以短剑刺杀对方。原来,当初长臂神魔与齐如风交手连斗两日一夜,已把齐家的刀法默记心中,根据齐家神刀六十四路,长臂神魔仿制了金刀锁,也是六十四招,专门克制齐家的刀法。所用兵刃尺寸、方位无不计算精细。为了不让齐如风有所防备,长臂神魔下令破敌招数不能对外显露,金刀锁更不能带出门一步。长臂神魔决定趁齐如风做寿之际将齐门弟子斩尽杀绝。
长臂神魔带着手下丁蓬、巴霜沿途截杀齐家弟子,数名前来祝寿的弟子惨死在长臂神魔的金刀锁下!
方刚修炼的独臂拳法日渐娴熟,一掌下去,碗口大的树被拦腰折断、石头上掌印深陷。由于图谱上的左手刀法是辅助性的,只适用于短刀。父亲留下的断刀正好适用,方刚的独臂刀法为此得以进境。
小蛮望着方刚越练越兴奋,不解地问方刚:“练武究竟有什么用呢?”方刚说练好武功就不会受人欺侮了。但小蛮说武功也会惹出许多麻烦,男人练好了武功就要闯荡江湖,打天下,扬名声。方刚明白了小蛮的心思,答应她除非欺负到头上,否则决不管别人的闲事。
方刚和小蛮,齐佩和孙豪都到庙会看热闹。郑天寿的门徒郭胜、秦大川在街上当众凌辱良家女子。一男子见义勇为,上前阻拦不料被郭胜、秦大川毒打一顿。方刚见到被打的男子抬了过去,这人原来就是那天晚上帮助小蛮救方刚的人。方刚一见,怒不可遏。
方刚上前质问为什么要行凶伤人?郭、秦二人口出秽语,方刚两下将其打倒在地,郭胜、秦大川拔出匕首向方刚刺来,这时其主笑面二郎郑天寿赶忙前来制止。路人为方刚的义举拍手称快。笑面二郎郑天寿看到了身佩金刀的齐家弟子和齐佩,设计把他们骗到了郑天寿的家,用“金刀锁”杀害了齐家的弟子,并点了齐佩的睡穴,使其昏迷不醒。
方刚白天看到齐家弟子和齐佩跟随着郑天寿一伙走了,心里十分不安。人夜他潜入郑天寿家发现被绑在柱子上的齐佩。头戴面具的方刚正要将她带走,郑天寿的两个走卒来到,想凌辱齐佩。方刚上前阻挡。双方拔刀拼杀,方刚砍去了两个走卒的手臂,带着齐佩逃出郑天寿的府地。
在路上齐佩感激方刚的恩情,向他袒露了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爱慕之情,被在路旁等待方刚的小蛮听到,她一气之下,转身而去。方刚此时对齐佩如实说出了他的真情实感:他对齐佩并无爱慕之情,他心牵挂的是在风雪夜里救了他生命的小蛮。方刚又向小蛮说明他之所以去救齐佩完全是因为她是师傅的女儿,为的是维护师傅的一世英名,并对小蛮表白了愿与其归隐田园、共渡平生的心思。俩人说好,天一亮就离开此地,远走他乡。
长风堂里齐家弟子见许多祝寿的人迟迟未到,寻思可能出了事。齐如风预感到有不测风云,让大家无论何时都要带好兵器,以防万一。齐门武艺最好的第七弟子邓充和第八弟子吕振意识到有强仇在暗中作对,故意放慢行迹,诱敌出洞,从而识破对方的绝技。
郑天寿的两个徒弟手被砍去,不能继续拦截齐家弟子,郑天寿请来了罗氏四虎前来助阵。途中在客栈遇到邓充和吕振俩齐家弟子。长臂神魔得知后带着手下来到客栈,邓充先出战迎敌,被金刀锁重创。危难之时,邓充用布缠住腹部伤口,想护送吕振逃出客栈,但吕振在翻墙之际又被长臂神魔的暗器所伤。正好被路经这里的方刚和小蛮遇见,吕振告诉方刚已有五位师弟都被长臂神魔杀害,他的金刀锁是专门用来对付齐家金刀,说完倒地身亡。方刚赶忙冲进客栈营救邓充,但邓充已死,长臂神魔一伙已离去。方刚感到事关重大,让小蛮在此等候,决定速回齐家,营救处于危难中的齐家师兄。
方刚昼夜兼程,在途中遇到罗氏四虎。在酒馆里一阵厮杀后,方刚本无意伤人,但四人纠缠不放,方刚手起刀落,结果了四虎,继续赶赴齐家。在桥上遇到把守在此的郑天寿,又是一场拼杀。
长臂神魔带着手下丁蓬、巴霜闯入齐家,一场血腥的杀戮随即展开。长臂神魔先让手下用金刀锁当场杀死数名齐家弟子。齐如风见此情景,愿与长臂神魔一比高下,长臂神魔不屑一顾,让手下一起对付齐如风。齐此时已大致掌握了防范金刀锁的要义,使对方屡屡失手。长臂神魔见状便喝退手下,亲自与齐如风交手。
方刚在桥上经过苦战,制胜了郑天寿的金刀锁,继续赶往齐家。
长臂神魔与齐如风双方对打数回合,不分胜负。长臂神魔最终还是用金刀锁卡住了齐如风的金刀,齐如风凌空一跃,避开了长臂神魔的短剑,但腹部负伤。众弟子欲上前与长臂神魔决一死战,齐如风令其手下不要枉送性命,并请长臂神魔留存一点江湖道义,放过妻女和门下。长臂神魔对齐家却要斩尽杀绝。齐如风的弟子毫无惧色,上前与敌以死相拼。有的宁死不辱,自杀身亡。正在齐家面临生死抉择的危急之时,方刚从外面翻墙而入。他先后用独臂断刀了结长臂神魔的两个手下,又与长臂神魔殊死鏖战,长臂神魔使出长鞭抽伤了方刚,又用暗器剁住了方刚(其实是剁住了方刚的半截衣袖),他正在得意要对方刚下毒手时,方刚飞身而起,用断刀直刺长臂神魔,最终用独臂断刀战胜了金刀锁,为齐家化解了生死大患。
方刚上前向师傅辞行,说已无意在武林中争强称雄,今天报了师恩,从此要远走天涯,作一个种田的农夫。说完便毅然决然离开了齐家,齐佩见此情景哭泣不已。齐如风目送着方刚将手中的金刀一折两断。
方刚与在路上等待他的小蛮会合,两人手牵手向远山走去。
【鉴赏】
张彻,本名张易扬,浙江青田人。1923年生,早年从事戏剧工作。1949年从上海到台湾创作了《阿里山风云》(编剧并与张英联合导演),这是台湾第一部全部由中国人拍摄的国语影片。1957年他到香港拍摄了影片 《野火》。1963年执导了当时流行的黄梅调电影 《蝴蝶杯》,其间同时开始从事文学写作。他以本名张易扬写小说,笔名 “何观” 写影评,笔名 “沉思” 写随笔。
1963年张彻以何观为笔名写影评,提出“阳刚电影”的口号,以后以身作则,以自己一生的电影创作来实现其弘扬“阳刚电影”的美学理想,他创作的影片为香港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日后的香港动作影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90年代后期他已经拍摄了100多部影片。其中一年的最高产量达到过八部之多。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创作过不同风格和类型的影片,其中包括武侠、神怪、歌舞、动作、历史剧等等,但万流归宗,这一系列影片始终都未曾离开他所钟情的阳刚风格。
张彻在港台电影界不仅独具风格,而且还开创了港台乃至中国武侠电影的诸多先例。他导演了第一部创下“百万”票房的电影《独臂刀》(1967);他拍摄了第一部台湾国语片《阿里山风云》(1949);他第一次以“小子”为戏名、执导由傅声主演的《洪拳小子》(1975),使港台影坛陆续出现了一批所谓“小子”片。他还第一次用西方音乐为中国武侠/功夫片配乐,一改过去华语古装片、武侠片千篇一律用民乐配曲的陈规;他在武侠动作片中第一次安排主角在片中死去,改变了主角是打不死的这种“打不破的神话”;他第一次打破清朝影片中男主角必剃光前额头发的定律,使男主角有了长发飞扬的形象;他第一次创造了白衣大侠的形象,打破了自黑白片以来对白色作主色调的避忌,使武侠电影的视觉样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张彻塑造的人物不求历史的真实,他求的是银幕上的人物要合乎观众口味,要与流行的审美时尚并行不悖。以此为标准,他在香港影坛捧红了不少武打明星。从王羽、罗烈、姜大卫、狄龙,到陈观泰、傅声都是从主演他的影片而蜚声影坛、并成为一个时期的银幕偶像。张彻影片中所用的音乐主要是专门为影片谱写的交响乐。方刚被砍断手臂后在雪中孑然而行的段落和在影片结束时远走天涯的情景,采取的都是节奏感很强的现代音乐。这种音乐的样式一方面突出了主人公方刚威武、坚强的性格,同时也使影片更适合于当代电影的主体青年观众。
张彻对人物的描写也常有神来之笔,不仅对正面角色刻画得极有光彩,而且对反派的描摹也十分到位。在《独臂刀》中齐如风的死敌长臂神魔在影片的前半部始终看不到他的正面,观众听到的是他的声音,看到的是他的背影,造成了一种诡秘阴险的形象特征。只是在影片的结尾,在齐家决杀开始之前,人们才看清他的真面目:原来这位13年前败在齐如风金刀下的长臂神魔,脸上还留着一道刀疤。
张彻在处理武打功夫上不单只是靠刀枪剑戟的拼杀来吸引观众,他在注意武打技巧的精心设计之外,更注重武打的“情节性”,更注重苦练武功,创出绝招,击败强敌的整个过程。《独臂刀》中的方刚为了破解敌方制胜的奇器——金刀锁(子母刀叉),而苦心研究,终于把自己的弱点(独臂、断刀)化为优势,创出左手独臂刀法,使对方杀手锏无从奏效。同时,张彻并没有把方刚一开始就推上为父、为师复仇的位置,而是有意让他从影片的中心情节中脱离出来,与小蛮在一起过着相安无事的日子。只是恶势力的肆虐使方刚和百姓的生活不得安宁、齐家弟子的生命受到逆贼威胁,这时方刚才毅然决然横刀出战。这不仅从文学和伦理上使方刚的出战更合情合理,而且也使最后的一场生死决杀更为惊心动魄。从这里可以看出,影片的文学技巧和武打技巧是支撑《独臂刀》的两大支柱。单纯地展示武术技击或是一味地铺陈文学故事,都不能真正建构武侠电影的大殿。
张彻的电影不是一种靠直接呈现暴力而赢得市场的作品。他在电影表述层面上总是能够找到与题材、类型相同一的语言形式。在《独臂刀》中多次采用平行结构突出了剧情的危机和观众的心理紧张。特别是在影片结尾的高潮部分,更是采用了惊险电影“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经典段落。一方面是长臂神魔在齐家用金刀锁大败齐家弟子,数人已惨死在长臂神魔的“魔爪”之下,师傅齐如风也身负重伤;另一方面是方刚在途中与长臂神魔的弟子笑面二郎郑天寿在桥头生死搏斗。就在长臂神魔逼近齐如风全家要斩尽杀绝之际,方刚翻墙而入,救出了齐如风一家与齐家弟子的性命。这表现出导演张彻是一位深谙电影叙事技巧、善于调控观众心理的行家里手。
张彻的电影在阳刚之中还闪现着极其惨烈悲壮的一面:如《大刺客》中的聂政(王羽饰)完成行刺后,自刎殉国。在漆黑的背景下,自掏肝肠,以剑挖目,自毁颜容,铸就了其忠肝义胆的殉道精神。《十三太保》中李存孝(姜大卫饰)被“五马分尸”,张彻使用了300尺的高台瞰拍,加上慢镜头运用,五匹马向五个方向奔驰,人所在的帐篷被骤然撕裂,加上强烈的呼叫声和怒啸的风声,使李存孝的死极其凄惨悲烈。观众虽然没有看到人体被撕裂的场面,但就其给观众的心理感受而言,同样惨烈。这种暴力的呈现方式就像希区柯克在《精神病患者》中表现“浴室谋杀”时所采用的一样:在这场令人毛骨悚然的凶杀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镜头。贯穿整个谋杀过程的视觉影像是摇晃的灯光,颤抖的双手,浴缸里的血水,倒下的人影。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电影史上这个惊悚恐怖的谋杀经典段落。张彻的“五马分尸”在创作意念上可以说与希区柯克同出一辙,都是以虚写实。张彻的电影极力强调的是男性间的情谊:如在《独臂刀》中对父子、师徒、师兄间的情义都有明显确认。方刚为报杀父之仇,为报师傅之恩,甘愿赴汤蹈火,对同门师兄之间友谊也总是尽情抒发,直至“为知己者死”。这种重义守信在张彻的作品中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固然,张彻电影这种强调阳刚之美的图景,造成女性地位的相对卑微或主体缺席。女性时常退为内向的家庭人物。如《独臂刀》中的小蛮。她虽然在双重意义上是方刚的救命恩人,她不仅在方刚重伤时救了方刚的性命,还将家传的拳谱交给方刚,使他练成了克敌制胜的“独臂刀”,但即便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在整个影片的叙事进程中,依然处于一种等待、被动、旁观的位置。齐如风的女儿齐佩虽为齐家的独生女,但在功夫上还不及齐如风的三成,而且就是这样的武艺却硬要与方刚一争高下,被方刚击倒后,又趁方刚不备砍下了方刚的胳膊,其形象无论在道德上还是技艺上均无可取之处。她们注定都无法参与到男性的世界序列中。古龙说:“女人就应该是个女人。这一点看法我和张彻先生完全相同,我的小说中是完全以男人为中心……女人可以令男人降服的,应该是她的智慧,体贴和温柔,绝不是她的刀剑。”张彻的武侠片中,女性角色最动人的不是她的武功,而是她的柔情。小蛮虽不谙武功,但她的善良和温柔,最后征服了方刚的心,致使方刚与她远走天涯。
中国武侠电影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树上的艺术之果。在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中,以 “父”为中心的“家”、“家庭”观念十分重要。在《独臂刀》里与“父”和“家”、“家族”观念相重合的是“门派”: 大侠齐如风是一家之主,也是家族里的领袖,在门派里又是掌门人、是武艺精深的师傅。中国古代传授技艺的师傅时常是作为父亲而受到徒弟的尊重。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社会生活中师傅不仅是授业解惑的恩人,而且还被尊为“父亲”。师徒之间情同父子,所以徒弟为师傅可以两肋插刀。《独臂刀》里方刚的父亲方诚是大侠齐如风的忠仆,因挺身护主,刀断身亡。方刚代替了父亲的位置,继续跟随齐如风学艺。虽然右臂为师妹齐佩所断,但并不记恨。后来刻苦练成独臂刀法,救出为敌所囚的齐佩,力报师恩。方刚后来使用父亲的断刀拯救齐家于危难之中,是其对师恩回报的美满体现与最终完成。
武侠电影时常以江湖喻示整个人类社会,喻示个体无法超越的全部人生。武侠电影中的江湖,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心理范畴。江湖,有着自己的道德准则,有自己的价值尺度,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步入江湖,就等于步入了一个生死未卜的沙场;就等于要进入一个刀枪相见的棋局。无论是替父报仇,还是行侠仗义,英雄一旦卷入江湖的恩恩怨怨后便不能自拔,这种以暴制暴、以暴易暴的法则是武侠电影这种主要依靠动作取胜的影片最难于纠正的负面意义。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注重的是张彻电影的暴力特征,并以此为径来探寻张彻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位以武侠、动作片创作为主的电影导演,应当说他的电影美学观念、他的价值取向、他的人生信念、他的历史哲学,都与他对暴力的呈现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被人们所忽略的是张彻的影片中所流露出的“非暴力”倾向。尽管在张彻的影片中与其他武侠电影一样:最终都是以暴制暴——以武术技能的高低来决定胜负,决定人物的命运;然而,张彻的影片与其他武侠电影所不同的是,他的影片不是一味地肯定暴力,不是从暴力到暴力的无休止的循环。张彻的影片在充分展示暴力奇观的基础上,对暴力的终极意义进行了根本性的否定。在《独臂刀》中方刚以其一身绝技,实际上将得到武林霸主的显赫地位,最起码齐家刀的掌门人已非他莫属。影片至此,完全有充分的剧情依据把他推上武林英雄的宝座。但是,在影片的结尾,方刚用独臂断刀战胜了金刀锁,为齐家化解了生死大患。在此之后,方刚上前向师傅齐如风辞行,说已无意在武林中争强称雄,今天报了师恩从此要远走天涯,与自己的救命恩人一起作一个种田的农夫。说完便离开了齐家。齐如风见此情景也将手中的金刀毅然折断,扔在地上。至此,张彻在银幕上便完成了他对暴力终极意义的质疑。遗憾的只是中国武侠电影作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本文,其中的生死拼杀就从未终结过:一场接一场的厮杀,一次接一次的征战——这也许正是义士侠客一生最悲惨的命运所在,他几乎无法摆脱暴力的阴影。方刚虽然在《独臂刀》的落幕之时与柔情女子归隐田园,但在《独臂刀王》(1969)重出江湖时又带领武林各子弟,攻入八大刀王的山寨,展开了新一轮的血腥拼杀。这也许就是处于特别社会历史环境中的电影产业对个人主观意志的无情“修正”与“改编”;这也许就是张彻在电影整个历史进程中既是“作者”又是“角色”的双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