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衬衫之歌》》作家与作品鉴赏

【时间】:1843

托马斯·胡德的歌代表作。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初,劳资矛盾已逐渐成为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人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宪章运动。在宪章运动中产生了宪章运动文学,这是无产阶级文学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作品一般以同情的态度描写劳动群众的贫困生活,但他们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提出改良的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胡德的《衬衫之歌》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全诗通过一个缝衣女工的自白,以现实主义的笔法,刻画了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人谁无姊妹,人谁无母妻。衣饰带丝罗,人命自不齐”(马君武译),在十九世纪的英国,首先直截了当地喊出了被剥削的劳工的呼声,在当时影响极大,被喻为开了“社会抗议文学”的先河。同时,该诗也流露出诗人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但通篇多是苦难的叙述,鲜有反抗意识的体现。该诗虽然在技巧上不那么讲究,但态度鲜明,感情真挚、朴实,因此很具感染力。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曾有马君武、胡适、刘半农等三位著名的文学家先后翻译介绍该诗。一方面,缝衣女工的处境和当时中国的国情很相似,另一方面,照胡适的话,“其词酷似香山乐府”,符合国人的审美趣味。当时的译名是《缝衣曲》。其中,刘半农在《新青年》刊载译诗时还写有长序,第一次在中国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胡德的生平,并对《缝衣曲》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就其命意言,实为鼓吹人道主义最得力之作。虽篇幅甚短,仅十有一章,而语意之沉痛,刻画贫女心理之周至,视史托惠夫人之《汤姆之小屋》(即坊间所售《黑奴吁天录》之原本)以洋洋十数万言为黑奴描写苦况者,实无多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