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文学·达·亚·格拉宁·一幅画》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作者简介 达尼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格拉宁 (1918—) ,苏联俄罗斯作家、原姓盖尔曼,出生于护林员家庭。194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学院电机系。参加过卫国战争,曾任坦克连连长。1942年加入共产党。战争结束后回到列宁格勒,在研究所任电力工程师。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反映科技人员的生活。五十——六十年代写有《探索者》 (1954) 、《迎向雷电》 (1962)等长篇小说,描绘了科技领域内的保守与革新的冲突和斗争。塑造了富于创新和探索精神的青年科学家的形象,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七○年代他的创作有了新的开拓,题材、体裁、风格更为丰富多样,中篇小说《总有人应该》 (1970) 、《异城情雨》 (1973) 、《同名者》 (1975) 揭露科技界一些人的道德蜕化、精神空虚。纪实小说《奇特的一生》 (1974)赞美一位惜时如金,情操高尚的生物学家。《克拉芙吉娅·维洛尔》(1976)歌颂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期间的英雄主义,获1978年国家奖。1977年与阿达莫维奇合写的 《围困纪实》反映了列宁格勒人民在被围期间的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斗争。此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散文、国外游记等作品。长篇小说 《一幅画》 (1980) 、《野牛》(1987)是格拉宁八十年代的优秀作品,后者是一部反映一位著名遗传学家坎坷命运的纪实小说。格拉宁以表现科技题材著称苏联文坛,着重刻画人物的道德面貌,通过道德方面的对立和冲突,来展现当代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艺术形式不落窠臼,常常突破小说、散文、传记之间的界限,语言风格朴素、自然。
内容概要 雷科夫市苏维埃执委会主席洛谢夫在莫斯科出差,在一次画展上看到题名为《河畔》的一幅风景画,深深被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第二天他再次去观赏,确认画中表现的就是雷科夫市内仅存的一座独具风格的古老建筑——流亡在外的莉莎·基斯雷的宅邸及其周围日穆尔津河湾的秀丽景色。他决心为雷科夫市得到这件艺术品。他拜访了该画的拥有者、己故著名画家阿斯塔霍夫的遗孀。他的诚恳态度和对画的高度评价感动了女主人,她终于无偿地将画赠送给雷科夫市。洛谢夫将画带回后,却没有引起同僚的重视,直到该市文物保护协会主席、中学教师罗金斯基和绘画教师图奇科娃要求看这幅画时,才把它从柜子中找了出来。图奇科娃观赏之后激动不已。洛谢夫随即提出,可将此画放在学校里,校舍的窗户正好面对日穆尔津河湾和基斯雷的房子,上绘画课时,学生可以对比现实美和艺术美,加深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理解。图奇科娃欣然同意。不久,洛谢夫谐同军事委员和木材加工厂厂长来到学校,欣赏了《河畔》和基斯雷宅邸周围的景色。遗憾的是这一带已被规划为电子计算机厂的工地,画面上的基斯雷的古老建筑及其周围的秀丽景色将不复存在。只能在破土动工以前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这幅杰作和日穆尔津河湾的优美景色。中学里陈列着一幅画的消息逐渐传开、参观的人日益增多,图奇科娃热心地为他们讲解,结果许多人要求保护文物和风景区,反对在该区建厂。图奇科娃便持有这种观点,与她完全一致的还有退休老红军波里瓦诺夫。波里瓦诺夫在二十——三十年代是雷科夫市的显赫人物,他以坚定的信念、革命的狂热、无畏的勇敢赢得了当时青年的尊敬。在那充满自信、无视任何规律,只讲阶级斗争和全体劳动者利益的年代,波里瓦诺夫在反对宗教迷信和旧文化的斗争中过于激进,他不顾人们的请求,拆除教堂、焚毁精美的圣像、圣障、有文史价值的经文等等。后来,他为自己的错误深感内疚。他曾穿街走巷、寻访老人,承认自己的罪过,央求他们交出抢救出来的文物,搜集后妥善保管。30年来他对文物孜孜以求,设想建立一座博物馆,使青年受到教育。他认为,他们一代人犯的错误是为后一代人创造幸福而付出的代价,后一代人没有权利指责他们。《河畔》这幅名画很久以前他就见到了,并对其作者和创作过程有相当了解。原来莉莎·基斯雷是阿斯塔霍夫的恋人。20年代和1936—1938年间,画家曾二度到过雷科夫。在1936—1938年间,画家应流亡在法国的莉莎的请求,为了满足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才创作了 《河畔》 。画家怀着对莉莎的热烈的爱情进行创作,笔意酣畅,终于画成了这幅杰作。可是波利瓦诺夫却觉得画面上缺乏新生活的气息,要求修改,如在墙上加上一条标语,再添上几辆新的汽车之类的东西,尤其反对此画与“流亡白俄”有任何关系。为此阿斯塔霍夫与波里瓦诺夫闹翻了。波里瓦诺夫便不让画家将此画送出国去展览。现在他认为当时的做法不合情理,但客观上却避免了这幅名作流失在外。他要求后一代人尊重历史,领导人应采取措施,保护文物和风景胜地,包括《河畔》 、基斯雷的宅邸和日穆尔津河湾。洛谢夫在这之前从来也没有想过要为日穆尔津河湾的景色去斗争,改变工地会遇到很多麻烦。如今他觉得不妨争取州委执委会主席乌瓦洛夫的支持。洛谢夫到州委陈述自己的意见,遭到乌瓦洛夫的拒绝。乌瓦洛夫还批评他是幻想家,指出雷科夫市首先需要资金,需要计算机厂,有了资金可以造出任何一种风景,不会比日穆尔津河湾逊色,改变计划将会受到处分。最后他告诉洛谢夫,他要调洛谢夫到州委任执委会第一副主席,作他的副手。这是洛谢夫期待已久的任命。到州里工作后他有可能为雷科夫市办更多的事,更有前途,在这种情况下,他便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在州委首府洛谢夫遇到了图奇科娃。他俩因 《河畔》这幅画常有接触,产生了感情。洛谢夫和她一起到州界以外的地方度周末和星期天,并谈到了乌瓦洛夫谈话的内容。图奇科娃责备洛谢夫以日穆尔津河湾换取了自己的前途,虽然是被迫的,但终究不是光明正大的行为。她鼓励洛谢夫继续斗争。她的责难在洛谢夫的内心深处引起了新的波澜。洛谢夫回到市里后,发现他的副手已根据州执委会的授意,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准备在半夜里把基斯雷的宅邸炸掉,以保证工程进行。洛谢夫冒着违抗上级的风险、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了这项计划的执行。市文物保护协会中一些人风闻以后也出来干预。波里瓦诺夫更是义愤填膺,不顾重病在身,挣扎着要到日穆尔津河湾去保护基斯雷的宅邸,结果死在途中。他的死引起很大震动。在他的葬礼上、洛谢夫表示,对波利瓦诺夫最好的纪念是将基斯雷宅邸作为市博物馆,明确表示他将与广大群众站在一起。这时候,莫斯科和其他一些城市都有人发来电报、电话,要求中止工程计划。正当洛谢夫要去州委汇报前夕,《真理报》发表了文章,批评某些领导人目光短浅,不注意保护名胜古迹,也点了乌瓦洛夫的名。这就大大减轻了州委对洛谢夫的压力。最后,部与州委决定改变电子计算机厂的厂址,基斯雷的宅邸及日穆尔津河湾的景色得到了保护。洛谢夫则因改变了领导的初衷,引起麻烦,不得不拒绝提升他的任命,辞去雷科夫市苏维埃执委会主席职务,到别处去工作。
作品鉴赏 《一幅画》是一部立意新颖,富于哲理的长篇小说、探讨了美和生活、美和道德、人和历史等重要现实问题。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美是人类生活的需要,离开了美,生活将黯淡失色。与美紧密联系着的是善,它们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只有具有高尚情操和心灵美好的人才能感受和理解美,珍惜它的存在,而美将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更加完善和充实。功利主义只能使人失去美感,与美绝缘,导致精神贫乏,感情枯竭,人性扭曲和畸形变态。任何一种审美观念,对待美好事物的态度都将受到历史的检验,虽然囿于各个时代的不同条件,后人对前辈不必苛求,但都负有历史责任。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是从道德和历史的高度来审视美的。长篇小说以 《河畔》这幅画为中心,从环绕这幅画的矛盾冲突,演变为维护一切美的斗争。《河畔》在三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遭遇以及引起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小说的情节基础,在这幅画的周围聚合着不同的人物形象,交相烘托,互为对比。天才画家阿斯塔霍夫,怀着美好的理想,不断求索,终于在现实中发现了美,并把自己的纯真感情倾注在画笔上,创造出高于现实的艺术美——《河畔》这幅名画。他的悲剧是他的杰作没有被同时代人理解和承认。他虽然一时遭受挫折,但在道义上他是胜利者,他没有屈服于压力,放弃对美的追求。波利瓦诺夫以功利主义的眼光看待阿斯塔霍夫的创作,几乎扼杀了 《河畔》这幅传世之作,使它长期埋没,也伤害了画家美好的感情。波利瓦诺夫的功利主义使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后来的转变是善的胜利,人性的回归。乌瓦洛夫是属于实干家一类的人物,他精明能干,善于管理,可以象机器一样操纵指挥。他对日穆尔津河湾景色的官僚主义态度反映了他性格的冷漠严酷、偏执狭隘以及思想上的僵化、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洛谢夫则不同,他感情丰富,热爱故土家园,对美有很强的感受力。他高度评价《河畔》,并为雷科夫市争取到了这幅画。在保护日穆尔津河湾的问题上虽有动摇,但在图奇科娃的美好感情的影响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历史责任感和道义的力量终于在他身上占了上风,在保护日穆尔津河湾的斗争中经受住了考验,虽然他在官场上是失败者。阿斯塔霍夫和波利瓦诺夫、乌瓦洛夫和洛谢夫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反映了两代人为追求美,保护美,保护人性的完美发展而进行的斗争。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当代生活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穿插交叉,结合为一个整体,使作品对现实的反映达到了新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说,在30年代争取美的斗争还主要局限于对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的理解和保护,那么,在七十年代它已发展为对自然的保护,提出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人和自然的关系、生态平衡的问题。现实与历史的结合不仅扩大了小说的容量,还深入探讨了问题的历史渊源,把各个时代人物的命运、性格、心理放在历史发展的背景上,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和剖析,使事件的描绘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相结合,为保护体现美的名胜古绩、艺术品而进行的斗争和因此而引起的道德冲突,突兀起伏,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小说中,作者以优美清新的笔调,描写了《河畔》这件艺术品和日穆尔津河湾的秀丽景色,景物的描绘一般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观赏景物时的情绪的刻画紧密相连,达到情景交融,富有抒情意味。小说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淡雅,但又饱含深沉的感情。这些艺术手段成功的运用造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