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文学·休·麦克伦南·长夜漫漫》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加拿大文学·休·麦克伦南·长夜漫漫》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作者简介 休·麦克伦南(1907— ),加拿大小说家。生于新斯科省布雷顿角岛。父亲是苏格兰医生,母亲爱好音乐美术。他在哈利法克斯长大,从达尔豪西大学毕业后,靠罗德兹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并且游历欧洲,后来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古典文学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读书期间,他也开始尝试写小说,然而为生计所迫,他只得在1935年去蒙特利尔下加拿大学院教授拉丁文和历史。1936年与美国女作家多萝西·邓肯结婚。邓肯鼓励他创作,最初他写了两部描写国外生活的小说,均不成功。于是妻子引导他以自己熟悉的加拿大风情为题材。他根据1917年在哈利法克斯的童年经历,撰写了《晴雨表在长升》 (1941年) 。后来他又创作了《两地孤栖》、(1945年)、《悬崖》 (1948年) 和散文集《穿越田野》 (1949年)这三本书都获得加拿大文学最高奖——总督奖。他的另一部散文集《30和3》(1954),使他又一次荣获总督奖。1959年,在多萝西·邓肯的逝世的激励之下,他创作了充满激情的《长夜漫漫》,并且因此第五次得到总督奖。一般认为,这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他的主要作品还有《斯芬克斯重返人间》 (1967)和《时代的不同声音》 (1980年)等。从1951年起,他一直在麦吉尔大学任教,1979年退休后,与第二个妻子弗兰西斯·沃尔克住在魁北克省北哈特利。

麦克伦南的小说以描写加拿大的现实生活为主,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堪称加拿大民族文学的代表作家。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还十分关注希腊和罗马文明的衰落,并希望把新旧两个世界一—传统文化和北美的实利主义调和起来。他的小说基本上是写实的,但有时也出现夸张离奇的渲染; 虽富于哲理有时却流于说教。他喜欢用连续不断的形象化描述结构来烘托人物和主题。

内容概要 朝鲜战争的第一个冬天,二月初的一天傍晚,乔治·斯图尔特离开大学教堂准备回家。乔治是电台的政治评论员,并且在大学里兼课。他有一个温馨的家,他一直把妻子凯萨琳视为生活的基石。虽然不感到十全十美。但是活得很安逸,无忧无虑。可是,一个电话却搅乱他和他的家庭的平静生活。打电话的人叫杰罗姆·玛特尔。是凯萨琳的前夫。在30年代末,他为了支援西班牙人民的战争,毅然离别病弱的妻子和女儿,前往西班牙前线。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又到法国参加反法西斯斗争,被纳粹关进了集中营。据当时的报道和一位法国飞行员的证实,乔治他们一直以为杰罗姆已经惨死在法西斯的屠刀下。杰罗姆死而复活的消息使凯萨琳极为震动,而杰罗姆的生女莎莉却对此感到气愤,因为她难以忘却当年父亲的离去给她的生活造成的创伤。乔治更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他回忆起少年时代。那时他才17岁,与凯萨琳是邻居,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渐渐地爱上了凯萨琳,凯萨琳也爱他。最初,两人爱情如同早春的嫩芽一样健康成长,然而不久就出现阴云。凯萨琳活泼可爱,却患有先天性的风湿性心脏病,被医生诊断为不能生育,不适宜结婚。这令她十分苦恼,她是个充满生活理想的姑娘,但是也十分清楚地意识自己的病体。另一方面,乔治虽然心地善良,感情执著,却生性怯懦,自幼缺乏自信。他深深地爱着凯萨琳,却无力抵制姑母的干预。他姑母竭力反对他同凯萨琳发展爱情关系,她不让他和凯萨琳一同上麦吉尔大学,而是安排他回弗罗比歇中学再读一年。结果,凯萨琳上大学后他们便分手了。

后来乔治历尽艰辛,终于读完了大学。毕业后他到滑铁卢中学教了5年书。照他的话说,是5年的苦役。因为学校里一团混乱,滑铁卢这地方又枯燥无味。乔治只能利用周末去蒙特利尔寻找刺激。他结识了一位名叫卡罗琳·霍尔的女人,并与她同居,虽然他们彼此并不真正相爱。他从卡罗琳口里第一次听到杰罗姆·玛特尔这个名字,并且得知杰罗姆和凯萨琳结了婚。但是他怕见凯萨琳,因为他觉得结了婚的凯萨琳是他望尘莫及的成熟姑娘。其实,他仍然爱着凯萨琳。终于,一次看戏的时候他又见到了凯萨琳,顿时,他内心里又荡起一股激情。凯萨琳见到他也是喜不自禁。从此以后,乔治便进入了杰罗姆和凯萨琳的圈子里。他经常出入他们的家中。凯萨琳告诉他是怎样因看病而认识杰罗姆的。杰罗姆是蒙特利尔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他同凯萨琳认识没几天便闪电般地爱上了她。他认为凯萨琳能够生育,因此让她打消顾虑。很快他们便正式结婚,不久女儿莎莉也诞生了。杰罗姆性格刚烈,敢做敢为,这使生性羞怯的乔治颇为敬佩,不知不觉地,他逐渐把杰罗姆视为自己的保护人,甚至几乎把他当做父亲的替身。而对乔治和凯萨琳之间的奇特关系,杰罗姆似乎并不在意,他仿佛是超然一切之上的,他不属于任何特殊的团体,只属于总体的人类。他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正义感,是那种把职业道德看得高于一切的人物。凯萨琳以全部身心爱着杰罗姆,这一点乔治也意识到了,但是由于他对凯萨琳的爱情仍然有增无减,他无力自拔,不能违心地同另一个女人结婚。

杰罗姆出生在新布伦瑞克省内地的一个伐木营地,一个不知谁是自己的父亲、没有姓氏的可怜孩子。他母亲是工地上的厨工,几乎是那里唯一的女人。她同许多伐木工人同居过,有些男人十分粗暴,给杰罗姆的幼小心灵里留下阴郁的印记。一年冬天,他母亲与一位同居的工程师发生争执,结果工程师一怒之下把他母亲杀了。杰罗姆乘上小木舟,冒着生命危险沿河漂出林区,在一个铁路小站被一对善良的老教士夫妇收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召上了前线; 战争毁灭了他的宗教信仰,战后归来,他变成了不可知论者。后来靠勤工俭学获得学位,取得医生资格。西班牙爆发内战,白求恩组织医疗队赴西班牙帮助同佛朗哥作战的游击队。这对杰罗姆触动很大,他同情西班牙人民的革命斗争,非常渴望能去那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时世界局势越夹越不稳定,战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杰罗姆的这种情绪使凯萨琳深感不安,她不仅担心杰罗姆会离家远去,而且害怕他爱上另一个女人。可是杰罗姆已经被远方的斗争吸引住了。一次集会上,他与法西斯分子发生冲突,新闻界有意渲染这一事件,为此医院的首席医生解雇了同杰罗姆一起参加集会的一名护士。于是杰罗姆愤而辞职,去西班牙参加战斗。1941年初,传来杰罗姆被纳粹折磨至死的消息,凯萨琳受惊而病倒了,病愈后不久,她便同乔治结婚了。杰罗姆的归来,在凯萨琳心中又引起一次剧烈的震荡,她心力衰竭,感到已经无力承受眼前的突变了。她的整个一生都是属于杰罗姆和乔治的,可是由于固有的疾病,她经受不了这种打击。见到此情此景,杰罗姆只得默默地远走他乡。乔治和凯萨琳恢复了宁静的生活,最后,凯萨琳终于安详地走完了人生旅程。

作品鉴赏 《长夜漫漫》被公认为麦克伦南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主要刻画了三个形象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 乔治·斯图尔特、凯萨琳·卡里和杰罗姆·玛特尔。作者通过这三个人物的经历和彼此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揭示了三、四十年代加拿大人的生活观念和命运。乔治和凯萨琳都出生于古老的移民家庭,虽然住在被称为国际城市的蒙特利尔郊区,但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于都市的气氛感到格格不入。他们似乎更迷恋纯朴、幽静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酿就了他们的诗一般的初恋,也塑造了他们的懦弱胆怯、耽于安逸、缺乏自信的性格。他们虽有理想,却总是摆脱不了旧的道德意识的阴影; 虽然接受了不少外来的新观念,却抑制不住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的眷念。这在当时的加拿大颇有代表性。从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看,加拿大仿佛是一块世外桃源,远离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冲击,大部分加拿大人对世界上的动荡不安只是冷眼旁观,漠不关心。但是,也有少数敏感、活跃、敢于接受新思想的人其行为与此截然相反,杰罗姆·玛特尔就是一个典型。他是个倔强自信、敢做敢为的人,不论对于事业还是爱情,他都表现出一种果断、坚决的作风。他并没有那种病态的乡土观念,而是关心国外的事变,甚至包括与国内生活毫无关系的西班牙内战。他富于正义感、充满献身的热情,为了支持异国他乡人民的革命斗争,他甚至不惜抛弃优越的生活和温馨的家庭。毫无疑问,杰罗姆代表一种新的观念,这种观念震撼了加拿大古老的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过,作者似乎并没有以赞扬的笔调歌颂杰罗姆这种人,相反,他对乔治和凯萨琳倾注了更多的同情。也许他认为杰罗姆的行为带有太多的政治色彩,或者说他本人也象乔治一样,对往昔的恬适、优雅有着扯不断的情丝。从小说的描写来看,作者似乎想把古老的牧歌和新时代的交响曲调和起来,正如他在最后写道:“我心中充满音乐,全身似乎都成了音乐和光明的融合体。她激发的爱情没有令彼此成为陌路人,不会消亡,也不会收敛,而会化作神秘的精神,四面八方地向空间扩散。”当然,作者也看到生活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已不再会是一池宁静湖水。杰罗姆的归来就表明了这一点,它使杰克和玛特尔表面平静的生活顿时掀起波澜,这不仅是感情的冲击,而且是心灵的震荡。最后,杰罗姆虽然走了,凯萨琳的生命也终于结束了,这似乎意味着一种生活的结束。也就是说,不管人们愿意与否,世界还是变了。乔治最后说:“我周围的世界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一团,我却比以往更爱它。”似乎他也向往新生活,可是仍然觉得有点把握不住,这里显示出新旧观念之间的矛盾。

这部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但是在回顾中间又几次把镜头拉回来,这样便产生了一种对比的效果,使读者既能把握故事的脉络,又渴望知道下文。此外,这种方式也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容量,因为,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很难在这样篇幅里展示如此广阔的历史场景。而作者正是以熟娴的技巧,描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也是该书的一个优点,这个“我”既是叙述者,又是书中的一个角色,不仅可以省去许多笔墨,而且使读者感到更亲切、更可信。这部小说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它的抒情味,作者仿佛在利用一切机会抒发对自然、对田园生活、和对纯洁真挚的爱情的赞美,这显示出作者对于加拿大的大自然、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