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西线无战事》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德国作家雷马克(1898—1970)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岁的青年保罗·博伊默尔和他的同班同学阿尔贝特·克罗普、米勒、勒尔在校长坎托列克的军国主义煽动下报名参加了自愿兵。到了部队后,他们又同另外四个人组成了一个班,经过10个星期的训练就上了前线,在艰难残酷的战斗生活中,青年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战斗中与来自工厂农村的士兵有了接触,成了好友,知道了许多在学校里不知道的事情。他们看到,由于部队大量减员,许多老人和孩子也都被应征入伍。他们对战争产生了怀疑。战斗中,博伊默尔负了伤,痊愈后又回到前线。这时有消息说停战了。10月里,真的停火了。战报连篇累牍地报道:西线无战争。然而,就在和平即将到来的时候,七个战友中的最后一个——小说主人公博伊默尔也倒地死去。

小说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些常见的、并不惊天动地的情景的描写,和对一般士兵的“冷静的”刻画,意在告诉人们:军国主义战争是不人道的,是罪恶的,它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小说主人公的一系列经历,就是罪恶战争的见证。这部小说最重要的艺术特点是“冷静地、不动情地”描写战争场景:士兵捉虱子、偷白鹅、烤小猪,军官折磨士兵,士兵怎样与军官周旋,等等。小说的语言艺术充满个性化、动作化、化。个性化使人物生动可信,动作化可省去许多间接描写,诗化则不但使言词富于美感,悦耳动听,而且将作者“冷静地”掩盖起来的好恶和见解暗示给读者。《西线无战事》使作者一举成名,出版18个月内就被译成25种文字,发行350多万册,不久便被美国等国搬上银幕,反响极为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