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里芬

阿尔弗雷德·冯·史里芬(Alfred von Schlieffen,1833—1913),德国资产阶级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他所制订的“史里芬计划”,他的战略战术思想,对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很大影响。

史里芬出身普鲁士容克家庭,父亲是普鲁士的少将。他家学渊源,自幼勤奋好学。史里芬20岁参加军队,开始了军事生涯,25岁就学于军事学院。

1866年6月,普鲁士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战争爆发了。史里芬作为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一骑兵团的一个年轻军官参加了对奥作战。决定普奥胜负关键的一战是在克尼格来茨①进行的。史里芬亲身经历了这一著名战役。当时普军联合意大利军队,在总参谋长毛奇指挥下,速战速决,投入291,000普军,以优势兵力,仅7星期时间击溃238,000奥军。这一战例给史里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他以后的军事理论研究和制定战略计划打下了基础。数年之后,他在回忆克尼格来茨战役时说:“多谢上帝赋予克尼格来茨的崇高荣誉。能参加普鲁士军队经历这一伟大的战役,赢得辉煌的胜利,目睹无与伦比的欢呼场面,我感到是多么幸福啊!”

1870—1871年,史里芬作为陆军总司令部的参谋军官参加了普法战争。整个战争的指挥者是史里芬崇拜的普军总参谋长毛奇。法军在普军强大攻势下,迭遭失败。法军一部分退至位于法国和比利时边境的色当。9月2日,拿破仑三世率10万军队在色当投降。接着普军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史里芬在战争中进一步领会毛奇等人运用的集中优势兵力、实行速决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史里芬亲自参加的普奥、普法战争,为他后来制定“史里芬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史里芬在参谋部任职期间,很受毛奇的器重。1876年,他被任命为第一骑兵团团长。 7年之后,担任总参谋部处长,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毛奇的军事思想。1888年,史里芬被擢升为军需总监,得到接替毛奇的总参谋长瓦德西的欣赏。他同瓦德西有相似的政治、军事观点,很快就成为瓦德西的有力助手。

史里芬是沉默寡言,严守纪律的军人。他牢记父亲的遗言:“始终不渝地勤奋工作,矢志不移地忠于职守”。还在他担任第一骑兵团团长的时候,对一些具体事务他都亲自过问。他对自己和对他的副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1891年,瓦德西被威廉二世解除职务后,史里芬担任了总参谋长。在他担任这一军职的16年里,没有像他的前任毛奇那样指挥过战役,获得赫赫战功。但是他适应德国对外扩张的需要,遵从德皇威廉二世的旨意,致力于德军的组织建设和军事训练,为德国将要进行的战争作了战略和战术准备。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已经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积极准备向外扩张。当时的首相毕洛夫公开宣扬“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皇威廉二世也提出向世界扩张的“世界政策”。在史里芬和军界其他要人推动下,国会于1893年批准了一项军事法案。根据这个法案,军队平时编制包括士兵和下级军官是557,000人,军官和服一年军役的军人32,000人,共计589,000人,1899年又增加了约30,000人。在德国大力扩充军备的同时,史里芬也主张加强军官指挥艺术的训练,力图以当时先进的技术武装部队,如1896年德军首先用新式77毫米速射重炮装备了陆军,不断提高军队的实战能力。

史里芬根据德国将面临两条战线作战的局面,从1891年起,经过10多年的酝酿修改,终于制定出完整的“史里芬计划”,对德国即将在欧洲进行的战争,以及在这场战争中应采取的战术原则作了预测和部署。这是他在德国军事史上赢得自己的地位的最重要之点。

史里芬计划的核心是,集中强大兵力于西线,通过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从侧翼包围法国,采用歼灭战,闪电战的战略,先发制人,一举彻底打败法国,然后挥戈东向,对付俄国,迫其缔结和约。史里芬这种侧翼包围和速战速决的战略思想是对克劳塞维茨和毛奇战略原则的发展。他强调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要打败敌军,而且要给敌军以出奇制胜的打击,进而消灭敌军。不仅进攻敌军的正面阵地,而且尽可能进攻敌军的侧翼及其后方,迫使敌人在背面战线作战。这一战略思想在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中,以及在史里芬参加过的1866年普奥战争,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都被采用过。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都想称霸欧洲,当然德国也不例外。英国怕德国强大而削弱自己在欧洲的地位,德英矛盾趋向尖锐。历史上德法结下世代冤仇,双方都在秣马厉兵,法俄趋向采取共同行动。当时德国政府和一些军事家对这一局面保持高度警惕。史里芬潜心研究战略战术,目的也是要德国在两线作战的形势下,如何克敌制胜。他认为,“德国不能眼看着隐蔽的敌人为复仇得到吉日良辰。”他主张最好的自卫就是进攻,“德国必须自由地生存,必要时采取这种手段。只有抓紧时机,才能有效。”

史里芬分析了法国的形势,指出法俄虽然趋向联合,但法军已不能指望俄国更多的支援,因为俄军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元气大伤,法军只能限于防御。德国趁机发动战争,速战速决,就能彻底打败法国。按照史里芬计划,东西线兵力部署应当是,东线只用兵力的1/10,约9个师,配合奥匈军队防御俄国。战略重点在西线,在西部战场集中优势兵力,投放78个师。西线以梅斯为中心,分为两个战略意义不同的部分,即右翼和左翼。右翼的任务主要是击溃法军。德军要用70个师,出其不意地袭击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占领法国北部,沿海岸线大幅度迂回,渡过塞纳河,绕道巴黎,折向东南,将法军主力压向东方,迫使法军退至摩泽尔河一线。德军左翼由8个师组成,兵力部署在亚尔萨斯——洛林一带,固守在德法设防坚固的270公里国境线上,牵制法军进攻力量,以挡住法军右翼的进攻。史里芬指出,如果德军指挥合理,“切勿削弱我的右纵队”,不断地进攻法军的侧翼和后方,法军就被压缩在铁锤——右纵队,和铁钻——左纵队之间,在4至6周内将能彻底歼灭法军。然后利用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网,在内线迅速调动部队,分兵东线,击败俄国。这样德国便能速战速决,在两三个月内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史里芬预计,即使德军左翼失败,法军向德国境内挺进,德国仍能获得胜利。德军占领比利时和法国的海岸线,切断法国的盟友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也会给法国以致命打击。

史里芬和老毛奇都认为,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国不可能在东线争得决定性的胜利。决定德国的命运只能在西线。不同之点是,毛奇能够比较客观地、冷静地对待现实,而史里芬却坚定地相信,只要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就能使现实服从于理想。他是一个极为相信个人天赋才能的人。毛奇习惯于在临战前制定初步战役计划,史里芬则在战争爆发之前很久就为德军制定了完整的战略计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战略部署基本以史里芬计划为依据,以他的速决战、包围战役学说为指导思想。但是,1914年德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俄国军力大增,严阵以待;法国扩充了军备,增强了经济实力,与德国怒目对峙;德国西部工业区是国民经济和军火工业中心,垄断资本家要求德军保护工业区安全。为此,史里芬的后继人小毛奇修改了史里芬计划,在西线右翼投入52个步兵师和7个骑兵师,左翼从史里芬计划的8个师,增加到15个师,西线右翼与左翼的兵力由原来的7比1改为3比1,东线力量也加强了。这些无疑削弱了德军西线进攻的力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战争最初阶段给法军以突然袭击,初战告捷,获得一些战果。

史里芬忽视了客观形势的变化,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低估敌人的力量。他相信德国军事、经济力量能够保证他的计划的实施。他预计法军无力阻止德军的强大进攻;俄国因1905年国内革命浪潮冲击,无法迅速总动员,德军有较高的指挥艺术,部队军事素质良好,趁虚而入胜利在望。他对跃跃欲试的英国掉以轻心,扬言“如果发生一场冲突,我们就迫使英国在巴黎媾和。”同时,史里芬低估了敌对国家经济实力对整个战争进程的影响,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德国陷于两线作战的窘境。

史里芬的战略学说是以单纯军事观点为基础的。他无视经济实力对速决战的影响。在外交方面,他不顾其他国家对德国的公愤,声称对法国作战要打出一个赫赫有名的“克尼格莱茨战役”,或“超克尼格莱茨战役”;要求德国无所畏惧地破坏卢森堡和比利时的中立。他说“谁抓紧时机首先占领布鲁塞尔,并征收几十亿战争税,谁就有优先权”。这样做,德国必然首先撕毁国际法,破坏比利时等国的中立,在外交上处于被动。加之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德国人民反战斗争如火如荼。这些都加速了史里芬计划的破产与失败。

史里芬作为一个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在论述军事思想时,虽力图回避政治和经济的影响,然而他的一切设想都受德国当时政治经济的制约。他强调突然袭击法国,这也是以德国的经济和君主政体结构不能长期承担现代战争消耗为先决条件的。正如他于1912年在战略计划中明确指出:“不能容忍英国继续如愿以偿,起决定性作用。德国必须为它的经济繁荣再次获得必要的实力地位。没有战争,要把这些变为可能是困难的。”

史里芬1907年退休。此后他潜心致力于军事著述,整理旧稿,撰写新篇。他以自己的军事著作继续对德军总参谋部施加影响。他撰写了《坎尼之战》,《现代战争》,《统帅》,《克尼格莱茨战役》等著作。史里芬的军事著作并非一般军事史,他是用军事史中的事例,证实他的战略原则,阐明他的战略思想,并促使这一战略得出逻辑上的结论。他认为,从侧翼进攻敌人是所有战争史中最重要的内容。他对军官进行严格的训练,并要求“一个统帅必须具有超人的或某种超自然的东西,你可把它叫作天才。”史里芬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论述过这些思想。由于他在德军战略和军事理论上的贡献,1911年他被授予陆军元帅的军衔。史里芬在写完他的关于同法国、俄国作战的一系列备忘录之后不久,于1913年1月4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