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





汉尼拔(Hannibal,公元前247——183),迦太基①著名的军事统帅,古代杰出的军事家。

汉尼拔是迦太基将领哈米尔卡尔·巴尔卡的长子。他的童年时代正处于迦太基与罗马为了争夺西地中海的霸权进行战争的年代。公元前264——241年发生了第一次布匿战争②,战场初在西西里,继而罗马进攻迦太基本土,遭受挫折,又转战西西里。结果迦太基战败,罗马获得西西里及其他小岛。战后迦太基国内发生雇佣兵暴动,罗马乘机占领科西嘉和撒丁岛。

公元前237年,哈米尔卡尔率军渡海入侵西班牙。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统治了200多年,但它占领的大部分地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脱离了它的控制,哈米尔卡尔不得不重新进行征服。公元前228年冬他在与伊伯利亚人作战期间溺死。他的继承人是他的女婿哈斯德路巴尔。他继续备战,进一步扩大迦太基的领土。在他统治西班牙的时期,建立了一座新城——新迦太基(西班牙的卡尔塔根那),它的周围有丰富的银矿,是迦太基的战略基地。公元前221年,哈斯德路巴尔在打猎时被他手下的奴隶杀死。他的内弟汉尼拔被任命为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当年汉尼拔只有25岁。

尽管年轻,汉尼拔却是一位完全成熟、体力充沛、意志坚强、精力旺盛的人物。他在父亲和姐夫的培育下,受过良好的军事和外交的训练。当汉尼拔还是一个少年时,在他父亲的命令下,跪在神坛前宣誓说:“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罗马不可调和的敌人”。从小随父从军,多年的军营生活,培养了汉尼拔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平时,他生活简朴,与士卒同甘苦;战时,他身先士卒,深受士兵拥戴。所以,当军队宣布汉尼拔作他们的将军时,迦太基政府批准了这个任命。

公元前219年春,汉尼拔着手最后征服西班牙东部沿海地带。当他完成了对罗马人作战的一切准备之后,决定迫使罗马人首先向迦太基宣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汉尼拔越过希伯鲁斯河,进攻罗马在西班牙的同盟者——富足的萨贡杜姆城。

萨贡杜姆人遭到汉尼拔的突然袭击之后,就匆忙派遣一个使团到罗马去。罗马元老院警告汉尼拔不要侵犯萨贡杜姆。汉尼拔不但不接受罗马的最后通牒,反而责备罗马人干涉萨贡杜姆内政。

公元前218年春,罗马正式对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从此开始。

当时罗马的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由执政官塞姆普罗尼乌斯·隆古斯率领,从西西里进攻迦太基本土;一路由执政官斯奇比奥率领,从西班牙登陆,以便牵制汉尼拔的军队,使其不能援助非洲领土。但是,汉尼拔却以惊人的胆略,准备进攻意大利,在敌人境内作战。

他认为从海上攻入意大利太冒险,因为自从第一次布匿战争以后,迦太基再也没有得到制海权。汉尼拔宁愿选择极难越过的欧洲最高山阿尔卑斯山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优点,在于罗马人意料不到来自这方面的进攻。罗马海军当时守在沿海,陆军集结在南意大利,准备进攻非洲。他们认为,迦太基军队是不可能越过阿尔卑斯山的。

汉尼拔从北方进攻意大利,除了出其不意地给罗马人以沉重打击外,还有一个决定性的政治作用:汉尼拔确信只要他一出现在半岛上,意大利联盟就会立即垮台。

公元前218年4月,汉尼拔经过充分准备之后,亲自率领90,000步兵、12,000骑兵和几十头战象,从新迦太基城出发,经过希伯鲁斯河,击溃了卡塔洛尼亚部落的抵抗,越过比利牛斯山,沿高卢南岸向前推进。汉尼拔的军队进抵罗丹努斯河(今罗纳河)下游,击退了高卢人的阻击。汉尼拔用强行军沿罗丹努斯河北上,沿途补充了粮食和武器。9月初,抵达阿尔卑斯山主要地带。在这个季节过山已经较晚了,因为在山中的隘路已经有了雪。山高坡陡,道路崎岖难行,气候恶劣异常,加上沿途又不断遭到山里土著部落的拦路袭击,行军发生了极大困难,骑兵和战象难以通过。不少马匹和战士在狭窄山道上滑倒后掉进深渊里去了。

公元前218年9月末,汉尼拔终于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率领疲惫不堪的迦太基军队走出深山,到达波河上游地带。从新迦太基到这里,全程走了大约5个月,穿过阿尔卑斯山,共用了33天。汉尼拔进军意大利途中损兵折将,在这一个多月里,他又损失了一半以上的步兵和三分之一的骑兵。当这支部队到达意大利时,只剩下20,000步兵、6,000没马的骑兵和一头战象了。

照理说,应该使军队有个休整时间。但汉尼拔想在罗马人之先占领波河流域,从而使徘徊观望的高卢人转到自己方面来。不久前才被罗马人征服的内阿尔卑斯山居民仇恨罗马统治者,这正是汉尼拔所指望的。汉尼拔的军队开下山时,一些高卢部落纷纷来投。高卢人把汉尼拔当作一个不可战胜和最幸运的司令官看待,汉尼拔从他们那里取得了人力和马匹的补充。

罗马人根本没料到汉尼拔会这么神速地出现在意大利。元老院接到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这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后,马上派执政官斯奇比奥在波河左岸迎击敌人。罗马军队在河西遇到了汉尼拔的侦察骑兵,双方展开激烈战斗。优势在迦太基一边,罗马执政官本人身负重伤,险些全军溃灭。斯奇比奥只得率残余部队渡到波河右岸,回避与迦太基人接战,等待第二支军队的到来。另一个执政官塞姆普罗尼乌斯终于到来了。这时汉尼拔故意对这两支军队的接近不加以阻拦,想用一次打击来消灭罗马的两支军队。塞姆普罗尼乌斯是一个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人物,他不顾斯奇比奥的苦苦劝告,迫不及待地要渡河同汉尼拔决战。

双方投入这场战斗的兵力几乎相等,各有40,000人。但汉尼拔在骑兵方面超过罗马人(10,000对4,000)。更主要的是,罗马人在开始战斗时又冷又饿,迦太基士兵个个精力充沛,斗志旺盛。当迦太基骑兵迫使罗马骑兵退却时,汉尼拔的长枪兵开始攻击罗马军队的右翼,然后埋伏着的军队则进攻罗马执政官的后方。罗马步兵被迦太基骑兵砍死。汉尼拔的胜利把那些正在徘徊观望的高卢部落拉到自己一方来了。

汉尼拔在意大利取得的最辉煌的战绩,是特拉西美诺湖和康奈大捷。

公元前217年早春,汉尼拔秘密进军,他选择通过埃特鲁里亚的道路,经过皮斯托里亚和佛罗伦萨之间的托斯坎纳沼泽前进。迦太基军队四天三夜不间断地在没腰深的水里行军。由于沼泽的毒气,使汉尼拔的一支眼睛发了炎,差点瞎了。但是,汉尼拔的目的达到了。他出其不意地绕过了罗马有重兵设防的阵地,踏上通往罗马的大道。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乌斯完全没有料到汉尼拔会选择这条进军路线,他匆忙地改换了自己的阵地,连夜尾追,行军至特拉西美诺湖。

公元前217年6月21日清晨,开始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中重要的特拉西美诺湖战役。

在特拉西美诺湖北岸是一个三面环山的谷地,第四面才是湖岸。只有一条狭窄的隘路从西面通向谷地。汉尼拔选择这个地方设下了埋伏,把骑兵安排在隘路入口处;在谷地出口处,有个陡峭的山,在这里汉尼拔又配置了轻装兵;他亲自率领步兵占据着与湖平行的高地。

罗马军队一度和迦太基人失去了接触,他们根本没有进行认真的侦察,就莽撞地进入这个三面环山、背后临湖的峡谷中。清早,峡谷里浓雾笼罩。罗马4个军团近30,000人,排成长长的大队,刚进入谷地,汉尼拔便及时发出了进攻的信号。迦太基军队从三面一齐向罗马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罗马人根本来不及进行任何有组织的抵抗。战斗变成了可怕的大屠杀。不到三个小时,战斗便结束了。罗马损失惨重,执政官弗拉米尼乌斯战死,15,000人阵亡,几千人被俘。只有6,000人冲出敌人阵线,跑出谷地,进驻附近的一个村庄。汉尼拔派兵去追击他们,被围困的罗马人正挨着饿,在缴械留命的条件下投降了。汉尼拔区别对待俘虏,命令将俘虏中的罗马士兵全部带上枷锁,而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其他意大利人则立即释放,不取赎金。汉尼拔十分注意利用罗马和意大利各同盟之间的矛盾, 目的在于孤立和削弱罗马。

除了尽力离间意大利各邦与罗马的关系,汉尼拔还多方致力于与当时地中海沿岸罗马的邻国结成反罗马的联盟。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就是他的盟友之一。

特拉西美诺湖战役给罗马人震动很大,因此继起的罗马执政官和军事统帅都不敢同汉尼拔正面交锋。直至公元前216年,瓦罗当选为执政官,才改变了前任的战略,主张速战。是年8月2日发生了著名的康奈战役。参加会战的罗马步兵在数量上大大超过敌人,计80,000人,而汉尼拔只有40,000人。但汉尼拔拥有14,000名骑兵,而罗马只有6,000人。

罗马军队开到康奈附近的平原上,并布成战阵。罗马士兵总共排成了3行,每行之间有个小间隔。精选的步兵排成70列,以密集队形摆在中心。骑兵放在步兵的左右两翼:右翼是罗马公民组成的少数骑兵,意大利联盟的骑兵主要集中在平原左侧。这种队形的优点,就是要以步兵的强力的冲击突破敌人的阵线。

针对瓦罗的战术,汉尼拔把40,000步兵和14,000骑兵列成半月形,把凸面向着敌方。兵力布置是步兵在中央,前弱后强,两翼是强大的骑兵。具体地说:在半月形中心配置了高卢人和伊伯利亚人。在后面的两侧则配置了利比亚人,他们是迦太基步兵中最精锐的部队。伊伯利亚和高卢人的骑兵在最左翼的地方,右翼则是努米底亚人。

会战开始了!罗马步兵首先发起猛攻,汉尼拔军队在罗马人压力下顺势向后退却,半月形遂向相反的方向弯过去,以致迦太基的凸出战线竟开始变成凹进去的了。罗马步兵由两侧向中间汇合进攻,越是深入地楔入敌人的队列,他们的纵队也就越加从两侧向内收缩而变长。罗马人的左右两侧都是汉尼拔的利比亚精锐步兵。迦太基军队则成横队出击之,使罗马步兵陷于被动。

此时,骑兵战斗也开始了。汉尼拔看到时机已到,命令他强有力的高卢和伊伯利亚骑兵,急速冲出去,从右翼打垮了罗马的骑兵。努米底亚的骑兵在得到增援后,也迅速击溃了罗马的同盟军队。这样就形成了对罗马军队的包围圈。罗马人阵势顿时大乱。被紧紧地挤成一团的罗马人,成了敌人的一个现成的射击目标,以致于没有一支投枪、没有一块投石器所射击的石头落空。经过12小时的激战,罗马人几乎全军覆灭,而汉尼拔仅仅损失6,000人。康奈战役成为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

康奈战役之后,罗马一时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它的军队瓦解了,同盟者纷纷倒戈。公元前211年,汉尼拔军队曾一度抵达罗马城下,使罗马人大为惊恐。

沉痛的失败教训了罗马人,现在行动起来就谨慎得多了。他们把惩罚叛离的同盟者,阻碍汉尼拔从他的新同盟者那里得到增援,以及消耗汉尼拔的有生力量,看做是自己的首要任务。罗马公民兵因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它的优越性也在持久战中逐渐显示出来。而汉尼拔以雇佣军久战在外,人力消耗,补给困难。

罗马人为了给汉尼拔以致命打击,选中了卡普亚作为攻击的目标。对汉尼拔打击最沉重的是新迦太基城的陷落,以及由其兄弟哈斯德路巴尔率领的迦太基援军在途中为罗马所歼灭。这意味着汉尼拔从西班牙获得巨大援助的希望破灭了。面对这种困境,迦太基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意见分岐,甚至有人担心汉尼拔战胜罗马后会夺取迦太基政权,因而置危局于不顾。

公元前204年,罗马将军斯奇比奥率军在非洲乌提卡登陆,迦太基本土受到威胁。迦太基政府除了从意大利召回汉尼拔之外,别无对策。但经过扎玛附近一战(公元前202年),迦太基大败,被迫求和,接受了屈辱的条件。从此,迦太基丧失了它的海上强国地位,罗马成了西部地中海的霸主。

关于布匿战争的性质,列宁正确指出:“罗马同迦太基的战争,从双方来看都是帝国主义战争。”①

公元前196年,汉尼拔当选为苏菲特(迦太基的最高行政官员,计两名,每年由选举产生),实行了许多重大改革,目的在于使腐败的迦太基政府重新振作起来。但是这些措施引起贵族寡头们的疯狂反扑。他们向罗马政府告密,说汉尼拔和叙利亚国王安条克发生了联系,准备发动新的反罗马战争。在罗马元老院看来,这正是消除自己宿敌的一个求之不得的借口。当年, 3个罗马使节来到迦太基。汉尼拔知道得很清楚,政府准备把他交出来,以换取罗马人的欢心。当天夜里,在两个副官陪同下,汉尼拔逃出了家乡,乘船到推罗,又从那里到达小亚以弗所。在那里,汉尼拔同安条克会唔,叙利亚国王热情接待了这位著名统帅。这件事使罗马人感到极大恐惧,因为汉尼拔想要建立反罗马战线。

公元前191年4月,罗马以优势兵力击败了安条克国王。在罗马人与叙利亚国王缔结和约后,汉尼拔到达克里特岛,然后又到小亚的比提尼亚,被国王任命为军事顾问。但很快罗马使节来到这里,要求国王驱逐汉尼拔。公元前183年,有一天,汉尼拔居住的房子被武装人员包围起来。他懂得这是什么意思,便用经常带在身边的毒药自杀了。

对于汉尼拔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史学著作中评价不一。有人谴责他的侵略政策,有人叹息他是生不逢时的一位天才。

汉尼拔是一位既有战略眼光,又善于组织具体战斗的将才,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立志要为自己的国家干一番大事业。他是一位有文化修养的将军,能说好几种语言,包括拉丁语和希腊语。他在军事上足智多谋,能使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上差异很大的士兵遵守命令,服从统一指挥。他在战斗中不仅运用谋略,而且善于抓住战机。他勇敢但不鲁莽,在掌握敌人大量情报的基础上,制定战略计划。他注意分化敌人营垒,集中优势兵力,打击主要敌人,使他取得一系列胜利。但是,汉尼拔最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迦太基政府内部两派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当权派根本不真心支持汉尼拔,在最困难的时刻既无援兵又无粮草。加上,汉尼拔的雇佣兵在敌人境内作战,根本不能旷日持久。最后,汉尼拔为把一切反罗马力量团结起来的伟大计划,由于东方各国君主间的矛盾和相互妒嫉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