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诞生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1去,一棹2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3休寄,画楼4云雨5无凭。
——晏几道·清平乐
完全读懂名句
1﹒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木兰舟,以木兰树所造之船。此处泛指船只。2﹒棹:船桨。3﹒锦书:苏蕙织回文锦字诗寄与其夫。后称情书为锦书。4﹒画楼:华丽的高楼,此指风月场所。5﹒云雨:云雨为男女欢情的代称。
留也留不住,带着醉意,仍坚持解开船缆驾着兰舟远去。船桨在漫漫碧波上画出一条水路,途经清晨黄莺啼叫的深处。
渡头岸边的杨柳已满目青翠,一枝枝、一叶叶,都充满依依惜别之离情。从今别后,你再也不必费心寄情书、说相思了。反正画楼中那些像一场春梦似的幽欢,已幻化成空,一点痕迹凭据也没有留下。
名句的故事
大部分古代诗歌的作者是男性,因此女性的爱与美,则是多数诗歌抒发歌颂爱慕之情的对象,是他们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但有趣的是,从女性的角度描写闺中妇女的幽情、情思成为中国诗歌里面一个很受欢迎的题材。问题是男性如何体会闺中妇女的顾盼流转、波光水月、百转千折的细腻质感?且让我们来看一看晏几道的揣摩。
词的一开头,情深依依的女子希望男子“别走”,但无情的男子虽然半醉半醒,仍去意已决、驾舟远离。船开走了,恋恋不舍的女子仍然一动不动,望着兰舟在碧水波上画出一条水路,在清晨早起黄莺的啼叫声中,逐渐消失不见。
离人匆匆,究竟是有要事在身,还是无情薄意,我们并不得知,但是岸上的女子可是伤透了心,依然在渡头伫立发呆,放眼望去,只见杨柳青青,看在心碎人儿的眼里,每一枝每一叶,都在诉说着绵延无期的离情。为什么伤心的总是女人?顿时将心一横,说出决绝之语:“今后你再也不必寄情书来了。”你既然绝情,也休怪我无义了。“从今而后,画楼里的美好春光与欢情将一笔抹除。”这种女子在爱情当中反复无常、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大概也只有晏几道这样的痴情种才可以体会吧。
清朝的周济说:“结语殊怨,然不忍割。”全词一波三折,娓娓道情,因多情而生绝情,而绝望又恰恰表明不忍割舍的一片痴情。也算是很知晓女人心的评语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此后锦书休寄”,这里的锦书背后其实是有一个很传奇的典故。东晋时期有一奇女子苏惠,字若兰。据传说,若兰容貌秀丽,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
她后来嫁给右将军窦真之孙窦滔。据说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这边,若兰日夜思君,竟成诗7900多首;那边,窦滔天长日久,纳了偏房。若兰独居在家,思君神伤,于是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化为五彩丝线织成诗文,即为《璇玑图》。一幅八寸见方的方锦中,用五彩丝织成841个字,安排得天衣无缝,阡陌纵横、皆成诗章。唐代武则天甚至亲自为它写了序言,推崇备至,谓其“才情之妙,超古迈今”。
《璇玑图》完成后,广为流传,但很多人看不懂,苏若兰自己则笑言:“徘徊宛转,自为语言,非我佳人,莫之能解。”研究它的人世代不绝。明代学者康万民甚至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研究出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12种读法;清朝熊家振则是读出了9958首。
而苏若兰的故事广为流传,俨然成为“闺怨诗派”的表征。梁元帝的《荡妇秋思赋》:“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李白也曾写道:“织锦作短书,肠随回文结。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见察。”(《代赠远》)以后,读者看到“锦书”二字,恐怕很难不想起苏若兰的《璇玑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