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研究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论素朴的与感伤的诗》

席勒著于1795—1796年。在西方文艺批评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第一次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综合比较、系统分析的美学著作。关于它的地位和影响,歌德在《近代哲学的影响》一文中有过高度的概括: “席勒在这篇论文里奠定了美学的全部新发展的基础;因为(希腊的)和(浪漫的),以及所有其他可能发见的同义词,都是由这个讨论中派生出来的,原来讨论的主题是现实更重要还是理想的处理更重要。”两位作家使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席勒用“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歌德用“希腊的”和“浪漫的”,用今天的话说,大体上是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两种创作方法;二是两种感伤诗;三是理想的创作方法。

关于两种创作方法,论文中指出: “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素朴的诗人旨在完美的模仿自然,感伤的诗人旨在表现理想,这是诗人借以表现自己的两种方式,其实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创作方法呢?席勒认为艺术把人一分为二,理想使人恢复为整体。这样就出现了自然人和文化人的两种区别,因此便有古代素朴诗人和近代感伤诗人的划分。古代素朴诗人是纯自然的,在他们身上感觉和理智,接受能力和主动能力还没有分离,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他们的感觉和思想是一致的,因此模仿自然就可以重现自我。而文化人则发生理智与感觉的裂变,要追求和谐的整体,只能到观念中去追求。因此由两种人便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近代感伤诗人实际是在观念中寻求自然,是把对象理想化,他们是凭表现理想去感动人。席勒认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虽然互有长短,但从素朴的诗到感伤的诗,却是一个进步。席勒论文中对两种创作方法的论述当然有不确切之处,但他指出两种创作方法,而且掌握了它们最基本的特征,这在文学批评史上不能不说开辟了研究的新领域。

关于感伤的诗,论文中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讽刺的,即把现实作为可恶的对象;一种是哀歌的,即把现实作为喜爱的对象来处理。并非所有的讽刺的诗都属于感伤诗,只有那些洋溢着理想的热烈冲动的诗,才是感伤诗的真正素质。

关于理想的创作方法,席勒认为,不论是素朴的诗还是感伤的诗,单独都无法做到人性与观念的一致。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是最理想的创作方法。为什么必须二者相结合呢?论文中对它们的各自的局限性进行了论述,指出素朴的诗,诗人的主动性要远逊于他的感受性,它更多的是依赖外部的印象,这样就可能出现平庸。立论的实质是说,现实主义如果缺乏理想的烛照,就可能导致粗俗和平淡。这种见解是深刻的。而感伤诗,因为诗人的智力活动,主动性占据优势,他便可能抛弃现实,越过经验的界限而陷于幻想的境地,甚至与现实发生矛盾,成为夸张了的思想感情。因此感伤诗的杰作后面常常是空虚的作品、观念化的作品。马克思说的不要“席勒式”,其实主要指感伤诗的这种流弊。

席勒看到了文学史上两种创作方法的事实,又最早的把它们理论化,同时又预见到未来理想的创作方法是二者的结合,这种文艺美学理论确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决定了《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在美学史上的不可忽视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