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叹修辞手法
[定义]借助某些叹词或语气词来表达人物内心强烈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咏叹。一般去掉这些叹词或语气词不影响句子的完整。
常用的叹词有“啊”、“嗳”、“哟”、“唉”、“哎哟”、“哎呀”、“哼”、“呀”、“嗨”、“嘿”、“呸”、“嗯”等。近年来还有“吔”“哇”“哇噻”等新潮叹词。常用的语气词有“啊”及其变音等。口语中习见的表感叹的现成话如“天哪”、“我的妈呀”、“好家伙”等也常借来表达感叹。
[例释]根据叹词或语气词放置的不同位置,感叹一般可以分为3类:
(1)句首感叹。叹词或感叹语独立性强,放置于句首,不跟句子发生结构关系,表达各种情绪和情感。
例1:看到我们来了,他从沙发里站了起来,单脚着地,一瘸一拐地蹦到屋门口,冲我伸出右手,笑眯眯地说:“哟!来啦!把您弄来我们可费了不少事!”(李龙云《我所知道的于是之》)
例1一个叹词“哟”,把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平易、热情、风趣的性格表现出来。
例2:他带着哭声:还有两道也答混了!我的妈!我的政治要不及格也!(刘震云《塔铺》)
例2“我的妈”用作感叹语,表示沮丧、悲凄、无助的心情。
(2)句末感叹。叹词放置于句末,不与句子发生结构关系,或语气词放置于句末,表达各种情绪和情感。
例3:我知道邱先生也盼着有个小孩,可是他,他连对我皱下眉也不敢,哼!(老舍《离婚》)
例4:养老院的一个年纪已经不轻的护工听到哭声也进屋来看,看到老太太念叨了三年的孙子终于来了,连忙欢天喜地地与之道贺:老太太,这是喜事啊,这孙子你盼了三年,这不是看你来了吗!你看你这小孙子多漂亮啊,你这福气不就来了吗!你孙子这回是接你出去的吧?(海岩:《深牢大狱》)
例3的叹词“哼”在句末,表示不屑一顾的轻蔑感情。例4这位护工的道贺的话,每句的末尾都有语气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劝慰中饱含着赞叹之情。
(3)交错感叹。叹词和语气词分别放置于不同位置,或者分别使用两个以上的叹词或语气词,使感情表达得更为复杂、充分。
例5:“哇噻!男才女貌啊!”一女孩子尖叫起来。(王海鸰《中国式离婚》)
例5句首的叹词“哇噻”和句尾的语气词“啊”两相呼应,更加突出年轻女孩子惊叹、赞赏的神情。
例6:再也看不见他们两人套着膀子走路了,再也听不见孔碧霞嗲声嗲气地叫喊:“老朱嗳,你来哟!”(陆文夫《美食家》)
例6孔碧霞嗲声嗲气就表现在两个语气词“嗳”和“哟”的语音拖宕和音高变化的配合上。
[辨析1]感叹与呼告。都有助于抒发强烈感情,以引起接受者的情感共鸣。区别是:
感叹中的感叹语和感叹号一起构成一个非主谓句,与后面的句子没有结构关系。如:“天啊!她怎么变化这么大,我一点儿也看不出她童年时的模样!”是感叹。呼告中的呼语是表达者接下来的说话对象,且以第二人称显现于话语之中。如:“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是呼告。
[辨析2]感叹与摹声(见“摹绘”)。在人物对话中,两者都有用某些词语表达人物说话声音特点的一面,区别是:
(1)感叹的作用在于强化人物的思想感情;摹声在于逼真地摹拟某种声音。下例虽也是写人,但“呼噜呼噜”不是强化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感叹,仅仅是摹声:
例7:他呼噜呼噜将那方便面一扫而空。(刘心武《偷父》)
(2)感叹借助某些叹词或语气词表达的都是人的强烈情感;摹声借助某些拟声词摹拟各种声音,可以摹拟人的声音,还可摹拟物的声音。如下例摹拟的就是划船水声,轻柔时的“哗,哗,哗”,紧张时的“哗哗,哗哗,哗哗哗”,都是摹声而不是感叹:
例8:她们轻轻地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边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孙犁《荷花淀》)
[辨析3]感叹与语法现象。有的修辞专著认为叹词、语气词都是汉语词类之一,它们本身就有表示强烈思想感情的作用,应是语法的研究对象,如果不是格外着意加工而产生修辞作用的话,可归入语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