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人物

品读苏东坡之诗:竹外桃花三两枝

/诗:竹外桃花三两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晓景》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把折纸扇,扇面上画的是几根翠竹掩映着三两枝桃花,翠竹根下是冒着尖尖芦芽的蒌蒿,有一对野鸭舒展着双蹼,在一江荡漾的春水中游弋​‍‌‍​‍‌‍‌‍​‍​‍‌‍​‍‌‍​‍​‍‌‍​‍‌​‍​‍​‍‌‍​‍​‍​‍‌‍‌‍‌‍‌‍​‍‌‍​‍​​‍​‍​‍​‍​‍​‍​‍‌‍​‍‌‍​‍‌‍‌‍‌‍​。那是一幅水彩画,淡淡的几笔线条,就将画面勾勒得栩栩如生。画的左上角还有一首题诗,写的就是苏轼这首《惠崇春江晓景》。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苏轼的诗,尽管当时诗中的字我还没认全,但那幅清新优美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我,以致我迫不及待地要背下那首诗。《惠崇春江晓景》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年少的我并没懂得这首诗的妙处,长大后才体会到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多么美妙传神,因为画家没法画出水温冷暖,但整个画面却因这句诗而更加富有情趣。

更为高妙的是,苏轼用富有幽默感的想象看到了画外的意境。他用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苏轼的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

我想,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许多人一定和我一样,会不自觉地莞尔一笑。是呀,有谁会拒绝春光的美好?我们在读着诗的同时,心就已经被春光烂漫开来了。

惠崇是苏轼的好友,善画鹅雁鹭鸶、寒汀远渚等小景。可惜画已不传。倒是苏轼,他用这首题画诗复活了惠崇,同时也复活了惠崇的画作。“知人论诗”,这首诗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继而复出登州时所作。一年前的苏轼还在流放地黄州自耕,处于人生的低谷,他原本想“乌台诗案”能保住性命已算万幸,哪敢奢望能够复出?而这次命运出现的转机,让苏轼重新燃起了希望。所以,惠崇这幅再普通不过的画,在苏轼的眼中却充满了生机。

是呀,春天来了,万象更新,国家也政局急转,改元在即。朝政新替,这不正是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大好时机吗?整首诗浅显易懂,明白如话,蕴含了诗人命运改变之时“只能意会”的欣喜之情。即便是不识字的人,听了这首诗,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欢欣快乐。

能够做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人,除了王维就是苏轼。王维能诗善画通音律,那么苏轼更是文艺全才。他除了诗文著称于世,其书法和绘画造诣也是登峰造极。我们常说,这样的人是千年难遇的天才,然而天才的造就也都有后天因素的。

苏轼有严父慈母,所以他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所有伟大不朽的人物,都有个了不起的母亲,苏轼也不例外。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自书香门第,因而苏轼的母亲知书识礼,能够给他很好的启蒙教育。《宋史·苏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苏轼十来岁时,他的母亲教她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因查办贪官污吏铁面无私而遭人陷害。他被判处极刑。临刑前范滂与母亲诀别,他说:“我对不起您,我就要跟随父亲到九泉之下,以后只能靠弟弟为您尽孝了。生者和死者各得其所,只求您放下难以割舍的亲情,不要悲伤。”范滂的母亲深明大义,对他说:“你今天能够与忠义之臣齐名,死有何憾?既然享有美名,又要求得富贵长寿,岂能双全?我支持你为理想和正义舍弃生命。”

苏轼读了这个故事,感慨万千,他激动地站起来问母亲:“如果我也要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苏轼的母亲平静地答道:“如果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苏轼一生光明磊落,爱憎分明,即便是遭遇万难,也百折不回。我想,这与他母亲对他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苏轼有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给了他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形成他令人崇拜的人格魅力。

苏轼因为正直屡遭当权派的排挤,即便是在贬谪途中贫困加身,也还能够做到仗义疏财。他的这种个性形成,应该和母亲的仁慈善良有关系。苏轼家的庭院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草木,引来很多小鸟栖息筑巢。他母亲担心孩子们调皮,会伤害小鸟,于是下令严禁捕鸟。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苏轼家的鸟儿于是越来越多。苏家兄弟和他们的小伙伴们常常围在鸟窝边,他们逗弄小鸟,给他们喂食。苏轼的《异鹊》诗中有童年这段往事的场景描写: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鹊,巢可俯拏。

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一个对鸟禽动物都有着无比爱心的人,一定是个善良的人。只有心存良善的人,他的作品才会表现出宽厚、仁慈、博大​‍‌‍​‍‌‍‌‍​‍​‍‌‍​‍‌‍​‍​‍‌‍​‍‌​‍​‍​‍‌‍​‍​‍​‍‌‍‌‍‌‍‌‍​‍‌‍​‍​​‍​‍​‍​‍​‍​‍​‍‌‍​‍‌‍​‍‌‍‌‍‌‍​。苏轼的作品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美好品质,才会博得人们的喜爱,以致流传千年不衰。

一个杰出的文人,光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还不够,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也才能让他的思想情感与世长存。慈母给了苏轼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严父则培养了苏轼扎实的文化功底。

苏轼晚年曾做过一个梦,他梦见了小时候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情景。他在《夜梦》诗中写道: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坒春秋余,今乃初及桓庄初。

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

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

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刘书绕缠。

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犹然仙。

如我当以犀革编。

苏轼在诗中写了自己小时候因为贪玩而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事。他因为担心父亲检查作业,就提心吊胆心里不踏实,感觉自己像嘴里挂了鱼钩的小鱼一样焦虑不安。

苏轼晚年被贬谪海南岛,过着清苦艰辛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梦到小时候读书的事,可见父亲严格教导给他的印象之深。

除了父母悉心教导之外,苏轼还是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他曾经将一百卷的《汉书》手抄三遍,一遍近七十五万字。这得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呀!正是下了如此深的功夫,苏轼才能够将很多典籍倒背如流。

苏轼曾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为皇家起草诏书。明朝人姜南在《风月堂杂识》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洪迈做翰林苑待诏。有一天洪迈为皇帝草拟诏书,那天从早到晚竟然写了二十多篇,非常忙碌。完事后他问身边的太监:“当年苏东坡苏学士,都说笔头快,也有这么快吗?”那个太监点点头说:“苏学士敏捷,也就这么快了。不过他写诏书时,从来不像您要翻这么多典籍。”这个小故事说明苏东坡之所以用典自如,信手拈来,那是有很深的文化功底的呀。

苏轼除了勤奋学习,他还擅长学习。他发明了八面受敌读书法,也就是将书分主题阅读。这样,每读一次都围绕一个中心通读,读几遍就相当于读了几本不同的书。这样一来,一本书还有什么理由读不懂、读不透呢?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自身又聪明勤奋,才造就了一代天才。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今天的教育以启示吗?

因此,我们在赞叹某人是天才的时候,应该想到别人一定是付出了常人看不见的努力。就像我们今天再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当我们为他的才华所折服时,应该想到苏轼之所以如此才华横溢,是因为他的心中藏有万卷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