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评论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解】

元和十二年四月十九日,诗人在江州司马任内,约其同僚好友游览庐山大林寺,即景写了这首诗。

【解读】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人世间的芳花都已凋落,盛春芳菲的浓郁香气消逝了,晚春已失却了她那明媚秀丽的美。然而在巍巍庐山的深处,似与世隔绝的大林寺内外,漫山遍岭的桃花才刚刚开放,大红的,粉红的,宛如漫山红云,满岭彩霞。〕

“芳菲”,指芳香的花草,与花草的芳香。“芳菲尽”,是说艳丽秀美的花草,和她那沁人肺腑的香味都消失了。“尽”,承接“四月”,道出了暮春花草衰败的景象;“尽”,夸张地写出了晚春残景的黯淡色彩。“芳菲尽”和题中的“桃花”形成反衬,形成对照,突出了主题。“人间”与“大林寺”相对,衬托出这两个不同的境界。“人间”、“芳菲尽”,曲折隐约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腐败政治的不满。诗的开端从反面触题,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题中的“桃花”和句中的“尽”字,妙在形成对立,使人急切地欲读下文。

次句中的“山寺”与首句中的“人间”相对,表明了“山寺”和“人间”两个天下,两重天。“芳菲”、“桃花”都言“春”,但“人间”的已“尽”,“山寺”的“盛开”,从正面明确地点了题。“盛开”,言叶疏花繁如火如荼的桃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林寺桃花似云如霞的美丽壮观景象。“始”,才,刚。因为山高,气候偏冷,春天才刚到大林寺来,花开的盛况才刚刚开始。这里的“始”字,并非姗姗来迟之意,而是和“人间”的“芳菲尽”相比较相映衬,使“山寺桃花”更为增色,使“开”的盛况更为壮美,使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人们一直埋怨,春天去了,人世间已没有了春的芳菲的踪影,到什么地方找到她呢?但有谁想到,春天竟是悄悄地转走了,她不声不响地转到庐山大林寺中来了。〕

“春”,是指芳香迷人的花草,是指郁郁醉人的花草的芳香。“归”,她走了,已经远远地离我们而去了。“春”,暗含第二句中的“桃花”。“恨”,表达了诗人对“春”的“归”去无法挽留,无限惋惜,无限惆怅。“长”字表示“恨”得悠长,绵绵,系于情怀。“觅”,即寻找。“无觅处”,“人间”“芳菲”已“尽”,无处寻找,这就使得诗人由惋惜、惆怅,变为怨恨了。对于“春”的无处可找,无处能寻,诗人已是无可奈何的了。因而怨恨就更甚,更强烈。“归”与“尽”意同,但意境和韵味各异。“归”是动态的形象描绘,是将抽象的做具体的来写。“长恨”是由于“春”的“归”和“尽”而引发。更因“无觅处”而强化,这从更深一层写出了诗人对“春”的爱怜,对“春”的追求。

“不知”,是说“人间”之外的“大林寺桃花”这片天地,是没有人能想到的,因为“人间四月”的“芳菲”都已消逝了,“春”已“归”去,远走了,任人寻找而不得见。“转入”,急转直下,即从别地方来到,原来“春”到这儿来了。“转”字意境极佳,通过“转入”和“归”的动态描写,把“春”拟人化了,使人觉得“春”的形象在四月飘飘然离开人间,到大林寺来了。“入”和“归”相照应,一“归”一“入”,“人间”的“芳菲”诚然是“尽”了。“此中来”,使诗人“芳菲尽”的怨恨心情荡然无存,心胸豁然开朗,猛然发现了“人间”以外的春花盛开的新境界,新天地,其惊喜神态可以想见。“此中来”对“始盛开”,“来”即“开”,这又与“尽”、“归”形成反衬,进一步将诗人在大林寺找到了“春”,饱赏了“人间”以外春景的欣慰感,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此中来”极为委婉,“转入”又那样曲隐,把诗人寻春探春,乃至发现春的惊喜慨叹,表达得异常微妙动人。

【综述】

此诗写诗人一行晚春游览大林寺,还能看到桃花盛开的无比喜悦心情,表现了对美好春天的热爱与追求。

作者用桃花替代春天,使抽象的春天变得具体形象,可以看得见,嗅得到。第一句“芳菲尽”,写春归,寓有伤春的惋惜之情;第二句“始盛开”,写春仍在,另辟新境,写新意;第三、四句写诗人在大林寺寻到了春天的喜悦。全诗有写景,有抒情,景中含情,情寓景中,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