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评论

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体现奋发图强、保卫祖国积极精神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题解

这是高适送他的朋友李侍御到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既写了依依惜别的心情,也写了举杯谈心、互相劝慰的场面,感情真挚,调子高昂,反映了盛唐诗歌中奋发图强、保卫祖国的积极精神。

句解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迎着纷飞的蓬草,跨上战马挥鞭远征。主要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骢”,指黑色的骏马。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建功在千里之外,万千心事寄托杯中。这句紧承上联送别之意。友人远征“万里”,是为求取“功名”,自当鼓励,因此不得挽留。临别之际,万千“心事”,一言难尽,全寄托在“一杯”别酒之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焉支山路障重重,你我京城长安挥别。“虏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太白东”,具体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离别时不要难过,看我异域建立功勋。“离魂”,指离别时的心情。“宝刀雄”,指在边地作战建立军功的雄心壮志。

评解

这首律诗被后人誉为“盛唐五言律第一”。最动人的地方,是融注于诗中的雄壮豪放之情,同时,诗人以意驱象,既有“飞蓬”、“铁骢”的形象描绘,又有广袤万里的空间描绘,这些超迈遒劲、雄浑阔大的形象,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同时也焕发出昂扬奋发的盛唐时代精神。

响亮峻拔的声调,高亢有力的节奏,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力度和气势。高适在诗中善于用四声组成抑扬顿挫的声调韵律,使诗歌显得声情并茂。如第一联中“对”、“指”两字,在意义上不但属对精切,声调上也去、上相对,显得抑扬有致。全诗一律押易于表达乐观开朗情绪的东韵,和前面的中心音节相配合,使全诗神采飞动,音调铿锵,读之如“长空击鼓”。

高适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唐代诗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后客居梁、宋等地,曾与李白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任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时,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高适为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其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