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评论

白居易《唐诗‧七德舞》赏析

唐诗‧七德舞‧白居易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1]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2]。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3]。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4]。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5]。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6]。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7]。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8]。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9]。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10]。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11]。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12]。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13]。

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14]。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参考注释:

[1]七德舞:唐乐舞名,贞观七年,唐太宗亲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正式更名为《七德舞》。

“七德”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情。

拨乱:治理乱世恢复正常安定。陈王业:陈述帝王功业。

[2]武德至元和:武德为唐高祖李渊年号,元和为唐宪宗年号。

[3]稽首:古代礼仪: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

[4]白旄黄钺定两京:旄:(mao)一种旗帜,用犛牛尾做成系于旗之竿首。钺:(yue)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两京:洛阳及长安。

[5]擒充戮窦四海清:“充”指王世充。“窦”指窦建德。

[6]理定:政治安定。推心置人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

[7]亡卒遗骸散帛收:贞观初年,唐太宗下令收埋战乱中所有战死者的遗骸,祭祀后安葬;因为不忍有零落未葬的,后来又追加了一条命令,凡是收葬无主尸骸的人,官府给予布帛答谢。

饥人卖子分金赎:贞观二年,国家刚刚安定不久,就发生了大饥荒,民间发生了父母因饥饿卖子女的事情;太宗下令尽出御府金帛,赎回被卖的子女,还给他们的父母。

[8]魏徵梦见子夜泣:大臣魏徵病危,太宗担忧其病情,半夜做梦,梦见魏徵来辞别,于是惊醒,忍不住哭泣。

张谨哀闻辰日哭:另一位贤臣张公谨去世,太宗亲自治丧,悲不自禁,有司奏道:现在太阳位于辰位,根据阴阳忌讳,哭了不吉利。太宗却道:我们君臣的情义深重,像父子一样。我的悲痛发自于内心,还管它是什么时辰呢!

[9]怨女三千放出宫:怨女指到适婚年龄无对象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太宗曾经跟侍臣说:我怜悯宫里的侍女幽居深宫中,现在让她们离开宫庭,找好人家去婚配吧!于是命令臣下从宫女中挑出数千人,都放她们回家去。

死囚四百来归狱:贞观六年,太宗亲自理狱,最后确定有近四百名犯人该处死刑。但是太宗起了恻隐之心,放他们回乡归家,要他们明年秋天再来执行死刑。次年秋,四百囚犯尽数归来无一私逃,太宗于是下令特赦他们。

[10]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太宗早年亲自征战,与将领们恩义深重。大将李勣卧病久治不愈,医生说要龙须烧灰配药,太宗便亲剪髯须,李勣服药后病情好转,感动哽咽,要求杀身以回报。

[11]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将军李思摩在辽东一战中了箭受伤,太宗怕他中毒,帮他吮血,李思摩振臂高呼愿以死效命,众将士听闻莫不感动。

[12]乘时:乘机;趁势。

[13]垂无极:永久流传。

[14]圣文:圣人留下的文章典籍、天子的文德。

参考译文:

《七德舞》、《七德歌》从高祖武德年间流传至元和时。元和年间的小官白居易,观赏乐舞时体会了乐舞的深刻含意,在乐曲终了后叩拜著陈述乐舞中的故事:

太宗皇帝十八岁便率领着正义之师,他亲持着白旄黄钺率大军攻取两京;生擒王世充、杀死窦建德,肃清全国的割据势力,四海清平。太宗二十四岁时就统一天下功伟业成。他二十九岁登基为帝,三十五岁时国家强盛、四海太平。太宗平定乱世,安定百姓为什么如此神速?原因便是他能够与人推心置腹,至诚待人。

他拿出布帛收集阵亡将士遗骸予以安葬,用重金回赎被饥民变卖的子女。梦中与良臣魏徵诀别后痛哭,贤臣张公谨去世,太宗亲自治丧痛哭哀悼。将适婚的三千宫女放出宫让她们找好人家婚配。让四百囚犯感恩归来无一私逃。他剪自己的胡须烧成药赐给功臣,大将李勣感激涕零的想杀身以回报。他亲自吸吮箭伤的污血抚慰将士,大将军李思摩感动高呼要求以死报效。

太宗皇帝不仅是善战而且善于顺应天时,用着真诚之心来感动人,使人心得以回归。自那时到今日已经有一百九十年了,普天之下都还载歌载舞的纪念太宗皇帝的事迹。唱着《七德歌》,跳着《七德舞》,圣主作的乐舞永久流传是后世无穷的典范。难道只是为了夸耀神武,夸耀文德吗?太宗皇帝传下此乐舞的用意,是为了向子孙后代讲述帝王的事迹功业,将开国治天下的艰难传示子孙,作为永远的模范!

题解及赏析:

作者: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是继李白之后的一位中唐伟大诗人,他的诗平易近人、明白流畅,有“老妪能解”一说。

他活跃的年代为安史之乱后,当时唐朝已进入中衰,朝中党争不断,各地战乱频传,百姓生活痛苦。他认为文章要结合世情、反映民生,因此有着大量的叙事诗作,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是一大特点,其中关于音乐舞蹈的作品多达数十首。

白居易崇敬神佛。他晚年曾居住在洛阳香山寺,自称“香山居士”。期间更曾与八十多名信众共同接受斋戒,祈愿来世转生弥勒的佛国世界,他更留下誓愿:当佛陀下世时,他要随慈氏下世,经历劫难,成就无上正道。在他的作品中也反映着许多佛门修炼、接受教化的意涵。

此诗就内容而言应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5~820年),白居易观赏《七德舞》后有感而发作了此诗。

《七德舞》起源于《秦王破阵乐》,是唐代最著名的一部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宫廷乐舞。是基于原唐初军歌《破阵乐》发展而来。贞观七年,唐太宗亲制《破阵乐舞图》,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正式更名为《七德舞》。历经了近两百年的流传,唐朝的国力已大不如盛唐时期,当时白居易欣赏的乐舞或许已不如当年的大气雄浑,但从文中看来仍保留了其深刻的文化意涵,全诗描述了唐太宗一生的文治武功,而核心就在于太宗的德行、以心感人。

在文首白居易用了一个辞汇:“稽首”。稽首是古代礼仪,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跪拜礼仪:“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主要是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

白居易在观赏了圣王留下的乐舞后不由得的稽首叩拜,陈述乐舞中的故事:

太宗推心置腹的待人,拿取布帛收拾阵亡将士骨骸,用钱赎回被饥民卖掉的子女,在梦中与魏徵诀别后痛哭,安置幽怨的宫女,释放死囚回家让他们自动回牢,烧自己胡须为臣下作药……圣主的言行应是后世无穷的典范,并非只是夸耀自己。

白居易最后感悟:太宗传下此歌此舞的用意,是为了向子孙后代讲述开国与治国安邦的艰难,将圣王的教化流传于世。他在《七德舞》中看出了圣王的教化,因而惶恐的稽首而拜。

在整首诗中也体现了中国乐舞的基本概念,古典乐舞展现的是历史的缩影,展现的是圣王留下给子孙的典范,中国传统的古典乐舞背后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意涵,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及教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