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大家论诗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毛主席诗词鉴赏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一九四三年三月)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题解】

五律,即五言律诗。句五言,行八句,有严格诗律规范。毛泽东此前未写过五律,此为第一首。挽词,古属悼亡诗一类。戴安澜,为国民党将领,毛泽东写诗挽之,盖为深义焉。1943年3月写作此诗时,距戴将军牺牲已有14日。戴将军之死,死于国事,毛泽东深敬之。加之,毛泽东深知“国民党是一个由复杂成分组成的党,其中有顽固派,也有中间派,也有进步派,整个国民党并不就等于顽固派”。(《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所以,他是将戴安澜将军当作国民党“进步派”、勇士、壮士加以怀念的。

戴安澜(1904-1942),号海鸥,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三期高才生,1926年参加北伐,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3年参加长城会战,激战古北口,予日军重创,积功升任旅长。1938年春,参加徐州会战,抗日于鲁南。同年8月,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出任国民党第五军二〇〇师师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于广西昆仑关正面攻敌,身负重伤,坚持战场指挥,击毙日寇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以下4000余众。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2月国民政府派远征军三个军(第五、六、六十六军)十万健儿卦缅增援英军。戴师(第五军二〇〇师)即为一部,入缅后,火速南下。3月8日,二〇〇师先头部队千里跃进,抵达同古(东瓜),接替英缅军第一师之防务。18日,戴师与日军五十五师团激战,重创之。后又挡住日军步、炮、空联合进攻,迫敌南撤。激战中,戴将军带头立下遗嘱,宣布“如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某某团长代之”。血战12昼夜,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歼敌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掩护了英军撤退,打破了日军北进计划。4月23日,棠吉告急,戴师奉命驰援,激战两昼,克复棠吉。后战局恶化,敌占腊戍,断我退路,戴师向八莫、密支那撤退。5月18日,与敌接战,戴腹受伤,裹伤督战,归途中,5月26日在缅甸北部茅邦殉国,时年38岁。

1942年7月31日,戴将军骨灰运回广西全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辕主任李济深主持了万人追悼大会。会上,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均献了挽诗、挽联。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将军为烈士。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注释】

[外侮需人御]语本《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笺:“务,侮也。兄弟虽内阋而外御侮也。”诗中指国共合作抗日。

[将军赋采薇]谓戴安澜将军出征御侮。《诗经·小雅·采薇》:“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诗写戍边将士军旅之苦。

[虎罴]指虎豹熊罴。喻日寇。

[东瓜]又作“同古”。缅甸南部重镇。

[棠吉]地名,在缅甸中部。

【品评】

戴安澜一生功业多矣。此诗仅叙其生命最后一年最后四个月的业绩。人生百年,电闪雷鸣之时不多也。

首联,揭载大背景:抗日卫国。当此国难深重时日,戴将军“赋采薇”,“御”强寇,固为爱国将军也。“外侮”句,暗用古典。兄弟阋墙,携手御侮,此千秋不易之亲情。用此古典,表示毛泽东已将进步的国民党人视为“兄弟”。这是全诗基调。

颔联概说,颈联细说,展示戴安澜部入缅作战战绩。“师称机械化”,指二〇〇师,为国民党装备较现代化的部队。蒋介石曾向史迪威强调,此次派出部队,为中国军队之精锐。入缅三个军,以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下辖第二〇〇师、新编第二十二师、新编第九十六师,及一个游击司令部)战斗力最强,而第五军又以第二〇〇师最强。“勇夺”句,指戴师首战制敌。被击毙的日军大佐横田曾惊呼:“南进以来,从未遭受若是之劲敌。劲敌为谁?即支那部人。”守“东瓜”,克“棠吉”,详见“题解”。这儿,补摘一段戴将军写给妻子的遗嘱,作为毛泽东诗句之注脚最宜:“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正孤军奋战,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尾联,“沙场”“殉命”,“壮志”“无违”,亦事、亦赞、亦叹、亦评。挽诗结于“壮”字,可谓恰当、得体‍‌‍‍‌‍‌‍‍‍‌‍‍‌‍‍‍‌‍‍‌‍‍‍‌‍‍‍‍‌‍‌‍‌‍‌‍‍‌‍‍‍‍‍‍‍‍‍‌‍‍‌‍‍‌‍‌‍‌‍。

这诗,是超越了党派立场的。以民族的立场,民族的情绪,评价民族英雄,诗歌遂从情绪化的词语雪片,结晶为历史铭文。

又:周恩来挽戴将军曰: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朱德、彭德怀挽之曰:

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

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

对照而诵之,再发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