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水纵横①
【题解】
这首词大约作于庆元元年(1195)辛弃疾再次罢官闲居于信州带湖之时。这一年瓢泉新居落成,但尚未迁居到此地。此词前的小序,以梁代诗人王藉的诗句引出主题,与词的内容互相补充、互相衬托。词的上片写水中青山的倒影,水动则倒影随动,用水动山摇来比喻自己身世飘摇的处境;下片写客主之间问答。从泉水喧响中提出了如何动中求静的问题,但作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客人从佛经天女散花的故事中去领会。全词犹如一篇艺术小品,抒发了山水之乐,动静之趣,既有哲理的韵味,又暗寓了宦海浮沉,难逃飘摇不定的遭际,从而寄托了作者的诸多感慨,引人深思。
【原文】
与客饮瓢泉②,客以泉声喧静为问③。余醉,未及答。或者以“蝉噪林逾静”代对,意甚美矣。翌日为赋此词以褒之也④。
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⑤。老眼羞明⑥,水底看山影。试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⑦。
一瓢饮⑧,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⑨”?“我眠君且归休⑩,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⑪。”
【注释】
①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祝英台”“祝英台令”“怜薄命”“月底修箫谱”等。正体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三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②饮瓢泉:在瓢泉饮酒。③客以泉声喧静为问:客人以此处泉水如此喧闹,怎能算得上是能够寻求幽静而向我发问。蝉噪林逾静:梁代诗人王藉《入若耶溪》诗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以动衬静之意。④翌日:第二天。褒:夸赞、表扬。⑤千顷: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⑥老眼羞明:老眼昏花,害怕阳光明亮刺眼。⑦“试教”三句:水面摇动,山影也随之荡漾,回想我这一生真是可笑,竟然像这水中的青山倒映,如此飘摇不定。堪笑:可笑。此个:这样,指代水中的山影。⑧一瓢饮:语出《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孔子赞扬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语句。一瓢饮:原指一瓢清水,此处借指一瓢酒,即题序之“饮瓢泉”。⑨“人问”四句:意思是您来瓢泉是为了得到安静,但是泉水绕屋流淌,声音喧哗,你又怎么能得到安静呢?个中:这里,其中。⑩我眠君且归休:引用陶潜故事。相传陶潜隐居时,无论谁来相访,只要有酒,就取出与之共饮。他若先醉,就对客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表现了陶潜率真的性格。⑪“维摩”二句:用维摩讲经、天女散花的佛经故事来回答。据《维摩诘经》载:有一天维摩宣讲佛经时,仙女向听讲的众人抛洒天花。花洒到诸菩萨身上都不沾自落,而落到大弟子身上时则沾而不落,这就说明大弟子的凡心未除。维摩:即维摩诘,佛教人物,与释迦牟尼(俗称如来佛)同时,善讲大乘教义。方丈:寺庙长老及住持说法的地方,因一丈见方,故称。后即用作对寺院长老及住持的代称。
【译文】
我与朋友在瓢泉新居饮酒,客人以此处泉声喧闹,如何寻求幽静而向我发问。我醉了来不及回答。有人以“一片幽静的山林里,倘若有几许聒噪的蝉鸣声,不但不能使整个山林喧嚣热闹,反而会使山林显得别有一番幽静”替我应对,我觉得他的回答真是太妙了。第二天特地写下这词,以此来褒奖他。
河流溪水纵横交错,青山由远及近巍然挺立,我们可以拄着手杖游遍这广阔的重山叠水。只可惜现在已经老眼昏花,害怕被强烈的阳光刺伤眼睛,只能俯视水底看山影。姑且让水波荡漾而山影摇晃,回想我这一生真是可笑,竟然像这水中的青山倒影,如此飘摇不定。
我独爱古人颜回的那种“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生活,如今在瓢泉与朋友饮酒,有人问我说:“你喜爱飞泻而下的清泉,继而到瓢泉建屋是为了寻得幽静之地;但是如今这泉水绕屋流淌,声音喧哗,你又怎么能得到安静舒适的环境呢?”我回答说:“我现在酒醉有些乏困想睡觉了,你也回去休息吧,这个问题,等你听了维摩讲经以后,待到天女散花时,你的问题就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