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楚天千里清秋②,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③,献愁供恨,玉簪螺髻④。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⑤,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⑥,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⑦?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⑧。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⑨!倩何人唤取⑩,红巾翠袖,?英雄泪。
注释
①赏心亭,在建康下水门城楼上,下临秦淮河,是一处观览胜地。
②楚天:长江中下游一带古时属楚国,故云。
③遥岑:远山。
④“献愁”二句:远处的山峦如美人头上的碧玉簪和螺状发髻,尽管妩媚娇好,却只能惹起人的满腹愁恨。
⑤断鸿声:失群孤雁的鸣叫声。
⑥吴钩:古代吴国铸造的一种弯形的刀,极锋利。这里借指词人的佩剑。
⑦“休说”三句:表示不愿弃官归隐,享受清闲。季鹰,晋张翰字,他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思念吴中鲈鱼的美味,于是弃官而归(见《晋书·张翰传》)。脍,通“脍”,细切鱼肉。
⑧“求田”三句:意谓在国难当头时购置田产,经营安乐窝,当为天下英雄耻笑。刘郎,指刘备。《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记载,刘备批评许汜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⑨“可惜”三句:感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在,而功业尚未成就。树犹如此,晋桓温北伐,途径金城,见当年手植柳树已长十围,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见《世说新语·言语》)
⑩“倩何人”句:再次回应“无人会”的感慨。红巾翠袖,指歌女。宋时酒席上多用歌妓劝酒,故云。
赏析
登临抒怀,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见题材。辛弃疾这首《水龙吟》词以平凡的题材写出了不平凡的杰作,是其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词作于作者南归后十年,他借登临建康赏心亭,抒发了渴望报效国家而壮志难酬的愤慨。
上片写登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写水天浩渺的秋景,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无悲秋之意。“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写江南的秀美山色,但如此秀美的景色,却是“献愁供恨”,只能引起词人愁懑愤恨之情。头两句写景尚为客观之景,这三句写景则是主观之景。将山变为“献”和“供”的施动主体,其实不过是人借景而抒发“愁”与“恨”之情。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七句一气贯下,直写“江南游子”,即词人自己,时间、地点、人物、动作、心情,句句紧接。在阔大苍凉的背景下,凸显着一个孤寂的爱国志士的形象。这七个短句所形成的紧张的节奏很好地表现了词人的悲愤之意。作者自称“江南游子”,也颇有深意。辛弃疾是山东人,江南自然并不是他的家乡,可是他起义回到南宋后,本是把南宋当成自己的故国、把江南当成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朝廷却并不想用他,于是他在江南也就真成了无所依归的“游子”了。
下片直接抒发登临之“意”,主要是通过用典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先用张翰张季鹰因秋风起而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而辞官返乡之事,反问自己是否想像张翰那样弃官归隐;次用刘备批评许汜求田问舍、无忧国救世之意之典,表示自己不能像许汜那样胸无大志,愧对英雄;最后用桓温北伐经过金城见昔日所植树感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典故,感叹自己南归十年一事无成。三个典故分三层,曲折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词人无法实现报国壮志的愤慨之情。“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最后,词人重又落入悲哀孤独的环境,只能请“红巾翠袖”来安慰流泪的英雄。这里就呼应着上片结片的“无人会,登临意”。这首词围绕“登临意”铺开笔墨,由外及内,层层展开。又主要运用典故抒写内心情感,给读者以充分的回味和联想。在谋篇布局上也充分体现词的特点,上下阕相呼应,写景与用典在意境气氛上也连接得非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