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吴向东

吴向东《远方和酒》诗歌赏析

远方和酒

——《远方——吴向东诗歌选》序

“既然选择了远方,那就让我们星夜兼程”——他这句带着川味的诵读铿锵有力,顿生共鸣。

我决定认识一下这个演讲的人。那时成都盛夏,交大,镜湖。言之同趣,行之同道,即相约下次喝酒。

大概人生的际遇里早就埋藏着这样的缘分吧。有些人原本早早就候在那里,等你经过时就携手上路。

向东的性情里有豪侠,却是我在席间领略的。那年春天向东邀我来成都看樱花,电话里可以感觉到他的眉飞色舞,那是只有对生活有着真爱的人才能散发出来的爽朗。似乎那片樱花独因他而绚烂。

青白江,树下,农家,花期略过。向东说母亲去世后就常常来这里了,喝喝茶,喝喝酒,看看花草树木,或者就是眯着眼睛看看太阳。那半日,凤凰湖、青山和透过树叶的柔和的光线属于向东。“等一袭轻风,吹满园的花瓣,纷纷飘落我的身上。”

老张、小邝,话语不多,只是频频举杯,似乎唯有多喝才能表达,“带刀的卫士,酣醉的墨客……请柬上画着月夜”。向东念旧,朋友来来去去就这几个。

他和老张在汶川地震的隔日赶去救援,在残垣断壁间看着那些预制板下瞬间即逝的鲜活生命和废墟里伸出的手臂,他眉头紧簇镇静指挥。当晚余震不断,电闪雷鸣,在山谷里轰鸣的滚石演绎了天崩地裂,他第一次感到天地之间人是如此的渺小无力。给太太的电话里,他忍不住嚎啕,那是大难之中对于生命的极度悲悯。

端庄贤淑的太太是向东的自豪,不论何时,他都毫不忌讳地讲娶到她是此生莫大的福分。随后他又会笑谈如再能常陪他喝上一杯就完美了。爱酒的向东把“雅女”太太“欣赏成人生最曼妙的风景”,而谈到母亲西去后太太为老人家擦身穿衣的体慰,他面色又顿时凝重。

见面,喝酒,纵论古今风流人物,那两年我们的情谊也在一杯杯的川白里酿造得愈发醇厚。那两年,每次酒后向东都会发出一个重复的邀请。“带父母和家人来四川玩儿几天,如果忙,你可以不来,交给我和你嫂子……”子欲孝而亲不待,是母亲去世后他最悲切的呼唤吧,我想他有对我素未谋面的父母天然的亲善,更多的则是提醒我趁着父母健康多陪他们走走,尽量少留遗憾。“我们唤不回时间,就像有一天我们已唤不醒他们。”为人子,理应早明白这个道理。

青衣江是常常出现在向东诗句里的,洪雅是他心目中的故乡。

哪怕有一点时间他都要赶回去看看。在诗里他说“每次去都是寻找心灵的慰藉”。

甲午仲夏,父母和姐姐我们一起到了洪雅。清江辽阔,风物朴拙,美味多多,难怪向东如此深爱此地。更有一大家人的欢聚,大姐、姐夫、小舅之热情、之好客,如此种种。在青衣江,向东带我重复着他的惯常生活。喝酒的老店、老七钵钵鸡、吃夜宵的街边小摊、吃早餐的伦祥羊肉汤、二两小面,江边喝茶的树下,他告诉我哪片草地他躺过,哪段栏杆他曾扶眺远江,哪片沙洲上飞起过一对白鹭……“两岸青山,两岸炊烟袅袅,两岸生生不息……听你的呼吸,水鸟成排的在江面不停地飞过……”那两天向东带着我们融进他在青衣江的生活。

百多年前居然有英国女子嫁到柳江古镇,向东讲起来也是分外感叹,在古宅的楼顶我和向东默默看了一会儿渡口,苍茫岁月里多少人就从此登船抱拳离开了家乡。“用远行化解心结”,“行无疆,也无归期”。

古桥头,伞盖般的大榕树下两家人面江而聚,吃着当地当季的蔬菜土产,父母、姐姐格外高兴,他们更高兴的是我有如此交心的朋友。

如果不是向东的反复恳请,我真不知道在日复一日的奔波里是否真能抽出时间好好地陪父母两天。在世人竞相追逐的名利场上向东与我没有任何瓜葛。这份至纯友谊让我感怀不已,而他自己在这方人杰地灵的水土恬然自得,似乎已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洪雅家里,姐夫执意在他封存的一坛高庙白酒上写上我的名字相约一起喝到老,那是当地土法酿造的白酒,醇香的不仅是酒,深藏的是这份人到中年的情谊。有次酒后,太太在场,向东说如果哪天找不到他了不用急,一定在我那里,反过来找不到我也一定在他这儿,太太窃笑。由此,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认真说,让孩子来这里读书吧,这里空气好。

男人之间至深的情谊莫过于托妻寄子,这样的话,我们不曾讲过。相比那些酒肆之间的放浪狂言,好兄弟之间或许只需看上一眼。

秋天,向东一家终于来了海边。那是亲人到来一般的喜悦。

我们去了涠洲岛。岛上的饭菜新鲜好吃,居然得到了向东这位专家食客的高度评价。晚上,在北岸,大嫂给远方的亲人打着电话,向东则和夫人在松树下的吊床上唱歌、说话。那晚星星满天,我在躺椅上,静静听着一家人的说笑,他们也只顾自己议论海浪和当地的风土。后来,我竟睡着了。

临别,大家相约以后夏天还是去洪雅,冬天则来北海,他们更和父母耳语说他们便是爸妈在四川的儿女。我瞥见父母眼角温润。

常常我会合拾感恩,不惑之年居然还会迎来如此淳厚的友谊,有时候我甚至怕自己不小心辜负了这一家人。

出一本诗集是向东多年的心愿,但他总觉得数量质量都不够而一再耽搁,其实他的诗歌清新而有独特的节奏。终于,向东寄来了厚厚的诗稿,我放在办公室,放在枕边,收藏在微信里,在一次一次的阅读中,我感受着清风里的吟唱从七里坪、瓦屋山、柳江古镇的青石板上拂面而来。阅读,让我再次走进向东的生活,他的喜悦、忧伤、悲天悯人的情怀,更有对生活不尽的热爱,沿着青衣江绵绵不绝的日夜流淌。

“山不在高,在于你的清净,我的虔诚,是我虔诚地信你。”向东和太太去石经寺时,他写下了这样至诚至真的诗句。

门里,门外,一片清心。

站在青衣江边,我曾问过向东,这江流到哪里,他说青衣江、岷江、大渡河在乐山大佛脚下三水汇流进入长江,然后到大海。他说:“流荡的再远,回家的路都不会记错。”

将近酒,杯莫停,对酒当歌,江楼远眺——我看到向东的蜀地生活正是一首隽永的诗歌,并超越了这些随后的所有文字,包括我的这篇文字。

解尚明

2015年1月25日于上海寓所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