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王维

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送杨少府贬郴州

【原文】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①,恶说南风五两轻②。

青草瘴时过夏口③,白头浪里出湓城④。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⑤。

【注释】

①北渚:北面的水涯。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湘水发源汇潇水,谓之潇湘;及至洞庭陵子口,汇资江,谓之资湘;又北与沅水汇于湖中,谓之沅湘。

②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许慎《淮南子·注》:“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

③青草瘴: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夏口: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

④湓(pén)城:历史古县名,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彭蠡县为湓城县,均属九江郡。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境内。

⑤吊屈平:屈平,字原,即楚国诗人屈原。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原放逐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作《吊屈原赋》。

【译文】

明天您就要到衡山和洞庭湖那边去了,怎堪对着秋天的月亮,听着凄厉的猿声呢。忧愁地看着北面水涯,三湘路途遥远,厌恶地说起楚国正是候风吹拂。瘴气弥漫青草的时候经过夏口,浪花如白头时离开湓城。长沙不会久留才子的,不必像贾谊一样凭吊屈原。

【赏析】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唐代时期的气候和现在的气候有一定差异,竺可桢先生认为,公元7世纪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高温湿润的南方地区在当时被认为气候不太宜人,瘴气丛生。王维的朋友被任命为郴州知府,即朝廷将此人排挤到了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当官。王维作此诗送别朋友。

首句首先排列出朋友途中经过的名山大川:衡山与洞庭,在崇山峻岭与漭漭湖泽间,伴随朋友的是凄厉的猿声。古人认为,猿叫声凄凉背上,引人落泪。郦道元《水经注》引民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远谪之人,望着秋月,听着猿声,心中无限孤寂愁苦。由于人心中的愁苦,所以看到湘水,吹到楚风,都觉得难受。

颈联继续描写朋友旅游的艰辛。作者采取了类似作画的手法,第五句“青草瘴”将夏口地区写入一片青翠朦胧之中,然而,这种青草色中,却伴随着致命的瘴气。第六句将湓城置于白浪滔天的景象中。若只是观景,尚觉景色壮丽,可是作为乘坐小船的乘客来说,这一景象足以让他提心吊胆。前四句只是写旅人的愁苦之情,而五六两句,则写到了旅途中实际存在的凶险,将诗意更推进一层。

尾联作者没有继续对朋友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和遭遇进行想象描写,笔锋一转,用贾谊的典故宽慰朋友。贾谊受到汉文帝赏识,很快升任太中大夫,但也因此受到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后世因此称贾谊为贾长沙、贾太傅。贾谊任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但不幸的是,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感歉疚,抑郁而亡,年仅33岁。贾谊曾在长沙王太傅任内,凭吊同样遭受朝廷排挤的诗人屈原。贾谊自入朝之后,一直受皇帝赏识,他被贬谪是朝廷势力角逐的结果,皇帝本人是有意重用贾谊的,所以仅三年之后就召回了贾谊。诗人最后用贾谊的典故宽慰朋友,作为受到赏识的才子,远谪郴州的日子并不会太久。

无论人生境遇如何,一个人是不宜一直沉溺于悲伤之中的,作诗亦如此。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应该自己去想开、看开,作诗也不宜一味地悲伤凄凉,尤其是赠予逆境中的朋友的诗歌,应当像王维在这首诗中一样,尝试写出了对朋友的同情、理解和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