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苏轼

《阳关曲·中秋月》写作背景、注释

阳关曲·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②,银汉无声转玉盘③。

此生此夜不长好④,明月明年何处看⑤?

①熙宁十年(1077)中秋,作者与其弟苏辙(子由)在徐州观月,作此词,十八年后贬徙岭南,“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苏轼《书彭城观月诗》)。

②溢清寒:谓晚间觉得天气清凉。溢,充满,散发。

③玉盘:喻明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④不长好: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不’字,律;妙句天成。”谓此字全遵《阳关曲》格律。

⑤“明月”句: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十五案:“江藩曰:《阳关词》古人但论三叠,不论声调,以王维一首定此词平仄。此三诗与摩诘毫发不爽。”三诗,指《赠张继愿》、《答李公择》、《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