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陆游

陆游《秋晚登老城北门》中心思想与简要赏析

秋晚登老城北门

幅巾藜杖北城头①,

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②,

两行雁带杜陵秋③。

山河兴废供搔首④,

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⑤,

梦魂犹绕古梁州⑥。

注释

①“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所以称幅巾,古人不戴帽时,以幅巾包头。“藜杖”,用藜的茎作成的杖。

②“烽”,烽火。古代边境点燃烽火用来报警。“散关”,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当时为宋金两国交界。

③“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又名杜原、乐游原。

④“搔首”,抓头,挠头,表示心中烦躁、着急。

⑤“横槊赋诗”,原指曹操军中赋诗,这里借指陆游南郑从军时作诗的事情。

⑥“梁州”,古代九州之一,这里指诗人从军战斗的南郑一带地方。

赏析

这首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陆游53岁时。风格沉郁雄浑,近于杜甫。诗人由南郑前线调到后方,登楼北望,思念国事,为不能为国分忧而焦虑。这首诗首联紧扣题目,写诗人幅巾藜杖,在萧瑟的秋风中,登上北门城楼,举目四望,满眼愁绪。这“满眼愁”三字既是实写,更是抒怀。文人悲秋, 自古皆然,更何况诗人年过半百,触目萧条,而故土难收,壮志难酬。第二联扣紧登城北门,写倚楼北望所见,似乎有一点烽火从远处传来边关防务的信息,而天空两行南归的大雁也带来了长安杜陵的秋意。这一虚一实,集中表现了诗人对边防、对故土的关切。第三联用极其精炼而形象的语言写出了登楼远望、搔首不安的原因。五十年来,国土沦丧,半壁河山落入敌手,使人痛心疾首,而眼前局势动荡,国家前途安危未卜,更令人百感交集。这二、三两联承接首联,具体写出了诗人“愁”的内容和原因。尾联写现在自己年过半百, 已经不像当年南郑从军、防秋巡边、横槊赋诗的英姿勃勃了,但梦中仍然萦绕着那战斗的地方、难忘的岁月,诗人感慨万端地抒写了壮志末酬的苦闷和忧国伤时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