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杜甫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注释、翻译、赏析

杜甫

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导读】

这首是杜甫广德元年(763)春流落梓州时所作。这一年诗人五十二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忽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原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①剑外:剑门以南称剑外,蜀地在剑门南,故剑外用以代称蜀地。蓟(jì)北,指今河北北部,当时是安史叛军据点。②却看:回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不再有愁。③“漫卷”句:随手胡乱地收起书,心里高兴无心再看书。④放歌:放声歌唱。⑤“青春”句:意思是趁着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还乡,因有美好景色做伴,一路上将很愉快。⑥“即从”二句:想象回乡的路线。从巴峡穿过巫峡,由水路直下襄阳,然后再由陆路到达洛阳。

【译诗】

剑外忽然传来消息已收回蓟北地方,

刚听到时激动的泪水就落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脸上的愁容顿然消失,

随手收拾起诗书高兴得就像要发狂。

白天里放声高歌还需加上美酒助兴,

趁着有大好的春色做伴我正好还乡。

马上就要乘船从巴峡出发穿过巫峡,

再顺流而下直接经过襄阳回到洛阳。

【赏析】

此诗是诗人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时在狂喜的状态下写出来的。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诗的前两联写初闻喜讯时的惊喜。作者使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动词,把喜极欲狂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十分真切。这一连串动作写得非常自然,非常有连续性。三、四联接着写诗人手舞足蹈准备返乡的情态,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词语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一个“快”字来概括。首先,基调欢快。诗人一改过去惯常沉郁忧愤的调子,让积蓄已久的感情迸发了出来。这种渴望胜利已久而终得满足的喜悦之情决定了全诗欢快的基调。其次,行文畅快。诗歌几乎是一气呵成。诗人文思如泉涌,信手拈来一系列动词、介词和副词,使全诗语句流畅、气势贯通,形象地体现了“快”的特点。第三,色彩明快。这首诗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如飞报喜讯、喜泪盈巾、回家欢乐、高歌狂饮、春日启程,这些色彩明快的画面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后人评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