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杜甫

杜甫的全首用对仗的绝句

杜甫的全首用对仗的绝句

就绝句的结构而言,有散起对结、对起散结、通首不对、全首皆对四种形式。其中,全首皆对的不多见,而杜甫的这种绝句则多达二十二首,占其绝句总数的百分之十六强。这一形式有得也有失:其得是字句工整,给人以厚重之感;其失是缺乏流转摇曳之美:总的说来,密致有馀而疏宕不足。

杜甫集中有《绝句六首》;除第二首外,其馀五首都是全首用对仗的。全录如下: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袅缆,小径曲通村。

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

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剌簷。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杨伦在《杜诗镜诠》中评云:“写所居景物,当在春夏之交,禽鸟花草,种种幽适。字堪入画,惟稍嫌太板实耳。”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把绝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举金昌绪《春怨》诗为例;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举杜甫《绝句六首》中的“日出篱东水”一首为例。从上面所录五首诗中的一些句子看,体物不可谓不精微,写景不可谓不工细。每首诗都平列了四幅工笔写真画,画面都很美,但合起来看,则难以达到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对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中圆净成章”的要求。

洪迈在《容斋五笔》的《绝句诗不贯穿》条中转述薛韶语云:“老杜近体律诗,精深妥帖,虽多至百韵,亦首尾相应,如常山之蛇,无间断龃龉处,而绝句乃或不然。”在杜甫的五绝中,薛韶除举上面《绝句六首》中全用对仗的五首外,还举了《绝句二首》之一与《复愁十二首》之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钓艇收缗尽,昏鸦接翅稀。

月生初学扇,云细不成衣。

在杜甫的七绝中,薛韶举了《绝句漫兴九首》之七与《绝句四首》之三: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两个黄鹂”一首,杨慎在《升庵话》中也谓其四句“不相连属”。胡应麟在《诗薮》中则举为“以律为绝”的例子,讥之为“断锦裂缯”。这类诗,一句一景,分别看,句工景美;只惜句与句、景与景间缺乏内在联系,通篇看,不能构成一个一气贯通、意脉相连的整体。

在杜甫的这类绝句中,可免“断锦裂缯”之讥的,或是其《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泼剌鸣。

这首诗作于代宗大历元年(766)自雲安(今重庆雲阳)乘船移居夔州(今重庆奉节)的途中。《杜诗镜诠》采浦起龙的评语云:“写泊船景,画不能到。”诗篇中也是一句一景,但所写江月近人与风灯照夜之景、群鹭聚宿的联拳之状、跳鱼出水的泼剌之声,都是深夜船上视听所及的见闻,虽是四幅画面,而相互浃洽,自有其内在联系,合成一个完整的境界。

在杜甫全首用对仗的绝句中,写得最成功的应推下面一首《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武侯庙在夔州西郊。这首诗是杜甫居夔州时作。前一联诗中:首句写庙内景;次句写庙外景。首句以“遗庙”两字点题。庙而曰“遗庙”,含有其庙虽存,其人永逝的无穷感慨;更以“丹青落”三字写庙宇之古老衰败,为“遗”字染上一层悲怆的色彩。次句以“空山”两字写庙宇座落之地。一个“空”字既显示山之空寂,也暗示三国纷争的史事、诸葛亮一生的志业早已随岁月而消逝,一切皆空了;再以“草木长”三字把这座“空山”点染得更为荒凉。后一联诗用短短十个字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诸葛亮本以布衣躬耕于南阳(今属河南),因刘备三顾之于草庐中,遂佐刘备建立蜀汉,与魏、吴形成鼎足之势;刘备死后,辅后主刘禅,先后六次出师伐魏,在其辞后主北伐时曾两上出师表,最后死于军中。他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中语)的一生。“犹闻辞后主”句写其北伐之事;句中“犹闻”两字表达的是瞻仰庙中武侯像时所产生的精爽犹存、音容宛在之感。“不复卧南阳”句,写其自佐刘备后,即放弃早年隐居南阳之愿,而终身尽瘁国事;句中的“不复”两字,道出了诸葛亮当年以身许国、义无反顾的一片丹心。

杜甫居蜀期间写了多首追怀诸葛亮的诗,赞颂其品德和功业。独有这首《武侯庙》,前半首只刻画庙宇内外之景,后半首只叙述其辞别后主、不归南阳之事,未下任何评语,未作任何赞辞。通篇看似平平淡淡写出,有案无断,而字里行间,一唱三叹,隐藏着无限痛惜和景仰之情,正如《唐宋诗醇》所云,“不涉议论,弥淡弥高”。这首诗也是两联皆对,却并不感到“板实”或“不贯穿”。这要归功于诗的后一联是流水对,虽系对句而无对仗痕迹;更重要的是:其诗情、笔力足以运转全篇,且四句诗的内容自有其内在联系,因而一气贯注,一意会通,在厚重中见流宕之美。

在杜甫绝句中,也可以说在唐人绝句中,这是一首值得赏读的作品。可惜多数杜诗选家、唐诗选家均未予重视而不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