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白居易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注释、翻译、赏析

白居易

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导读】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ɡuī)(今陕西渭南北)。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太子少傅,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中期诗歌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诗人,有“诗王”之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白居易的诗作流传下来近三千首,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自己将这些诗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白诗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如《琵琶行》、《长恨歌》等非常有名。武宗会昌六年(846)八月卒于洛阳(今属河南),享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少年成名的作品。据张因《幽闲鼓吹》记载,白居易十六岁到长安应试,“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叹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由此这首诗名重一时,白居易也开始出名。

【原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离离:草木茂盛的样子。②“一岁”句:一岁之中由冬枯到春荣。③远芳:远处的芳草。侵:滋蔓。④晴翠:阳光照射下的芳草。⑤王孙:本指贵族子弟,这里指游子。⑥萋萋:小草长得茂盛的样子。此处用《楚辞·招隐士》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

【译诗】

古原上野草长得茂密碧如丝毯,

每年都是一度枯萎又一度兴旺。

任凭野火燎原也不能将它烧尽,

只要春风一吹它又蓬勃地生长。

看远处的芳草已经爬上了古道,

阳光下一片翠绿铺满城的四方。

在这里又一次送朋友离家远游

连茵茵碧草也充满别离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它着眼小草来写送别,形象地写出了野草的生长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草原上小草生长的情态和规律。无边无际的原野上,长满了茂密的野草。它们冬天枯萎,春天繁茂,“一岁一枯荣”。接下来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着力写小草极强的生命力。冬天,小草枯萎了,甚至被野火烧掉了,可是它们的生命并没有停止,它们的根还深深扎在泥土中。只要到了春天,经春风一吹,春雨滋润,它们立即发芽生长,盖满原野。五、六两句生动描绘“吹又生”的景象:哪怕是在绝少行人的古道上,还是在连接荒城的古原上,到处是这生命力顽强的绿意浓浓的野草,进一步显示了原上草欣欣向荣的无限生机。最后两句才点明“送别”的主旨;人生总有离别,那送别的情和意,也如同这绿草一样深、一样浓,也如同这古原的野草一样坚韧和顽强。

全诗融情于景,格调高朗。虽然是写小草,但意义已远远超过小草本身;虽然是写送别,意义也远远超过送别的范围。“一岁一枯荣”既是写小草的生长规律,同时又指人世间的相聚与离别。“春风吹又生”不仅指小草的生命力顽强,同时又包含着万物生生不息的哲理,让读者感受到诗意美的同时又获得人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