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治活动道德评价的类型和手段
了解政治活动道德评价的类型和手段,可以更好地认识政治活动道德评价的整个过程,有助于人们熟练掌握对政治活动进行道德评价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一)政治活动道德评价的类型
根据政治活动道德评价的主体进行划分,政治活动道德评价可以区分为社会道德评价和自我道德评价两种类型。前者的评价主体是政治活动主体之外的其他个人或社会组织、团体。后者的评价主体是政治活动者本身。
政治活动的社会道德评价,是指社会、集体或他人对政治主体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和表明倾向性态度。在这种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和行为主体处于不同的两极,具有不同的意义。也就是说,行为主体是被评价的客体,而评价主体则作为“旁观者”来确定行为的善恶价值,并表示对这一行为的倾向性态度。
政治活动的自我道德评价,是指政治主体依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和情感取向,对自身政治行为所做的道德反省和判断。同社会的(他人的或对他人的)道德评价不同,在这种评价过程中,行为当事人既是行为主体,又是评价主体,或者说,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被评价的对象。这种道德评价是直接为评价者本人认识自我和调节自我的道德行为服务的。政治活动的自我道德评价与政治活动的社会道德评价相比,在认知、情感、意志等道德能力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通常,对他人评价相对容易,自我评价相对较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标准存在差异,人们往往会倾向于对自我利益的维护。
政治活动的社会道德评价和政治活动的自我道德评价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道德评价,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两者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政治活动的自我道德评价和政治活动的社会道德评价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加强政治道德建设,提高政治道德水平,就必须不断提高从政者的道德良知水平和自我评价能力,而这又需要全社会用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强大的社会评价力量来引导大众。道德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政治活动的社会道德评价和政治活动的自我道德评价在功能上来说各有侧重,社会道德评价侧重外在约束,自我道德评价侧重内在约束,在政治生活中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政治道德主体自己立法,在认同道德他律性的基础上,通过对认同的进一步发展,主动给自己制定具体的行为准则。如果仅用外在他律性定义道德,就完全背离了道德的初衷,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它不是被动地展现世界,而是从人的发展需要和特定的价值出发,能动地把握世界,因而道德往往用理想的语言为人们提供更合理的社会蓝图,引导人们实现社会的政治价值追求。
(二)政治活动道德评价的手段
政治活动道德评价主要借助于政治舆论、政治传统和政治信念三种手段或方式发生作用。
政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内容,从古至今的舆论主要都是围绕着政治事件展开的。政治舆论一般是指社会政治生活中公众对某一政治事态所持的意见和看法。社会舆论往往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其精神内核是群体共识,其现象外观是议论形态。社会舆论往往以拥护或反对、赞扬或谴责的方式对某一公共问题做公开的评价。通过社会舆论,可以形成多数人的意见。社会舆论形成的因素有:(1)存在某个涉及人们共同利益的问题或事件;(2)有许多个人对这个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3)在这些意见中,必有一种具有共同倾向性的意见;(4)这种共同的意见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对社会产生影响。它主要包括口头议论和媒体传播两方面。口头议论是指评价人从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念出发,对被评价的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进行评论、指责、贬斥或肯定,并通过人们彼此相传的形式,对被评价的活动施加影响。媒体传播评价,即通过大众媒体对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进行道德评价,并对被评价者施加影响,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或在全社会起到抑恶扬善的作用。政治舆论具有特殊作用,其权威性就在于它代表的是广大群众的某种意志、情感和价值取向,并能给人以荣辱感,迫使人们在行为选择时,必须考虑社会舆论对自己的评价。随着传播工具的现代化,特别是网络媒体兴起后,社会舆论的影响和作用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政治传统是指从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习惯力量和行为方式,它对政治活动有着无形的控制作用,主要包括政治惯例和政治习俗。政治传统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传统本身是人们关于政治道德认知的共识体现,只有认为是符合政治道德要求的传统才能够延续下来。“习俗作为一种自发社会秩序,一旦生成,它就能作为人们社会活动与事务中的一种常规性固化习俗本身所覆盖的团体、社群或社会中成员的现象型行为,从而它本身也就作为一种事态、一种情形像一种社会规则那样对成员的各自行为有一种自我强制性的规约。”当从政者不遵守政治传统,就会被这个社会的其他人视为背离“道统”,而失去道义力量的支持。政治惯例和政治习俗在法律形成之前的社会,有着与法律一样的强制力,即使是在法律形成以后的社会,政治惯例和政治习俗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世界上很多地区,特别是宗教势力强大的地区或者社会化程度较低的落后山区,法律还不如政治惯例和政治习俗的约束力强。当然,政治传统有两重性,存在着新与旧、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相对立的政治惯例和政治习俗。对于历史形成的政治惯例和政治习俗要进行具体分析,区分出精华和糟粕,以摒弃其糟粕,而吸取其精华,从而更好地为政治道德建设服务。
政治信念主要是指政治道德信念。在政治活动的道德评价中,政治信念常常是借助于良心来发挥作用的。政治信念作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是推动人们对政治活动道德评价的最直接的内在动力。政治信念作为深入人心的政治价值理想和政治道德准则,也是政治活动道德评价中的直接标准。由于政治信念包含从政者情感和意志等因素,可以作为一种内在的强制力,迫使从政者接受道德判断,以及相应的赞许或谴责。政治信念也是使道德评价成果成为从政者内在的稳定因素的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说,政治活动道德评价的成果,只有成为从政者的内心信念以及日常行为习惯,才能实现政治活动道德评价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