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译文】天地设定上下配合的位置,山泽一高一低交流沟通气息,雷风各自兴动交相潜入应和,水火异性不相厌弃而相资助:八卦就是这样(既对立又统一地)互相错杂。(掌握这种对立统一的运动规律,)欲明过去的事理可以顺着推算,欲晓将来的事理可以逆着推知(将来的事理隐奥难测),所以《周易》的主要功用是逆推来事。
【注释】①薄——《释文》:“马、郑、顾云‘入也’”。指雷、风兴动虽各异方,却能交相潜入应和。《集解》:“谓震巽同声相应,故相薄。”②水火不相射——射,音亦yi,《释文》:“虞、陆、董、姚、王肃音‘亦’,云‘厌也’。”此句指水火虽异性却不相厌弃而相资助,即“相通”之义。《集解》:“射,厌也;水火相通”,“故不相射”。案,“水火不相射”五字,帛书《周易》作“水火相射”(于豪亮《帛书周易》引,见《文物》一九八四年第三期),据此,“不”或爲衍字。未获旁证,兹録存备攷。③八卦相错——相错,指既矛盾又和谐地相错杂。此句总说前四句之义。上文“天地”、“山 泽”、“雷风”、“水火”,即八卦之象,皆爲一阴一阳的两相对立之卦;而“定位”、“通气”、“相薄”、“不相射”,又均见统一和谐的情状,故称“相错”。八卦在对立统一中“相错”,正是体现自然界万物的矛盾运动规律。《正义》:“《易》以乾坤象天地,艮兑象山泽,震巽象雷风,坎离象水火。若使天地不交,水火异处,则庶类无生成之用,品物无变化之理。”又曰:“今八卦相错,则天地人事莫不备矣。故云天地定位而合德,山泽异体而通气,雷风各动而相薄,水火不相入而相资。”案,孔氏释“不相射”爲“不相入而相资”,于义亦通。又案,宋人据以上一节画成《先天八卦图》以示“伏羲八卦方位”。《本义》卷首云:“邵子曰:此伏羲八卦之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居东南,震居东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于是八卦相交而成六十四卦,所谓‘先天之学’也。”尚先生引《太玄·玄告》:“天地相对,日月相刿,山川相流,轻重相浮”及“南北定位,东西通气,万物错离于其中”诸语,指出此即“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之义;又引《周易乾凿度》:“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臣北,父坐子伏”等语,指出此亦与“乾南坤北”义合。并云:“阳错阴,阴错阳,无一卦不相对,无一爻不相交也,此纯指先天八卦之方位形式,故特申之曰‘八卦相错’。” (《尚氏学》)上说颇可发明此节之义,宜资参攷。④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数,作动词,犹言“推算”。这三句说明依据阴阳八卦变化之道,可顺推往事,逆知来事; 而《易》之功主于“知来”,故谓“《易》逆数也”。《韩注》:“八卦相错,变化理备; 于往则顺而知之,于来则逆而数之。”又曰:“作《易》以逆覩来事,以前民用。”案,“顺”、“逆”之义,《集解》引虞翻曰:“谓坤消从午至亥,上下故顺也”,“谓乾息从子至巳,下上故逆也”,“‘易’谓乾,故逆数”,此本十二辟卦爲说,李道平《纂疏》引郑玄注《乾凿度》以疏之; 邵雍以爲八卦从三阴三阳卦追数至一阴一阳卦爲“顺”(即本章“天地”至“水火”之序),从一阴一阳卦渐推至三阴三阳卦爲“逆”(即下章“雷”至“坤”之序,见《皇极经世书》); 朱熹以爲《先天图》中左方四卦(起震,历离、兑,至乾)数巳生者爲“顺”,右方四卦(自巽,历坎、艮,至坤)推未生者爲“逆”(《本义》);尚先生以爲“数往者顺”谓四阳卦,“知来者逆”谓四阴卦,阳性强健顺行,阴性敛啬逆行,“逆”犹“迎”,阴阳相遇相交、《易》道乃成,故曰“《易》逆数也”(《尚氏学》)。四说各有理致,均可参攷。
【说明】以上第三章。
本章以八卦所象徵的八种基本物象: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之间矛盾而又和谐的运动状态,提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变化发展规律。其义与《繫辞上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密相切合。项安世曰:“八卦虽八,实则‘阴阳’二字而已。”(《周易玩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