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与丝绸之路
张骞在汉武帝时曾在朝廷里做过中郎将。他当时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友好邻邦抗击匈奴侵略,保卫国家,但在历史上更有意义的是他开辟了一条促进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丝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古罗马作家赞誉丝绸“彩色像野花一样美丽,质料如蛛丝一样纤细”,称中国为“丝国”。汉代以后,一直到13世纪,大量轻柔华美的丝绸,通过河西走廊,沿着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向西运往西域和地中海东岸。
后来,人们称这条横贯亚洲大陆,长达7000多公里,连通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古代最长的陆上商路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是许多世纪各国人民不断努力的结果,但是人们永远不忘2100多年前张骞为开辟这条道路所做出的不朽功绩。
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以及伊朗高原等地称为西域,这一带有大小政权几十个。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占领了这一地区。汉武帝即位后,决定联合匈奴的宿敌大月氏和乌孙夹击匈奴。张骞应征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年青的张骞带100多人,从长安出发,向西行进,有个叫甘父的匈奴人当向导。他们昼夜兼程,越过长城后,不幸遇上了匈奴骑兵,张骞一行寡不敌众,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把张骞软禁了10多年,一直威逼利诱,他始终没有屈服。后来,乘匈奴人的疏忽,和几个随从逃了出来。在甘父的向导指引下,他们继续西行,在荒无人烟的高原沙漠中行走,靠射杀飞禽走兽充饥,一连走了几十天才到达大宛国。
大宛国王早就希望与汉朝建立友好往来关系,见到来使,非常高兴,并派人护送张骞等一行人去大月氏。历尽千难万险,张骞终于到达目的地。
但是,这时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大月氏西迁后占住了大夏的故地,那里物产丰富,周围很少发生争战,人民安居乐业,大月氏国王安于现状,已经不想再与匈奴为敌了。
张骞无可奈何,只好离开大月氏去大夏国。在大夏都城的市场上,他见到了大月氏的毛毡,大秦国的海西布,安息国的货物,尤其令张骞惊奇的是市场竟有汉朝四川的竹杖和蜀布。这是由古印度贩运来的。
他由此考察推知从四川有路可通古印度到大夏。经过一番考察,他们从南路几经周折,于公元前126年回到汉朝。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前后历时13年,跋涉万余里,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了解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地形物产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状况,传播了中华民族对外族的友谊。
这是历史上我国政府派往西域的第一个使团,史书上誉为“凿空”,即是一次空前地探险。他们出发时100多人,回来时只剩下张骞和甘父两个人了,足见此行之艰巨。
张骞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并建议和西域各国友好往来,共同联合抗击匈奴。汉武帝十分重视张骞的报告,认真分析了形势,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做皇帝的参谋。他的向导甘父被提拔为奉使君,都成为有功之臣。
张骞的西域之行报告为后世留下了研究当时西域各国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任张骞为中郎将,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众多副使、随从,带万头牛羊、大量丝绸,到达乌孙国,派副使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古印度等国。张骞于公元前115年回国。
同时,他派出的副使都圆满完成任务,和各国使者一同返回长安。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正式建立了。
张骞历尽艰辛出使西域有利于人类进步、文化交流。以后,中外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友好道路,来往络绎不绝。西域出产的葡萄、核桃、大蒜等传入汉地,汉族的农业生产、打井、炼铁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音乐、舞蹈、绘画、杂技传入汉地,汉族的丝绸等产品走进西域,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张骞回到长安第二年就病逝了。他一生出使过36国,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族人民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各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交流与发展。“丝绸之路”成为一条友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