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担忧,文化的担当
南怀瑾先生说:孔子说了他担忧的四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也是每一个人和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通病,尤其碰到衰乱的世局,任何一个国家社会,都有可能有这四种现象出现,由此可见他的心情,所以说孔子是淑世——救世主义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因为亡国可以复国,最怕是把自己文化的根挖断了,就会陷于万劫不复。这里所记孔子的感慨,也就是担忧人文文化迷失了的后果。我们再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一旦国家文化消失了,即使形态存在,但已动摇了根本,难以翻身,这是一定的。犹太人虽然亡了国,他立国的文化精神,始终建立在每一代犹太子民的心目中。文化看起来是空洞的,但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脉,孔子在这里不谈国家政治而谈人文文化,实际上这正是民族历史的重点。国家天下,尽在其中。
孔子虽是一个大教育家,但更是一个思想家,所以,他关注的就不可能只是教育的问题,更有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的思想和文化问题。虽然他个人一生坎坷不遇,但他关注重心依然是思想和文化。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历来是有着家国情怀的,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入仕有位的知识分子,则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求自己,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完成“立功、立言、立名”之三不朽之人生理想。儒家知识分子们,一生坚持着这样的追求,这是所有知识分子自负的人生理想和崇高使命。可以说,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知识分子,共同维系着中国文化的命脉,使之代代相传,直到今天。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打压,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伤害。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方面的优势曾一度被误解,甚至是否定,致使一线文化命脉遭受到的前所未有的伤害,传统文化几近面临断代的危险。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和外宣工作的发展,传统文化再次绽放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回望。如今,一轮又一轮的国学热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极大生命力。而它的魅力何在?就是其中的充满智慧和人性的人文思想,这些思想在儒、释、道中,其“中庸”和“和和”的和谐之道,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在今天地球日益变小,各国交往加深的情况下,更显示出其伟大的现实意义,为世界人民所称道。中华文化已然引起世界的关注。这不能不说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
然而,在这背后,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当下的中国,甚至包括整个世界,由于发展经济,对物质资源的极端掠夺,对物质的扩大化追求,业已造成对人类赖以生存资源的极大破坏,人类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无论近些年的天灾,还是人祸,都向人类告示着:人类是不可能“人定胜天”,即使人类的科技已经十分发达。人类应该有自知之明,有所敬畏,节制欲望,放弃不必要的执着,明白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知止知足的深刻哲理。否则,只能自取灭亡。
试看当下世界,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信仰危机,人们在经济大潮的裹挟下,脚步匆匆,顾不上欣赏一下人生路上的风景,也顾不上思考,如风车一样,完全不能自主。但是,究竟在追求着什么?得到了什么?一片茫然,或者是得不偿失。但是,作为个人,面对时代的大潮,似乎又无从选择,不知所为何来,归向何处……物质丰富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颗空虚寂寞和压抑痛苦的灵魂。
为了所谓的金钱和物质利益,可以唯利是图,可以不择手段,如孔子担忧的那样,人的本性和善良不再,天道人道不讲,仁义不存,人心不古,互相传染,致使世风日下,那么,整个国家和民族也将走向衰亡。
佛家说:我们都在一种逼迫下生活,所以人生就无法摆脱烦恼苦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命运,作为个人的命运,当然也必须与时代相随。但是,这种苦闷,能不能减少些呢?作为个人,我们能够把握的究竟是什么呢?恐怕还得从内心去寻找。而这个内心,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现实的节奏太快了,从中无法找到精神的归依,也找不到方向和出路,所以,很多人,开始把目光转向过去,到历史中去寻找。
当一个人真正沉静下自己的心来,以史为镜时,他的视野也就打开了,见识才变得更加深厚,成长变得更加有根基,走得更加扎实有力。而我们传统文化中富于人生智慧的人文思想,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思想,更有着可慰藉心灵的灵丹妙药,让人读之心归沉静,思之意味绵长,而且,在怀思遥想中,会自然升起一份根祖意识,在获得精神充实和力量的同时,很自然地产生一份家国情怀;产生了这份情怀,你的血液里自然就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线命脉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巨大的魅力和感召力量,在每一个投入它怀抱的国人心里,是那么的熟悉、亲切、可感,所以,只要你进入,就会自然地喜欢上它。
如果每一个国民心中都有一份对自己文化的根祖情怀,产生像古代知识分子那样的家国情怀,把自己的命运自觉地与祖国相连,并投入到为之奋斗的实践中去,那么整个民族的文化命脉就会代代传承,并不断有新的发展。这个民族和国家才是最有希望和前途的。而任何一个无视自己本土文化,盲目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最终将走向灭亡。
文化对于一个人,在心中会扎下一个根;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一个根基和灵魂,如果没有了文化中闪烁着人性光芒和智慧的人文思想,那么这个文化的生命力也将不久,由此导致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危亡。
所以,面对当今社会文化和物质建设的失衡,南先生认为,如今的文化正面临重建的时期。他说:对于文化重建的工作,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太重了,绝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送掉。这是很重要的,像孔子在这里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夏朝虽然亡了,成了历史的名词,但夏朝的文化,一直流传下来,现在我们也还接受。譬如过年,我们喜欢阳历年还是阴历年呢?平心而论,还是喜欢阴历年。阴历年就是夏历,是夏朝留下来的文化。很多很多我们现在的文化,还是夏朝的文化。所以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政权的存在而没有文化的精神,那有什么用呢?因此文化精神一定要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