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字的意义
在说到白话文时,南怀瑾先生说:五四运动为什么要提倡白话文?中国文学自五四运动以来,由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后,有什么功用呢?几十年来亲眼所见,中国的教育普及了,知识普及了,对世界知识的吸收力增加了,无可否认,这些对于国家的进步有贡献。但对于中国文化,却从此一刀两断了。什么原因呢?中国文化库存里堆积的东西太多了,几千年来的文化都藉着古文保留着。至于接受白话文学教育的人们看不懂古文,当然就打不开这个仓库,因此从中国文化的立场看,就此一刀两断了。
那为什么要实行白话文呢?在五四运动前后,一般人认为救这个国家,必须吸收新的知识,尤其要融会古今中外的学术文化,于是老牌留学生到外面一看,任何国家的语言和文字都是一致的,因此认为中国所以不进步,是文字工具害了我们,尤其四书五经“子曰、孔子曰”一塌糊涂,非把这个打倒不可,所以提倡了白话文。
对此,南怀瑾先生有自己的观点,他说: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我们看世界的文字,不管英文、德文、法文,虽然现在的文字和语言是合一的,但是语言大约三十年一变,所以一百年以前的英文、法文书籍,除非专家,否则是莫辨雌雄。我们中国的老祖宗晓得语言和时代是要变的,所以把文字脱开了语言,只是用很短的时间,经过二三年的训练就会写出来,这个文字就单独成为一个体系,表达了思想。因此这种文字所保留下来的几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几千年以后的人看来,如面对现在,没有阻碍,它对于国家有什么错误呢?没有错。只是因为教育不普及,大家对于这个国文的修养没有学好。当时提倡五四运动的部分人士,求进之心是对的,在学问修养上,老实讲,还有商量的必要,于是这一文学革命就出了问题。
举例来讲,生活上每天必有的一件事——上厕所,我们小时候叫“出恭”,后来叫“解手”,现在叫“上一号”了,看看几十年来,变了好多。因此,我们翻开资料,对五四运动前后的白话文,现在看来,简直不通;到了现在的文章,说它不好吗?真好。好吗?文章看完了,价值也完了,多半没有保留的价值。将来怎样演变还不知道,所以你们为什么要文学再革命,我就不懂。
南先生说得不无道理。现实中,我们也有这种体会:看古文,言简意赅,意蕴深厚,而且富有美感,一旦吸收,就不容易忘却,而且往往影响一生。而看一些白话文,即使是很美的文字,但看过之后,心里明白了,但似乎没进入脑子里,也不大可能留存在记忆中多久。
就此意义讲,南先生说:“文学革命,我没有资格讲,你们也没有资格讲。为什么呢?如果古文、四六体、作诗、填词,都能露一手,然后发现这种文学有毛病,这才有资格谈革命。你们现在连‘命’都没有,还‘革’个什么呢?你们还有文学革命的资格吗?”
说得犀利,但不无道理。一语惊醒梦中人。如今的年轻人,回头去看古文的很少,不仅是因为他不想去看,没心情去看,更是因为他看不懂,所以看不进去,这样他怎么会有兴趣看下去呢?这就无形中造成古代文化与现代人之间的一种隔膜了。虽然知识文化界不停地在把文言文通俗化,于丹讲《论语》,易中天讲《三国》,加之其他人诠释传统文化书籍,在文化图书界,几乎形成了一种重新解译传统文化的热潮。但老实说,有几个是真正领会了原书作者真正意蕴的?大多不过是借助古人,自说自话罢了。看他们的解译,远不如看原文给人更深刻的教益。这是现代文的尴尬。
从客观来说,这些解译文字是有必要存在的,虽然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不去看它,但毕竟有更广大的普通读者需要它,因此也造成了如今解译传统文化书籍的风潮。自说自话本无可厚非,但最可怕的是误解圣贤思想,甚至“拿”来其中的智慧,做不义之事。现代文字如果为一些不义之徒起到助纣为虐之事,不仅是可怕,而且几近可悲了。
因为古代文字和文言文教育的缺失,致使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多是流于表面,而不能真正进入到心里。
为什么形成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回望?原因固然复杂。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文化以及人心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也面临着精神和文化的裂变和重组问题。物质丰富,但人心浮躁,精神空虚,幸福和快乐指数下降,在躁动中思考,追寻生命的意义。而这个,现实的文化,似乎太流于形式,太变幻莫测,不能给人踏实和信任感,从现有的文化中,似乎也找不到可以让人安慰的答案,于是,只有回望过去,钻进历史的故纸堆中去寻找……不进则可,一旦投入到先哲创造的文化中,会惊奇地发现:很多话都让先哲们说尽了,很多聪明智慧已经被他们发掘出来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真正的“道”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它一直还在左右着历史和人类前进的步伐,决定着我们生命的前始后终……科学和物质文明发展到如此的昌盛,但生命中真正的需要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不过是形式而已;人们的精神并没有因为物质的昌盛而丰实,反而有了倒退之嫌疑。
所以,南怀瑾先生在一次讲佛法时说:“站在物质文明的发展来说,时代愈来愈进步;站在人文、道德、精神来讲,愈来愈堕落,是退步的。所以我们现在讲时代进步,是站在物质文明的立场来说的,佛法是从人文的立场来看时代的。”
当我们遇到困惑时,在现实中找不到答案时,就不免回首过去,期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所谓“以古鉴今”,历史是一面镜子,虽然它早已经过去,而天道和人情以及事理,毕竟没有远去,不同的只是形式而已。在历史中,我们会让自己在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中沉下来,进行思考,希望找到的不只是答案,更有精神的慰藉。也因此,古代的文字和文言文,我们看上去陌生,其实是那么的亲切,多么希望去了解它,去挖掘出其中的金子来,为我所用,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南先生是钟情于传统文化的,对于我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意趣是深解其中三昧的,他看到了其中的深藏的宝藏,所以,即使在人们久已漠视文言文的今天,先生始终如一地宣传着传统的文化精神,亲自践行着传统文化中的士人精神,让我们在一片苍白的现代文化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也因此,南先生引领着一起又一起的“国学”热。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传统文化的长久生命,所以转向对它的关注。于是,出现了解译国学的热潮。这是没办法的事,只是因为传统文字与现代文字间的隔膜,才让我们不得不这样解译,如果不解译,广大的人民群众看不懂,也不费心费力地去看,就只好如此了。南先生当然是看得懂古代文字的,但为了宣传传统文化,他不得不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译,在研究的同时,自负一份使命,做着自己的工作。他深入浅出的解译,不仅继承了先哲的文化理念,而且有自己的独到创新和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在这方面,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深远,也成就了自己“国学大师”的美誉。
只是,如今更多的解译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令人担忧的。不要说达不到南先生的解译,达不到于丹、易中天的解译,就是通读也是有困难的,不过是东抄西挪,东攒西凑而来的“快餐品”。这在图书界表现得十分明显,不能不令人担忧。
但是,我们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只有朝前走,只求一些有责任的人,能真正地遵从古文的意旨,用好古文,趁此“国学”兴起之风,不失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宣传好,同时也运用好现代文字,使二者能真正结合起来,做到古代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相互为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让古文生命长存,让现代文不会因肤浅而流走得太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