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北伐(185年5月~1855年5月)》真实记录与故事

太平军北伐(185年5月~1855年5月)

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至1855年(咸丰五年)5月,太平军为攻取京师(今北京)而进行的作战。

1853年5月13日,太平天国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率2万余人由浦口北上,遵天王洪秀全“师行间道,疾趋燕都”的指令,迅速入皖,破凤阳,渡淮河,在皖豫交界处败河南巡抚陆应榖部。

7月4日,北伐军大部渡过黄河后,后卫部队未渡河,转战河南、湖北、安徽。7日起,太平军围攻怀庆府(今河南沁阳)50余日。9月1日撤围,取道济源入山西,克平阳府(今山西临汾)等地,由洪洞折向东,经璐城、黎城出太行山,29日由间道突袭河南、直隶(今河北)交界的临洺关(今河北永年),大败直隶总督讷尔经额部万余人,乘胜北上。10月9日至深州,震动京师。咸丰帝革讷尔经额职,命一直尾追太平军的胜保为钦差大臣,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合力堵截。僧率4,500人屯扎涿州,屏蔽京师,并策应正在保定防堵的胜保部。

10月22日,太平军乘虚东进,克献县、交河(今河北泊头西)、沧州等地,沿运河北上,29日占静海及独流镇,筑垒掘濠,坚守待援。11月5日,胜保率军入天津,正面与太平军相持;僧格林沁也移营王庆坨。太平军抗拒清军围攻百日,于1854年2月5日突围南走。

2月6日,太平军占据河间府束城镇,坚守一月。3月7日再次突围,9日抵阜城,旋又被围。25日,吉文元战死。幸此时北伐援军已过黄河,胜保赴山东迎击,方使阜城压力减轻。

由夏官又正丞相曾立昌等统率的北伐援军7,500人迟至1854年2月4日才从安庆出发,经皖北北上,至苏北丰县渡过黄河,进入山东,连克金乡等六县,沿途队伍不断扩大。4月12日,克临清,距阜城不过二三天的路程,但却顿兵十日,错过时机。由于胜保率军迅速南下,23日,曾立昌等放弃临清,南撤冠县,新附之众随即溃散。曾立昌渡黄河时落水而死,余部退至安徽凤台时溃散。

5月5日,太平军自阜城突围东走,占东光之连镇。李开芳率千余人南下接应北伐援军,至山东高唐知其已败,乃就地固守。由此,太平军兵分两地,势更孤弱。

1855年3月7日,连镇被僧格林沁攻陷,林凤祥受伤被俘,15日就义于京师。李开芳在高唐为胜保所围。僧格林沁移师高唐,故作疏防之势,诱太平军脱离阵地。17日,太平军突围至在平冯官屯。僧格林沁引水淹灌。5月31日,李开芳诈降突围,不幸被俘,6月11日在京师遇害。太平军北伐最后失败。

太平军北伐,长驱六省,震撼清朝心脏地区。然孤军远征,全军覆没,使太平军失去了一支精锐之师。

太平军使用过的手枪

太平军东王制定的“专斩临阵退缩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