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泽之战(公元前478年)》真实记录与故事

笠泽之战(公元前478年)

公元前478年,越军在笠泽(今江苏苏州南)击败吴军的渡江突袭战。

被吴王夫差战败的越国,经多年的财富积累,实力已大为增强,越王勾践乘夫差在黄池会盟、国都兵力薄弱之机,率军攻吴。在泓上(今江苏苏州西南)歼灭吴留守部队,乘势攻入吴都。夫差闻警,率军急归。因国都失守,士气消沉,且频频远征,军队疲惫,恐反击失利,向越求和。勾践亦因吴主力尚在,无胜利把握,允许和议,撤兵返国。吴因连年作战,一时无力反击越国,遂“息民散兵”,休养国力,以期实力恢复后再行攻越。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吴国发生空前饥荒,越王勾践遂大举攻吴。当年三月率军5万北上,夫差亦率姑苏全部兵力迎战于笠泽江,两军隔江对阵。勾践因吴军依托江岸列阵,敌前强渡难度较大,遂采取了两翼佯动,造成吴军错觉,调动敌军分散兵力,尔后以主力实施中间突破的作战指导。部署左右两军各派一部兵力,秘密机动至上下游各距主力2.5千米处,于夜半鸣鼓呐喊,伪示渡江。夫差判断越军将从两翼渡江钳击,遂分兵迎战。越军在吴军忙于调动兵力、注意力集中于两翼时,勾践率三军主力,潜行渡江,向吴军要害中军指挥部发动突然袭击。吴军大败。越军乘势追击,在没(今江苏苏州南)、郊(今江苏苏州南郊)又两次击败吴军。夫差退入都城据守。由于夫差尚有亲军万人,都城坚固,一时难下。勾践筑城于胥门(西门)之外,进行长期围困。公元前473年终于灭吴。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个成功的渡江进攻战。

作战经过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