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19年~月)》真实记录与故事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19年~月)

1933年2至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宜黄南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大规模“围剿”的战役。

1932年底,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共”总司令部,陆续调集20多个师的兵力,分左、中、右三路,由中路军第1、2、3纵队担任主攻,左路军、右路军在福建、粤北等地就地策应,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大规模“围剿”。这时,红一方面军辖红1、红3、红5军团和红11、12、21、22军,总兵力约7万人,主力活动于黎川地区。国民党军“围剿”部署尚未就绪,2月12日,红一方面军奉令向南丰城发动进攻。国民党中路军闻讯后,立即指挥部队向南急进,企图合围红军于南丰城下。

红一方面军遂以红11军伪装主力,将国民党军中路军第2、第3纵队向黎川方向牵引,红一方面军主力撤围南丰,秘密转移到东韶、洛口地区隐蔽待机。国民党中路军为寻求红军主力决战,指挥部队向东、向南前进。26日,第1纵队以右翼第52、第59师由乐安地区分两路东进至黄陂,距其第2、第3纵队较远,态势孤立。朱德、周恩来决心利用其必经之地登仙桥地区山高林密、便于大兵团伏击的有利条件,令红一方面军主力秘密北进,隐蔽在黄陂以西山区。国民党军被红军一部向黎川的行动所迷惑,加之山高雾大和群众封锁消息,始终未察觉红军主力去向。27日,红军左翼队红1、3军团和红21军,在黄陂以西的登仙桥、蛟湖地区伏击国民党第52师,将其全歼,并俘师长李明。28日,红军右翼队红5军团和红22军,在黄陂、霍源地区又歼第59师大部,其残部向乐安方向逃窜,3月1日被红1军团歼灭于登仙桥附近,师长陈时骥被俘。至此,第59师除1个多团逃脱外,其余被歼。黄陂战斗后,红一方面军主力转移至小布、洛口、东韶地区休整待机。3月中旬,陈诚以第2纵队为前纵队,第1纵队余部和第3纵队第5、第9师为后纵队,自黄陂、东陂、草台冈地区向广昌方向前进,寻求红军主力决战。红一方面军为分散国民党军,创造战机,一面以红11军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吸引中路军前纵队加快南进;一面以方面军主力秘密北移。21日,红军抓住“围剿军”前纵队与后纵队第11师相距近50千米的有利时机,集中兵力突然向进至草台冈、徐庄一线的力量较弱的第11师发起攻击,歼其大部。第11师大部被歼后,国民党军中路军各部纷纷后撒。

至此,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被粉碎。此役,红军共歼国民党军近3个师,俘1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