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南昌的战斗在谢埠街打响
1949年5月21日凌晨,在罗家镇谢埠街(原南昌县伪县政府所在地),南下的解放大军与国民党白崇禧所属部队摆开了战场,进行了激烈殊死的战斗。这次战斗共消灭了国民党188师、175师及夏威兵团逃跑的后尾部队2000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300多名勇士在这场战斗中捐躯。
1949年4月下旬,解放大军打过长江后,陈赓将军率领的第四兵团勇猛地向浙赣线挺进,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踏着泥泞的道路,边追边打,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解放赣东北地区,控制浙赣铁路玉山到贵溪段。接着,又挥师西指,沿浙赣铁路直取南昌。5月17日,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渡过长江进入江西后,解放赣西北地区,配合第二野战军追歼逃敌,向南昌方向挺进。这时,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四野战军对败逃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形成夹击态势。
5月2日,国民党军队夏威兵团由上海败退南昌。夏威兵团进驻南昌后,破坏铁路、桥梁,切断水陆交通,在市区外围构筑野战工事,组织环形防御,企图以市区为依托,以外围防御为重点,继续负隅顽抗。此时,国民党江西当局处于绝望之中。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于1日迁离南昌。江西省政府主席方天等军政要员于9日纷纷逃往赣州等地。
1949年5月10日,第二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命令第四兵团作接管南昌的准备。5月16日,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将军命令所部13军37师抢渡抚河,解放南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7师是一支战斗力非常强的部队,有不少指战员曾经参加过南昌“八一”起义,师长周学义、政委雷起云,师下属3个团:109团团长顾永武、政委何云峰,前卫110团团长吴效闵、政委张谦,111团团长陈兴建。
5月18日,第37师师长周学义、政委雷起云率领部队冒着狂风暴雨,沿着泥泞小道,由贵溪向南昌疾进。经过两昼夜的急行军,先头部队已抵近位于南昌市郊谢埠街的抚河东岸。
先头部队到达目的地立即派出侦察员侦探敌情、勘察地形,并在附近的一带村庄收集渡河船只,还请来了有经验的水手、向导。在等待大部队到来的同时,先头部队抓紧做好渡河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
河对岸的小镇谢埠驻有南昌县1个保安团,大约400余人,战斗力不强;南昌城内驻有国民党白崇禧主力夏威兵团数万人,正在准备西逃。根据侦察情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7师前卫指挥部召开了紧急会议,作战参谋们展开军用地图,用红蓝铅笔在图上标绘着敌我态势。大家认真分析敌情地形,一致认为:部队必须在夜和雨的掩护下迅速渡过抚河,发起突然袭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拿下谢埠镇,否则,一到天明被敌人发觉,要渡过这条抚河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于是指挥部果断做出了决定:立即抢渡抚河,首先歼灭谢埠之敌,尔后向南昌挺进,同时协同兄弟部队追歼西逃之敌夏威兵团。
5月21日凌晨1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师师长命令前卫110团从南昌东南30里的河里绿村抢渡抚河。进攻的信号弹腾空而起,突击队迅速到达彼岸,与敌保安团交火,解放南昌的第一枪在谢埠打响。战斗命令发出不到5小时,团长吴效闵和政委张谦率领全团指战员,采取突击强渡的方法,在郊区人民的支援下,很快渡过河的西岸。驻谢埠的守敌万万没料到解放军这么迅速出现在眼前,犹如神兵天降,吓得惊慌失措,经过短时间激烈战斗,迫使驻守谢埠的400多敌人缴械投降。接着,部队推进到五段岗、板溪李村、南北安冲一线,真乃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前卫110团所属部队过河后,利用战斗间隙,分别在所驻村落进行休整总结,号召战士们抓紧时间擦拭武器,整理装备,等待后续部队过河后立即进攻南昌。
5月21日黎明,龟缩在南昌城内的夏威兵团发现解放军已渡过抚河,随即投入了188师和175师共1万余人,沿着崎岖不平的丘陵地带,兵分三路从王村、喻村、陈村方向对解放军进行反扑。这是白崇禧在多年战争生活中惯用的绝招“回马枪”,于是一场激烈的背水战在抚河西岸展开了。
当时,解放军渡过河的部队只有前卫110团,而且其第3营已被国民党军队分割开了;国民党军队的兵力8倍于解放军,双方都在争夺坚固建筑物。数群彪悍的国民党士兵已爬上屋顶,用10多挺机枪向解放军猛扫,同时还使用山炮、迫击炮、六0炮疯狂地轰击着谢埠和抚河渡口。解放军后续部队因被国民党军队猛烈炮火封锁无法渡河,而成群结队的国民党士兵在督战队的驱使下,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向解放军3营围攻过来。枪炮齐鸣,杀声震天,3营扼守的南北要冲和板溪李村,淹没在一片火海中。
战斗不到2小时,双方伤亡在300人以上。解放军110团团长吴效闵和政委张谦冒着纷纷弹雨,先后进入3营阵地,他们视察了工事和火线战况,发现各连的主要干部几乎负伤,许多战士为了解放南昌已光荣牺牲,有的连队伤亡超过一半,有的连队伤亡高达90%以上。板溪李村和南北要冲村子里的鸡、狗、牛、羊也几乎被打死了,水塘里的鱼虾漂起了一层,到处都是血水横流。在此情况下,吴效闵、张谦和3营活着的干部战士全部都拿起武器投入战斗。
战斗在最前线的解放军指战员,不顾饥饿地伏在道旁的水沟和稻田里,沉着应战,当国民党部队到达离阵地四五十米时,营长安玉峰一声喊打,战士们英勇出击,阵前的敌人整批地倒下去。在板溪李村解放军的阵地上,受到国民党军队两门山炮、八门迫击炮的轰击,国民党部队两个营的兵力向解放军前沿阵地冲击,但始终没有奏效。
与此同时,在东湖贾村、王村、五段岗一线的其他阵地上,战斗均在激烈地进行着。解放军战士朱林被山炮打伤了两条腿,但他丝毫不动,抓着一挺机枪在阵地的最前面向国民党军队扫射。在王村国民党军队用1个营的兵力进攻解放军5连,连长许延举指挥1个排坚守阵地,排长卫福居带领1个班进行反冲击,和敌军拼了约10分钟手榴弹,阻止了国民党军队的进犯。许延举自己端着一挺机枪,迎头猛击国民党军队,消灭了50多名敌军。
解放军111团过河后相继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前仆后继,以80多人伤亡的代价,强力进占了板溪李村、大塘胡村、牌楼泰村一线,及时地制止了国民党军队188师的进攻。
但是,十华观和大塘李村已先为国民党军队175师占领,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着。14时,国民党军队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由十华观至大塘李村之弧形线上全线向解放军再次反扑,解放军前卫110团第3营遂又陷入国民党军队包围之中,战斗更加残酷了。副营长李东海带领的2个连只剩下6个人,他的右腿也负了重伤,鲜血不停地流淌着,而跟随营长安玉峰的2个连,能坚持战斗的人员也为数不多了,在此极其不利的战况下,他们汇集在南北安冲之间的一片蔓草丛的坟地里,和团长吴效闵、政委张谦带领的警卫员一道,每人坚守一个坟包,继续与国民党军队进行苦战。战士们视死如归,纷纷发出“为解放南昌流尽最后一滴血”、“为解放我军诞生地而死无上光荣”等豪迈誓言,继续与敌军拼杀。3营8连一排副排长邓富民带领剩下的7名战士,与敌军展开肉搏战,打死30多个敌人。邓富民胸部负重伤,见敌军冲上来,便毅然从牺牲的战士身上取下4颗手榴弹捆在一起,高呼着“为了新中国”,勇敢地扑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110团、111团与国民党军队反复冲杀6次,守住了阵地,敌军死伤500多人、被俘百余人。
当日14时30分,为了使110团、111团摆脱被敌军包围的困境,解放军后续部队109团,在师政委雷起云和团长顾永武、政委何云峰率领下,继续冒着国民党军队密集的火网封锁,渡过抚河向十华观进行迂回侧击,将国民党175师拦腰切断,毙敌数百人,俘敌291人,全面地制止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在解放军的猛烈打击下,国民党军队丢下了上千具尸体、伤员和许多机枪火炮、步枪,狼狈不堪地退缩南昌城内,于5月22日拂晓弃城向西逃窜。白崇禧的“回马枪”就这样以夏威兵团2个师的惨败和解放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5月23日上午9时,鲜红的太阳照耀着南昌市郊大地,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庄严的入城仪式。浩浩荡荡的队伍步伐整齐,威武雄壮,从南昌市郊出发,经过解放路进入市区。从此,南昌人民迎来了黎明的曙光,获得了自由解放,走进了社会主义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