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闽粤花·南宁之旅·海棠桥·秦少游春醉海棠桥

灼灼闽粤花·南宁之旅·海棠桥·秦少游春醉海棠桥

横县城西,有一座两岸海棠花夹绕的桥,称海棠桥。当地民谚说:“言宁浦(今横县)者必曰海棠桥,言海棠桥必曰秦淮海。”民谚道出了一段当年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春醉海棠桥的故事。

秦观(1049—1100),高邮(今江苏扬州市高邮县)人,北宋著名词人。后半生因新旧党争的牵连,一再遭贬。绍圣四年(1097),他被“编管”横州(今横县),住城西高岭上的“浮槎馆”。“编管”即编置远郡加以管束。他在这里病困交加,孤寂寥落,写了不少倾诉愁肠的诗词,叙述自己的处境和凄苦的思乡心情。其中如“自是迁客多病”、“愁人日夜惧长”、“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安得此身作石,一齐忘了家乡”等句,凄婉感人。一天,正是春来海棠盛开时节,秦观到海棠桥畔一位姓祝的书生家作客。他对花把盏,酒入愁肠,大醉而归。屋外,春意盎然,花红柳绿;屋内,阴风侵骨,衾冷窗寒。秦观耐不住春色的诱惑和对境遇的感伤,酣醉中提笔写出《添春色》(又名《醉乡春》):《秦少游春醉海棠桥》古诗句出处: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半缺瘿瓢共舀。觉颠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词中感叹世间之大,竟容不下一个秦观,还不如醉乡中的一张小床能让自己纵横颠倒。

元符二年(1099),秦观再徙雷州,第二年遇赦而还,归途中逝于藤州(今广西藤县)。为纪念他,明清两代陆续重修了浮槎馆、海棠桥,修建了淮海堂(又名海棠祠、淮海书院、少游书院)、海棠亭(又名醉乡亭、怀古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