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苏州·塔观林立

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苏州·塔观林立

佛教于东汉时传入我国,“旁及东南”,孙权于赤乌四年(241)为接待西域康居国的僧人性康在苏州始建盘门普济禅院。赤乌十年(247),又在寺中建十三层舍利塔,即瑞光塔。其后梁武帝好佛,于吴中名山胜境之间建立众多精舍庙堂,名僧结庐传经,香火不绝。与佛教异宗而创的道教,其观宇与庙堂并峙而建。闻名四方的苏州玄妙观,最早建于晋咸宁二年(276),始名真庆道院,其规模恢宏,诵道听经者纷至沓来。及至隋唐,寺观林立,经声浩浩,香火鼎盛。据传,五代时期吴越王钱氏崇尚佛学,大兴土木,建庙立塔。郡城内外,刹塔相望,寺院多达一百三十九处。以后历代续建,至清已有寺观二百八十四处之多,仅次于江苏的寺观之城南京。现仍有不少耸立在苏州的山水之间。

北寺塔

苏州塔幢林立,造型各异。清末有“七塔八幢”之说。七塔,城内为瑞光塔、北寺塔、双塔;城郊三峰之上有虎丘山云岩寺塔、上方山楞伽寺塔、灵岩山永祚塔。八幢,现存故址有七处,分别在桃花坞石幢弄、西美巷况公祠、相门内甲辰巷、恤孤局、思婆巷、松鹤板场、濂溪坊。

北寺塔,巍然矗立在城北平门内今人民路东侧,高76米,八面九层,属砖木结构楼阁式佛塔,“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有“苏州诸塔之冠”、“江南第一高塔”之誉。为梁代高僧正慧募化所建,北宋元丰年间及南宋绍兴年间多次重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塔的正门前牌楼悬有“北塔胜迹”四字额匾,塔后碑亭有元末张士诚记功碑。塔所在的北寺,为三国时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孙权之母吴夫人舍宅而建,初名通元寺。唐时被焚,重建后易名开元寺。北周改称报恩寺。

至今依然为苏州最高建筑的北寺塔,重檐复阁,翼角飞举,塔刹挺秀。前人诗赞曰:“巍然一塔逼云寒,绝顶登临眼界宽;浅淡湖山归杖底,参差楼阁出林端。”

北寺塔原设计建十三层,可现在仅有九层。这里有段故事。三国时期造塔辰光,众多工匠日夜操劳,独有一人在工地一隅捧着尺把长的一块小木料刻刻削削,还在一旁指手划脚,他饭量大得吓人,不几日,就被当作混饭食客赶出工地。从此,已建九层的高塔,再也搭不顺当。把作师傅心急火燎,朝那人丢弃在工地上的一截木料猛踢一脚。只听“啪”的一声响,木料裂开,滚出一座九层小宝塔,他拾起一看,正和眼前所建的九层宝塔形制一样,他深悔错怪了那位被赶走的能人巧匠。众匠人四处寻找,那巧匠却再也没有回来,这塔只得在九层结顶。

传说当年东吴孙权为孝敬老母选在城北建报恩寺塔,请来诸葛亮出谋划策。心向刘备的诸葛亮摆出难题,要建出塔身比一般的七层塔高两层的宝塔,并按天下“三山六水一分田”、“五湖四海”的说道,在塔顶立一个高三丈六尺一寸、重五千四百斤的青铜葫芦塔刹,以镇牢塔身。还掐算说,分量差一两,宝塔歪一寸。这分明是设计掂量东吴的国力人才,故孙权决定广招贤能。他布衣私访请来铸剑能手欧冶子第十八代孙欧春子建塔。欧春子在相门外扎营砌灶,开炉点火的时辰一到,灶锅内铜水滚沸,只是铜液分量不够,他取下腕上一对铜镯掷于锅中。众工匠和观者也纷纷取来各自铜饰,投入锅中冶化。金黄锃亮、分量十足的青铜葫芦宝刹终于铸成了。怎么吊到宝塔顶上去呢?欧春子又让匠人在塔座四周堆土泼水筑成冰坡,用绞车将铜葫芦拽上塔顶。此后一座巍巍北寺塔雄踞于苏州城北。至今,相门外河畔还留下“冶匠浜”遗迹,香花桥旁的小巷“绞车弄”也久为人知。

瑞光塔

苏州城西南盘门内原有一普济禅院,院内建有七层八角的“万年宝塔”。每逢初一、十五夜里,僧人都用彩灯缀满塔身,照得苏州满城明晃晃,人称“瑞光塔”。

瑞光塔之光,传说颇多。有说历史上每修一次宝塔,即触动塔神,放射五彩霞光。另一说,瑞光塔外檐损毁顶部完好,状似渔翁戴笠挺身风雨之中,此仙翁有发出瑞光之法术。还传言高僧说法,塔身沐浴天雨昙花,召唤白龟、合欢、芍药、双竹“四瑞”出现。亦有说,宝塔系神女佳人之化身。

一年秋日,塔灯熄灭,只有两点绿莹莹的鬼火在塔上忽闪。众僧人近前打探,全被攀附在塔身、两眼闪着绿光的毒蛇咬死。这时,来了一位西域高僧,身穿红袈裟,手持红木鱼,口中念念有声:“贫僧慈悲为本,方便为门,除害报仇,就在今日。”一敲木鱼,声震塔身。他用西域带来的灵药,伴以众人唾液,擦拭头面、双手,走进塔内敲响木鱼。“咚、咚、咚”一气敲到五千零四十八记,一条几丈长的大蛇终于从塔顶跌下而死。红衣高僧遂被留下主持讲经。自此后大雄宝殿的法鼓终日自鸣发声,塔内金光四射,院内花繁叶茂,殿前放生池内千年白龟也爬上假山听经。瑞物鲜活,瑞光塔呈现祥瑞之光。

这里原为苏州著名佛寺之一,当年香火甚旺。明代有咏瑞光塔诗云:“佛声浩浩著潮生,人如磨蚁香如雾。”惜寺塔迭遭变故,重修复建达十八次之多。现塔高约42米,七层八面,砖木楼阁式,外形存有唐宋风姿。

瑞光塔自1963年以来多次出土珍贵文物,有木佛两尊,石佛一尊,铜质金涂塔两座,观音、如来等铜造像九尊,五代至北宋木刻印刷、碧纸金书经卷一百多册,砖刻题字文物若干件。还有真珠舍利宝幢,集玉雕、木雕、漆雕、金银细工、描金镶嵌工艺于一体。它的面世,其使久已失传的金银丝编结工艺重放光彩。此宝幢高122.6厘米,上用金银丝串结的珍珠近四万粒。

双塔竞秀

苏州城东南葑门内定慧寺巷双塔峙立,如倒插毛笔,象征吴地世代文风昌盛。塔前有一县试考场旧地,人称贡院。古时这个考场仅次于南、北二京考场的规模,在吴中独享盛名。苏州历史上文人众多,清代一百二十名状元中,江苏人士占四十九名,而其中苏州人士就有十九名。

双塔所在定慧寺,初名般若寺,亦称寿宁万岁院,唐咸通年间(860—868)建。五代吴越时易名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郡人王文罕、王文华兄弟于院内建筑东西相隔14米的两座形制相同的砖塔,一曰舍利塔,一曰功德舍利(功利)塔,人称兄弟塔。塔为楼阁式,七级八面,腰檐反翘,铁刹占塔身四分之一。在塔北约20米处有正殿遗址,尚存石柱、门槛、石狮和残损的石罗汉及修寺碑记等物,其中最为珍贵者是殿基前檐一排石雕圆柱和覆盆式柱础,上面镂刻着牡丹、莲花、枫叶及童子嬉戏图,图案刀法精美流畅,堪称北宋石雕艺术之精品。

江苏苏州双塔



近前细观双塔铁刹,一个稍斜,一个笔直,民间传说这是一对“姑嫂塔”。古时,苏州城内有一户姑嫂善刺绣、夫君勤读书的人家。夫君张书生与其妹意中人李相公相邀赴京赶考,姑嫂二人在他俩行前于庭院分种银桂、金桂各一株明誓,两位书生放心而去。秋日,银桂金桂花开满枝,芳香四溢;姑嫂二人飞针走线,绣品纷呈。不料,有一浪荡公子天天在窗下缠着姑娘搭讪。两位书生赶考高中归来,一路听人说姑娘的闲话,及进家门却见嫂嫂所植的金桂枯死,便斥责嫂嫂。有口难辩的嫂嫂含冤自尽,姑娘于心不忍与之同归黄泉,死时手中捏着嫂嫂写的字条:“天大冤情辩不清,化作高塔自分明”。书生们一打探才知是那个恶人勾搭妹妹不成,又陷害嫂嫂,用沸汤浇死金桂。为怀念勤劳清白的姑嫂二人,他俩修建了双塔。人们说那座塔刹稍倾的塔似妹妹在诉说冤情。

光福寺塔

光福塔立于吴县光福镇黾山山顶,因黾山之北为虎山,又称虎山寺塔,为光福铜观音寺的一部分。此塔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6),后毁;唐懿宗咸通年间(861—874)寺僧化缘重建。塔呈方形,七级四面,砖木结构,高约20余米。登塔可观邓尉梅花、太湖渔汛诸景。

南朝梁、陈时期,顾野王在此建宅读书,后改为光福寺。传闻旭日东升或夕阳西坠时,光福山顶出现绚丽红光,人称天公降福之兆,故名。为使福光永留人间,寺内方丈遂化缘造塔。寺内自古香火不断,文人雅士流连忘返,陆龟蒙、黄彦、顾鼎臣、文徵明等均留有清词丽句。沈周来此后,曾发出“恨不携书亦居此”的感叹。

明郡守况钟、礼部尚书董份、清巡抚林则徐、康熙及乾隆二帝,均曾来寺中祈雨、烧香、参拜,推崇备至。自道光帝赐“慈云护祐”匾额,光绪帝赐“香雪慈云”、“沛泽流慈”匾额后,寺名尤著吴中。

玄妙观与三清殿

苏州古城殿观林立,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之说。九观为玄妙观、白鹤观、清真观、卫道观、回真观、三茅观、修正观、福济观、澄虚观。

地处市中区繁华商业街的玄妙观,系西晋咸宁二年(276)建于吴宫旧地。初名真庆道院,唐开元初易名开元宫,北宋改云天庆观,元时始称现名。全观占地500亩。正山门居南,东西二侧有吉祥门、如意门。原有殿宇二十五座,中央主殿三清殿为江南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殿堂。初建于晋,后由名画家赵伯驹胞弟、提刑赵伯骕设计,在南宋淳熙六年(1179)重建。重檐歇山顶式构架,高台雕栏,翼角翚飞,斗拱雄大。殿内玉清、上清、太清三尊高大木塑像,神采凝重,为江南殿观塑像之最。殿东草坪竖有一块无字石碑,其实记载着一段有字之史:原有碑文系明初方孝孺所写,因其拒为燕王朱棣草诏,被诛十族,碑文一并铲去,遂成无字之碑。

三清殿造法奇妙,传说得益于鲁班指点。宋时皇上要在玄妙观内建一座殿堂,期限短,工程大,只有香山名匠范作头接下这个活计。荐来工地的伙计净是混饭食客,急得他一不当心,把仅有的三十六根大梁柱材料全截得又短又齐头。范作头自知盖不起大殿还得牵连妻小,只得出逃。刚走到木渎镇外小路上,被一个同他一样打扮的老工匠撞倒在地,那人抱拳赔礼道:“对不住老哥,我急着去找范作头。”范作头疑惑地爬起身说:“工地上传开了,范作头截坏木料远逃他乡。”那老人一听“呵呵”直笑,蹲在地上,拣起三十六根树枝就手搭起一座殿宇模型,范作头一看连忙站起,说:“柱短加斗拱,屋架力分散,妙哉!”谢过老人,刚要举步往回走,碰倒老人放在地上的褡裢袋,一把刻有太阳和鱼的刨子落到脚边,再看那老人,已飘然离去。这太阳和鱼的斧子标志,正是鲁班的“鲁”字图案标记。尔后三清殿就这样在鲁班指点下建成了。

三清殿殿门上原悬有一块金字匾额,上书“妙一统元”四字。一说为金兀术手迹;一说为清初吴江金之俊所书。相传因年久失修,匾额金漆剥落,观内道士遂请城中书法家补书。写来写去,“一”字总和原匾字体不相配。一日,来了位卖柴的白胡子老翁,要试着写这个“一”字。老翁全不理会看客们的嘻笑,脱下蒲鞋,往墨盆里一蘸,在案纸上一抹,一个和原匾上一模一样的“一”字真写出来了!围观者始则哗然,继之叹服。

三清殿无论在建筑艺术、殿藏文物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江苏省最古老的一座殿堂建筑,是古建筑研究的重要实例。

开元寺与无梁殿

苏州城西南盘门内开元寺,始建于三国时东吴赤乌年间。初名通玄寺,建于城北,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改称开元寺。五代后吴越王钱鏐迁寺于现址。宋、元、明三代在寺内相继建有殿阁坛馆。在清咸丰十年(1860)战乱寺焚时,因寺内无梁殿“纯垒细砖,不假寸木”的建材结构及建筑特点,使殿堂保存完好。

无梁殿,原名藏经阁,或曰藏经楼。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按秘藏经文的三防(防火、防蛀、防潮)要求而设计,曾存明万历颁赐的三藏秘文佛典。殿为楼阁式建筑,门窗、立柱、拱顶、殿檐、栏杆均为金山花岗石和磨细砖砌成,稳重中呈玲珑之状。殿的构架、工艺似同山西五台山咸通寺诸殿,故有此殿由山西匠师营建之说。其名无梁殿,是因采用券洞式砖结构,不用寸木而得名。传为栖居于苏州吴县胥口的明代名工匠蒯祥所建。

永乐十五年(1417),明成祖朱棣由南京迁都北京。蒯祥随辕主持皇宫设计与营建,亲手建成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时称“承天门”),显出超凡匠心技艺,人称“蒯鲁班”。后又奉诏修造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蒯祥居京四十余年,参加过营造两宫、五府、六部、定陵等工程,被明皇封为工部左侍郎,授官正二品,俸禄同一品官。

传说蒯祥造无梁殿起因于与其师弟父子比试手艺。蒯祥晚年辞官返归故里苏州,百姓慕其“活鲁班”之名,纷纷到十里亭迎接。他当年的师弟赵三让儿子赵奎把蒯祥接到家中喝酒。席间赵氏父子与蒯祥争胜,赵三夸下海口,要与蒯祥各寻地皮建造殿塔,比试高低。蒯祥面对众乡邻,只得应承下来。他想,何不就此为乡亲建栋殿宇?便选址在盘门瑞光塔北,建一座不用寸木的殿堂。到了约定比试揭晓的时辰,赵三领着众人来看无梁殿,只见殿楼上下砌成拱形大砖墙,撑起一个诺大屋宇;砖制槅扇,砖缝间用糯米、明矾稠汤嵌牢,屋脊上作“风调雨顺”四字,不禁脱口赞道:“好一座千年不倒无梁殿。”

现存这座无梁殿,历经五六百年风雨,仍旧巍然屹立,标示着苏州建筑艺术在明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承天寺与姑苏王

苏州城内接驾桥西北有座承天寺,元末至正元年(1341),寺内贮有建阁需用的大批优质木材,邻邑江浙行省治所杭州路官员拟移作修复殿府之用;然寺僧于木材上计刻“万岁阁”三字,乃将木材保存寺中;后建千佛阁,梁柱上仍见原刻的“万岁阁”字样。此寺因元末曾为“姑苏王府”所在地而名扬江南。

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苏北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县)贩盐出身的穷苦人张士诚(字九四)不甘忍受元鞑子“窘辱”及豪门地主倾轧,领着一伙儿穷弟兄造反,驻扎于平江路(元时苏州称谓)承天寺,时改称姑苏王府,在殿内设“姑苏王”宝座,使原徒有其名的“万岁阁”名副其实。并建大周政权,改年号天佑,自称“姑苏王”。

张士诚在苏州称王之初,办过一些好事,但不久便安于割据称王的局面,立省院六部百司,建万岁阁,设枢密院,开弘文馆。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自称吴王,将王府迁入修复的原吴王夫差宫殿,即吴宫;建景云楼、齐云楼,重温吴王夫差寻欢作乐的旧梦。后投降元朝作太尉,受到元顺帝赐御酒、龙衣的宠遇。经考证,苏州盘门吴门桥张士诚母曹氏墓曾出土一象牙哀册,刻有元至正二十五年

(1365)年号,可见张士诚降元的轨迹。张士诚又攻打红巾军,杀害义军领袖刘福通。后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被朱元璋乱棍打死;一说为自杀身亡。葬于吴县斜塘。

张士诚于元至正十六年到至正二十六年兵败居苏州。传说至正壬辰(1352)年春重修平江城之际,曾于古城基掘得旧碑一块。碑文载曰:“三十六,十八子,寅卯年,至辰巳,合收张翼同为利。不在常,不在扬,切须款款细思量。且卜水,莫问来,浮图倒地莫扶起。修古岸,重开河,军民拍手笑呵呵。日出东屋头,鲤鱼山上游,星从月里过,会在午年头。”人称此碑文所云“三十六”,即指“九四”,因张士诚字九四,故恰为张士诚;“十八子”又恰指同张士诚一道起义的十八人;“不在常(州),不在扬(州)”,则恰为在平江,即指在苏州。故称此碑圆其“姑苏王”之说。

古苏州民居灶屋,常摆放一个装满稻谷的“积谷甏”,传说此风俗始自元末张士诚称“姑苏王”时。

那时辰,张士诚退守苏城。朱元璋久攻不破,其军师刘伯温献计称:“只须久围,城中草尽粮绝则不攻自破。”张士诚见朱部十万大军围城不撤,故知其计,但因库存无谷,开荒种粮无谷种。一日张士诚见一村姑将稻谷撤在地上喂鸡,便火冒三丈斥之。村姑辩曰:“这谷是从烧火的稻草上捋下来的。”这话提醒了张士诚。次日,城内四处张贴告示,令每户灶屋安置一个积谷甏,专放烧灶时从稻谷上捋下的谷粒,以备军民开荒种谷。果然,张士诚靠着这甏收集稻谷数百担,春种秋收,守城三年零六个月。

从前,每逢农历七月卅日晚,苏州居民门前皆插棒香,人称烧“狗屎香”,其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张士诚在苏州守城三年半而最终城破,一说为一叛官告密。一日,朱元璋接到城中一人用箭偷偷射来的一封密信,上写“要吃蟹,脐里来”六个字,大惑不解;军师刘伯温一语破的,点出“脐”为齐门谐音。便于农历七月卅日夜冒雨突袭齐门,那叛官恰在城内接应。张士诚闻讯出走胥门。百姓为遮没其兵马足印,在路上插满点燃的棒香,瞒过朱元璋耳目。以后每年农历七月卅日便有点“九四香”之习俗。

保圣寺与塑圣杨惠之

江南四大名刹(镇江金山寺、常州大宁寺、杭州灵隐寺、甪直保圣寺)之一的保圣寺,坐落于吴县甪直镇。《吴郡甫里志》载,此寺创建于梁代天监二年(503)。归有光应寺僧法慧之请而书《保圣寺安稳堂记》则曰此寺始建于唐大中年间。原有建筑屋室五千余间,现仅存主要建筑。

寺内文物陈列馆南侧有山海相衔的塑壁,布列九尊罗汉塑像,为佛门十八尊罗汉的一半,人称“半堂罗汉”。其群像神光灼人,为唐开元年间塑圣杨惠之的名作,堪称泥塑珍品。杨惠之,唐玄宗开元年间苏州人,居吴山张家村(一说为吴郡太湖畔香山人)。与吴道子同师于南梁苏州大画家张僧繇。后吴道子画技声名日高,杨惠之乃弃砚从雕,所塑之品神、形兼具,人称“塑圣”,与“画圣”吴道子齐名,有“道子画,惠子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誉。唐塑于世间罕见,而杨惠之作品仅存保圣寺及云南昆明一寺中。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有“梵宫敕建梁朝推甫里禅林第一;罗汉溯源惠之为江南佛像无双”抱柱联语。故人称保圣寺塑像为“禅林第一;佛像无双”。

紫金庵与雷潮夫妇

苏州西南吴县洞庭东山西卯坞万绿丛中,托起一顶金冠状的庵堂宇顶,这就是有名的紫金庵,又名金庵寺。

金庵寺创自唐代中叶,重建于明洪武年间。现存“唐示寂本庵开山和尚诸位觉灵之墓”碑石,为唐代遗物。庵内大殿两侧,立有南宋民间雕塑艺人雷潮夫妇所塑十六尊罗汉像和观音像。殿后《净因堂碑记》载,“罗汉像怪伟陆离,塑出名手,余游于苏杭名山诸大刹,见应真像特高以大,未有精神超忽,呼之欲活如金庵者。”明代大灯和尚赞曰:“金庵罗汉形貌雄,慈威嘻笑惊神工。当年制塑出奇巧,支那国中鲜雷同。”群塑比例适度,各现妙相,呼之欲出。康熙年间《苏州府志》载:“雷潮夫妇俱称善手,一生止塑三处,本庵尤为称首。”民间有雷潮夫妇塑艺史话流传。

雷潮十二岁时,替东家放羊。为了赶跑叼羊的野兽,他听从一个好心老翁的指点,捏了几个手举棍子的泥人,立在草地周围助威。后来,雷潮的泥人越捏越逼真,名声也越来越大。当朝皇帝命他塑像,他只瞥了一眼皇帝的侧面,就塑出一个皇威逼真的天子侧面塑像。一个奸臣挑毛病说:“这塑像只塑了半只鼻子、一只眼睛,岂不有辱皇上?”皇帝一听大怒,命雷潮重塑,限次日献上。第二天新塑像献上朝廷,皇帝一见,仍是半个鼻头,一只眼眶里还没有眼珠,正待发火,只见雷潮从容地走上前,把手中揉捏的两个小泥球,一个掷向塑像的鼻子,一个抛向塑像的眼眶,顿时整个塑像完满无缺,百官交口赞许。

后来,雷潮与一个善绘丹青的女子成了家,二人隐居于洞庭东山,在紫金庵雕塑罗汉。他俩用十六年时间研究《法住记》,揣摩各个罗汉形象,并一一塑出。在妻的帮助下,他所塑的降龙罗汉双目炯炯,力盖青龙。降龙罗汉旁边的藐视罗汉塑出两副表情:对降龙罗汉既白眼相视,又佩服观望。在塑伏虎罗汉时,雷潮先欲塑成身高面赤、手举乾坤圈、脚有千钧力的样子;听妻劝说后,把“伏虎”的“压服”改为“驯服”:罗汉双脚盘坐,笑客可掬,脚边斑斓猛虎服贴得像只乖猫。他俩时常观察路人飘忽的服饰,把罗汉的衣裙塑得衣褶流转、质感极强;把仙女手挑的“经盖”塑得薄如蝉翼;观音头上的“华盖”塑得如迎风绫罗。紫金庵因此而闻名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