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峨眉山·胜景流芳

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峨眉山·胜景流芳

峨眉山风景秀美,重峦叠嶂,幽谷清泉,天造地设,其自然景观常与历史上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神奇清雅,引人入胜。由山下到山顶,移步换景,令人目不暇接。

鲁班营造飞来殿

峨眉县城北的飞来岗上,有一座气派非凡的庙宇,相传它是从天外飞来的,故名“飞来殿”,俗呼大庙。

据说此殿为鲁班大师亲手所建。仙人吕洞宾参观后,殿突然跑到了杭州。鲁班追到杭州,让徒弟在大殿石基石柱上刻下几朵云彩,大喝一声“起”,殿就往回飞。半道上,鲁班发现有一把斧子忘在柱头的孔眼里,就攀柱去取,不小心,又碰掉了大门上的一块枋。后来,大殿飞回了原地,可那块枋至今无人能配,那把斧子也一直拿不出来。

飞来殿建于宋、元两代,正面檐柱三开间,内深各五开间。殿阔18米左右,深30余米,减柱造法,歇山式屋顶。柱头斗拱雕有象鼻和龙头。殿前两根楹柱上,各缠一条张牙舞爪的泥胎金身蟠龙,精致华美,情趣盎然。

晚钟何处一声声

“历览群峰,由兹起步”。报国寺在峨眉山麓光明山下,为进山门户。冯玉祥曾题“名山起点”。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初名会宗堂,后改会宗坊,祀普贤、广成子、楚狂,取儒、道、释三教会宗之义。明末毁于火灾,康熙时重建,御赐“报国寺”名。后二次扩建,成为四层殿宇和亭台楼阁俱全的宏大寺庙。

寺内殿宇轩昂,佛像璀璨。七佛殿内存国内罕见大型瓷佛,身高2.4米,身缀千叶莲衣,仪态丰满,神情端庄,为永乐十四年(1416)在江西景德镇专烧。藏经楼存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王右军兰亭序》大条幅及郑板桥、康有为、张大千、徐悲鸿等名家墨迹。寺外凤凰包为峨眉十景中“圣积晚钟”所在地。寺钟乃明代嘉靖年间圣积寺住持别传禅师所铸,高2.3米,重1.25吨,上刻自晋以来历代君王、文武将相、高僧居士姓名和铭文、佛偈七万余字。1984年迁移至此。昔日夜晚,每敲一下,钟声历时一分十五秒,声闻30里,空谷传音,动人心魄,故名“圣积晚钟”。

相传当年别传铸好钟,准备挂上钟楼时,发现忘了造挂链,就念动真言,把寺外池中戏水的小金龙变成挂钟的竹缆,好久以后才被一云游僧用铁链换下来。民国初年,四川财政困难,都督尹昌衡的师爷劝他用峨眉山的铜佛铜钟铸钱,尹不敢。师爷说:“赵尔丰的头你都敢下令叫人砍了,还怕手无寸铁的僧众吗?!”师爷带人偷走了大钟,愤怒的僧众真的来找尹昌衡算帐,才物归原寺。1958年大炼钢铁时,大钟被打了个洞,后虽补好,但敲响时声音有些哑,犹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述自己深沉的过去。

落地生根红珠山

距报国寺不远的红珠山,环境幽静。几座圆圆的赤土小丘,一湾绿水环绕着,在千峰叠翠的峨眉山麓,形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自然美景。

人们说,古时这里只一湾碧水。一年,峨眉山上下来七位美丽的仙女,在湖中嬉戏玩水。天神见她们这样不守规矩,十分生气,用法术把她们变成红珠,一个个永远立在湖边,就是今天的红珠山。

还有人说,峨眉山以前佛名远扬,朝拜者络绎不绝。有位罗汉转世的和尚从南海来,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捻珠念佛。走到这里时,穿佛珠的线断了,掉下七颗珠子,落地生根,变成七个红色小丘。六个长满松树,郁郁葱葱,中间那个却寸草不生。远远望去,阳光下像红宝石闪光。慢慢地,人们就叫这儿红珠山了。

“传有行僧曾伏虎”

伏虎寺西距报国寺1公里,是进山后的第二座寺庙;始建于唐,明末遭毁。清顺治八年(1651)贯之禅师率徒重修,历时二十年,建成十三重殿宇的巍峨大庙。

大殿旁建有新亭,内存华严铜塔,高6米,十四层,八角对称,共铸小佛四千七百尊和《药师》、《华严》等经文,工巧秀丽,为峨眉重要文物之一。寺存古今名家对联二十副。有集张衡和李白名句而成的“何当报之青玉案,可以横绝峨眉顶”、杜甫的“长啸峨眉北,潜行至垒东”、孟浩然的“户外一秀峰,窗前万木低”等。其中遍能法师撰“圣迹渺难稽,传有行僧曾伏虎;名山今焕彩,更无羽士再乘龙”之联,巧妙地嵌入了有关传说,读来别有韵味。

伏虎寺原名“龙神堂”。改名原因,一说以寺后山形如伏虎;一说因昔时寺周密林中多虎,士性禅师建尊胜幢以镇之,虎患乃绝,故易名“伏虎”。还有一说,与财神爷赵公明有关。相传赵公明在九老洞修炼时.三个妹妹也在三霄洞修炼。一日,姐妹们欲去报国寺。人言路上有虎。姐妹们说:“我们正要捉只虎骑呢!”走到一座桥边,果然遇虎。她们使浑身本事也没能降服老虎,幸亏哥哥赶来解了围。后来,人们在那桥旁修了庙,名伏虎寺,称那桥为“虎溪桥”。那只大虎,就成了赵公明的坐骑。

伏虎寺也称“离垢园”。因寺周有一种奇特的景观:虽然所有的殿堂都被高大浓密的楠木遮掩,但雄伟的四重大殿瓦屋上却从不存败叶,终年洁净如洗,好似远离尘埃。寺僧们深感奇怪,以为神灵显圣。僧人照裕奉诏入朝时,奏请皇上赐匾。康熙赐题“离垢园”。

伏虎寺的楠林为全山最大的人造林,楠、樟、柏、松至少在十万株以上,为寺中第三代住持寂玩上人营造,取佛典意名“布金林”。相传古舍卫国给孤独长者借祗陀王子的静林请释迦牟尼讲经。王子提出以金子铺满静林为条件。于是长者八方募化金砖铺林。人们便称那片静林为“布金林”。清代谭钟岳有《伏虎寺》云:“出郭行行望上方,虎溪斜对专门藏;一声清磬摇空翠,到此应觉俗情忘。”

“曾道泉源与楚通”

神水阁一名圣水阁,原为四川巡抚吴用先旧居,明万历末年(1619)改建为神水庵,清初改今名。

阁前有泉,水出石下,味甘清冽,终年不涸,人谓之“神水”,“神水庵”故名。清人邢丽江誉此泉为“天下第一泉”。今用此水制啤酒、汽水,味极佳。相传此水是天上玉液。接舆隐居此地时,朝夕诵经,感动了天女,引来瑶池玉液供他饮用,故泉称玉液泉。泉畔巨石上至今留有名人题刻“玉液泉”大字。相传隋代智者大师客居中峰寺时,喜饮此泉,回到家乡江陵后,病思神水。一龙女愿为其取水。大师为了便于判断是否真的神水,嘱龙女把存放在中峰寺的钵盂、锡杖一同取来。次日一早,果然钵杖随水从荆门玉泉洞浮出。自此,便有“神水通楚”和“龙女取水”之说。明人龚廷试于天启六年(1626)刻“神水通楚”碑立泉畔。今阁前多明人题咏碑。杨慎曾作《神水》诗:“山僧言此泉,下与江陵通;智师昔说法,龙女为飞空。夏冽冬便温,凡水焉可同;造物有至理,灵源谁能穷。”明代邹捷春也有诗云:“一盂乳滴大峨胸,曾道泉源与楚通;未必千山同此窍?世间万法尽归宗。”(《神水》)

“不劳挥手听清音”

“杰然高阁出清音,仿佛仙人下抚琴。试向双桥一倾耳,无情两水漱牛心”。《峨眉山志》中的这首诗,专写清音阁的美景。清音阁背依牛心岭,面向五显岗,山峦叠翠,溪流激石。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创建,原名集云阁,清康熙时重建,易今名。

殿仅一排,祀普贤、释迦牟尼、文殊。阁下有接王亭,是当年僧人为迎接奉旨上山赠经书、诗文的康熙帝侍卫大臣海青伍格亲王而建。一说名“接御亭”,言明万历年间,皇太后慈宁登山至此,见幽谷叠翠,水溅银珠,十分高兴,连夸亭子盖得好。和尚们讨好说:“这是专为给太后观景修的。”太后大喜曰:“那就叫‘接御亭’吧!”亭左白龙江,右黑龙江,上皆石桥,凌空而起,状如彩虹。二水会合处名凤凰嘴,上有朱栏红柱“牛心亭”,以亭下一高约4米、状似牛心之石名。二水绕石,水声如琴,山谷回响,有“双桥清音”美誉,为峨眉十景之一。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在此题诗留墨,佳构迭出。如唐代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明代王敕“万壑深云谷,三峨过汉津;寻径逢老叟,疑是避秦人”(《双飞桥》)、清代谭钟岳“迩逦双桥接云岭,巍峨飞阁跨清音;中霄卧听泉鸣急,洗净尘心即佛心”(《双桥清音》)、今人赵朴初“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而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撰“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联,则被誉为“千古绝唱”。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四川富顺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变法失败后被捕就义,著有《介白堂诗集》。此联出自《牛心石》诗,全诗为“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灵襟撰造化,怪石延往今;涓涓乎细流,何人赏清音?凡僧堕牛腹,精者口自喑;铃铎学仙语,石阙悲客吟;虚深以嶕峣,不鼓昭氏琴”。此诗曾书成匾,悬挂清音阁前,倾倒了众多游客。清末文学家、诗人赵熙,钦佩刘光第的诗才,更仰慕他的人品,把他比做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题诗赞道:“一代文山百世师,金轮无复说清时;石梁经雨双虹缘,犹有松牌挂旧诗。”

清云阁西上1公里为白云峡,绝壁千仞,如刀砍斧劈而成,长130米,宽约6米,窄处3米,过去修置栈道仅容2人穿行。仰望蓝天一线,故名“一线天”。现经钢筋预制板及铁栏加固,已无险。

“万籁无声心自息”

“观心坡上息心庵,朵朵云飞情自清;万籁无声心自息,一身无我物月春”。这是明代丁文灿咏息心所的诗句。息心所为万年寺后观心岭上一小寺庙,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高阁危悬。依栏俯视,阴则云海浩淼,晴则壑静山青,云淡风清之夜可闻山下诸寺钟声。

相传古有息心居士在此静习,故名。寺中建筑多为清光绪初年遗物,寺周附近有大小峨岭、石碑、仙女桥等。石碑岗原有明代傅光宅撰《峨山修改盘路记》碑,为考察峨山游道的重要史料。

息心所本名“邪心锁”。很早以前,两个到此朝山的客人拾到张银单,晚上向和尚打听石台子怎么走。和尚听他们不断念叨“石台子上面,石龙对石虎,银子五万五”,就记在心上,连夜把一窖白花花的银子偷回来。寺中所有的地方都藏满了,还剩一小堆无处放,他顺手装进香炉。可过了两天,香炉飞到了南海。和尚要回后,就用锁链锁在神案上。有人问,就说是“邪心锁”,锁住邪念的意思。于是人们称此寺为“邪心锁”,年深日久,便叫成了“息心所”。

至今寺中神案上仍有条锁链,一头系住案桌脚,一头拴着个青花瓷香炉。

洪椿坪“空翠湿人衣”

洪椿坪在宝掌峰下,海拔1100米。楚山禅师于明万历五年(1577)建,原名“千佛禅院”。崇祯年间,德心禅师续建,因寺外有千年洪椿古树,易今名。清顺治时扩建,筑殿四重,遂成大刹。

寺周山抱林拥,葱郁幽静,夏日晴晨,常有霏霏湿雾,故有“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之誉。此即峨眉十景中的“洪椿晓雨”。寺内存一盏清末制七角七方千佛莲灯,上雕五百尊佛像和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仙故事,做工精巧,造型生动,体现了佛道在峨眉山的合流。寺内多楹联,尤以清人冯庆樾撰“双百字”称著。上联描绘寺周风景,下联巧妙地嵌入了几个流传久远的寺中掌故,读来令人叫绝:“临济宗无恙,重提公案,数几个老辈:远哉宝掌住锡,卓哉绣头和尚,……奇哉德心咒泉……才感化白犬衔书,青猿洗钵,野鸟念佛……”。相传南北朝时,峨眉山来了位西域高僧宝掌大师。他降生时左手紧握,七岁始张,掌心有状如红宝珠痣,出家后长老指痣为号,赐为“宝掌”。宝掌在洪椿坪后林木苍郁、秀压群岭的山峰结茅为屋,每日或诵经文,或与其他寺院僧人交流禅理,深受爱戴。后人称其结茅的山峰为“宝掌峰”。宝掌后至浙江宝岩寺住,与方丈禅师各居一殿,每有书信,即令寺中白犬递送,饭罢,有青猿前来洗钵。一时传为奇闻,故联中有记。

明崇祯年间,洪椿坪附近有一怪僧,面容清瘦,袈裟破烂,因头缠灰绣巾,人呼“绣头”。绣头每日坐禅,不与人交往,自耕自食,喜饲蛇鼠,常年着单衣,从不沐浴,每日深夜子时起,边念经边登山,辰时返回,风雨无阻,几年如一日。人以为奇,后不知所终。

洪椿坪下有锡杖泉,泉水清凉洁净,沏茶尤美。游人至此,都喜品尝。相传明代洪椿坪常缺水,德心禅师决心挖渠引天池水下来。天池仙女听说后,赠德心一根锡杖,嘱他用杖凿石,边凿边唤“打通天池水,引来锡杖泉”。三杖下去,泉水喷涌入寺,留下锡杖泉的佳话。

夏秋之夜,每至月白风清,清椿坪寺外,都有“阿弥、陀佛,钓鱼哥哥”的鸟鸣,时而一鸟独啼,时而数鸟齐唱,哀婉悲切,如泣如诉。这是此地特有的“黑山哥”。传说很早以前,峨眉城外有兄弟二人,父母双亡,靠哥哥打鱼为生。一日,哥哥钓鱼不归,弟弟到河边唤“钓鱼哥哥”,悲伤过度,变化为鸟。白鹤告诉他:“你哥哥被洪椿坪的长老收去当和尚了。”弟弟飞到洪椿坪,韦驮却不让进,只好在寺外不停地呼叫。至今,洪椿坪寺内树木繁茂,“黑山哥”们却从不飞上去停歇,只在寺外啼号。

凡人呼风唤雨处

雷洞坪始建于唐末,祀风、雷两神,初名“雷洞祠”。据《搜神后记》:“义兴人周姓,寄宿道边女子家。一更许,有小儿唤阿香,女答应。小儿说:‘官唤汝去推雷车。’女乃去。夜,遂大雷雨。”后世即据此建祠。明万历十年(1582)增建雷神殿、洞坪堂,故又名雷神殿。

此祠为清同治时重建,后圮,仅存崖畔一亭供游人休息观景。崖下云雾茫茫,深不可测。每至盛夏,崖下雷雨轰鸣,崖上却晴空依旧。明代张寄庵曾撰联“老雪凝千古,殷雷起半空”。相传汉末灵鹫菩萨循普贤鹿迹至此,正逢雷雨大作,误了行程。灵鹫大怒,一把抓过雷神扔到崖上,从此雷神不敢到崖上来。人谓崖下有七十二洞,住着雷神、女娲、伏羲、鬼谷、龙王、蛇王。明代僧人曾在此铸有十尊铁像,立有禁声铁碑。据说行人若说笑声过高,惊怒雷神,风雨雷电即循声而至。宋代范成大曾游此地,赋诗曰:“行人动魄风森森,二岩奔黑走太阴;不知七十二洞处,侧足下窥云海深。闻有神龙依佛住,振触须臾遭雷霆;两山竹木晴日照,我亦闲游神不惊。”在《峨眉山行记》中,他还作了考证:“凡坪者,差可以托足之处也;雷洞者,路在深岸万仞,蹬洞缺处,则下瞰沉黑若洞然。相传水下有深渊,神龙所在,凡七十二洞。岁旱则祷于第三洞,初投香币不应,则投死彘及妇人敝履之类,以振触之,往往雷风暴发;峰顶光明岩上,所谓‘兜绵云’亦多出于此洞。”

实际上,这里海拔高,多悬崖,冷暖气流一般在岩下成饱和状态,高声喧哗的震动即可引发雷雨;游人至此,如有兴趣,皆可利用这种自然现象“呼风唤雨”。

明月高照梳妆台

接引殿不远处有巨石,岩壁光滑陡峭,上面长满杜鹃花,远看如镶满珠花的镂雕,人唤梳妆台,相传为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宁太后所封。

一年,太后上山拜佛,黄昏时赶到此地,要梳妆更衣上金顶。这可急坏了太监们。此时正好明月当空,一小太监忙说:“仙女推来月亮为太后照明梳妆。”太后大喜,又见眼前一石,又高又滑,说:“那就把这儿叫梳妆台吧。”于是命人立石刻碑,大书“梳妆台”三字,立于路旁。

金顶“搔首可问天”

峨眉金顶,海拔3077米,为一小平原。登临至此,顿感万象排空,气势磅礴,“日近天低列岫攒,登临一眺八方宽”(谭钟岳),大千世界尽收眼底。

寺庙建于东晋。因正殿永明华藏寺的瓦、柱、门、窗皆为铜中掺金建造,阳光下金光闪闪而得名。殿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西蜀蕃王捐造,万历皇帝赐名,高2.5丈,广1.44丈,深1.53丈,精工细雕。清代刘咸荣曾有联:“碧岗丹嶂极高寒,到此间,搔首可问天,懒问天,但闻佛笑;玉宇琼楼真咫尺,喜今朝,展眉能近月,要留月,不许云飞。”清康熙三年(1664)殿毁于大火,仅存一小块刻有佛像经文的殿壁尚存。清光绪十八年(1892),曾依旧样用砖木复原,1972年又毁于火灾。尚存一高2米,宽0.85米的铜碑,正面为翰林院检讨王宗毓撰、集王羲之字制模铸《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背面为傅光宅撰、集褚遂良字制模铸《峨眉山普光殿记》,现置卧云庵中。金殿已于1984年重建,规模空前。由金顶上行,有千佛顶、万佛顶。万佛顶为峨眉之巅,海拔3099米,明代曾建文殊庵。寺侧清时有藏经楼,已毁。

相传以前峨眉山没有路。山下春哥、巧姑决心为民修路。二人相约:一人修一条,慢的要受罚。春哥修到半路,去看仙人下棋,抬头见妹妹已修到山顶,只好拿出四个棋子认罚。巧姑顺手把棋子往天上一扔,两个变做千佛顶和万佛顶,一个变成佛光,另一个就变成了金顶。春哥看仙人下棋的石头至今还在,人称“棋盘石”。

金顶背面有“舍身岩”,又名睹光岩,断岩720米,峭绝如削,因昔日常有人由此跳崖轻生而得名。崖左有巨石屹立,翘首云中,名金刚石、金刚嘴、七宝台。峭削方棱,下临深渊,贴此下窥,令人咋舌。有一年,瑞士登山名将巴特欲从崖底登顶,并扬言,中国无人敢从这里攀登。1934年毕业于北大地质系的李春昱说:“瑞士人敢上的,中国人就敢上!”凭着一腔爱国热血,用了一天一夜时间,居先攀上崖顶,把巴特赢得口服心服。

四大景观天下奇

云海、日出、佛光、佛灯为金顶四大奇观,其中尤以佛光最奇。

云平风静的午后,游人可见崖前云雾上有一五彩光环,且环中人皆只见自己,不见他人身影。这就是著名的“佛光”。相传佛光最早是东汉永平年间峨眉山隐士蒲公见到的。那天,他见崖下云海翻腾,彩虹中一紫冠锦裟骑象者,就去问宝掌大师。宝掌说是普贤现身,并告他谁做好事多便可见菩萨,做好事少只能见自己,不做好事者见不到佛光。“金顶佛光”之名和见到佛光吉祥的说法即由此而来。有一年康熙皇帝到金顶,见彩虹中有一人影向自己招手,以为普贤菩萨,问随从看到没有。人皆哄他,答没见到。康熙大喜。清代谭钟岳曾作诗形容:“非云非雾起层空,异彩奇辉迥不同;试向岩石高处望,人人都在佛光中”(《金顶佛光》)。接引殿、天门石等处也常有“佛光”出现。佛光的科学称谓是“宝光”。人立崖边,阳光从后上方射下,身影落在崖下的白云之上,成七色光环,影在其中,身动影动,甚为神奇。

峨眉佛灯与青城圣灯大同小异,只不过在青城山道士谓之众仙朝贺张天师的灯笼,在峨眉山僧人谓之“万盏明灯照普贤”。其实都是磷矿中磷化氢在适宜气温的空气中的自燃现象。但深山幽谷中绿火闪闪,的确神秘。

峨眉山云海在无风之时,云面似镜,寂静无声,彩霞缤纷,犹若置身蓬菜仙岛;风起之时,云波汹涌,仿佛万马奔腾,山摇地动。

峨眉山晴天日出之时,天边一点橙红缓露,初似蛾眉,渐若新月,待跳出地平线,则光耀长天,普照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