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帝王梦·京郊之旅·颐和园·绝世名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在三山五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中是最后兴建的大型皇家御苑。当时清王朝正值盛世,其经济、文化、科学均处于最高水平,大清帝国集中全国的能工巧匠,动用巨额银两修成此园。颐和园的出现,为中国几千年的造园艺术史,作了一个概括性很强的总结,划了一个时代的句号。
集园艺精华 寓福寿祥瑞
颐和园占地290公顷,主要由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构成,既有湖光山色,又有庭园景色。园内各式宫殿、寺庙和园林建筑三千多间,不同风格的建筑群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同时巧妙地借来西山和玉泉山作为背景,把人工建筑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汇起来,堪称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之作。
北京颐和园
万寿山气势雄伟,色彩富丽。前山楼台参差,金碧辉煌,尤其是佛香阁建筑群,嵯峨磊落,雍容华贵,成为统领全园的主景。后山丘壑起伏,幽静深邃,富于山林野趣,大片蓊郁的丛林掩映着若干错落布置、玲珑秀雅的小型园林。昆明湖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南湖岛、十七孔桥与万寿山遥相呼应,后湖泛舟,则颇有“两岸夹青山,一江流碧玉”的意趣,尤其是苏州街的设置,更使后湖充满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由于山水兼备,颐和园又被称为山水园。
颐和园表现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特色,继承了历代皇家园林的成就,集中了全国各地私人园林的精华。同时,颐和园又曾是慈禧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作为行宫记录着清朝宫廷生活,反映着清王朝兴衰史的一个侧面。
作为皇家园林,颐和园随处体现着所谓“移天缩地在君怀”的气派和寓意。相传颐和园由清代宫廷建筑设计师样式雷设计。当时乾隆帝出题要求此园的整体构思应符合“四时占全,福寿满园,天星落凡,水陆龙安”的旨意。样式雷便以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昆明湖外形似硕大的寿桃,东堤种桃,西堤插柳,桃柳迎春;而南湖岛则象一只千年寿龟,十七孔桥是龟的脖子,廓如亭是昂起的龟头,岛西小码头是龟尾;万寿山为一只巨大的蝙蝠,取“蝠”与“福”谐音,“云辉玉宇”牌楼和排云殿宛如蝙蝠的头,东西长廊形成展开的双翼。湖水经绣漪桥南接长河,河桥相映,福寿绵长。样式雷又在昆明湖东岸置铜牛以象征牵牛星,在西岸建“耕织园”以象征织女星,而昆明湖恰似浩瀚的天河。所谓“水陆龙安”,指南湖岛上立龙王庙以保湖水世界太平,万寿山与昆明湖衔接处建弯曲延伸的长廊酷若陆地卧龙,以应“水陆龙安”之命。
颐和园里的许多造景皆寓意着封建的皇权与神权。位于万寿山东、东堤北端的文昌阁城关供奉着文昌帝君,位于万寿山西、小苏州街北头的宿云檐城关原供关圣帝君;一东一西,一文一武,象征着文武显圣。南湖岛上的龙王庙和南湖中心小岛凤凰墩则是一南一北,北龙南凤,象征着龙凤呈祥。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提到海上三仙山,历代帝王的御苑中经常使用这一题材。颐和园也运用了海上三仙山的象征性造园手法,这三仙山便是昆明湖中的南湖岛、西湖中的治镜阁岛和藻鉴堂岛。三岛虽比作仙山,但对楼阁堂馆命名仍不能脱离人间政治色彩,如治镜阁意为明察政治之阁,藻鉴堂意为选拔人材之堂。乾隆有诗云:“湖中峙城阁,向题曰治镜,是盖有二义,申之以斯咏。一曰镜古治,善政与恶政。一曰镜今治,敬胜及怠胜。敬则其政善,民安与俗正。怠则其政恶,君骄而臣佞。敢不戒其怠,犹恐驰兹敬。求治忌太速,亦足滋为病。”
颐和园造景百余处,寓意颇为庞杂,但皆体现皇权至上的旨意。寓意与造景结合之微妙新奇,令人叹为观止。
千年皇家垂青地
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相传是李伟为镇住两只龟精而搬下红山头来形成的。昆明湖本称金水池、瓮山泊、西湖,这些名称的由来均与帝王有关。
史载,八百多年前,金主完颜亮迁都燕京后,最早盖起金山行宫。章宗完颜璟引玉泉诸水至金山脚下,将其命名为金水池,将此处辟为八大水院中的金水院,作为巡幸之所。
民间传说,成吉思汗攻占北京时,瓮山上仅有一座破庙,庙里有位老和尚,乃财神转世,他有一石瓮,是盖世珍宝。一日,成吉思汗与丞相耶律楚材狩猎至此,耶律丞相看出此山的奥妙,便欲获取财宝献给元朝。不料老和尚抱瓮跳崖,山下一声巨响,一瓮珍宝化为滚滚清流。于是此山便被称为瓮山,山下的水泊称为瓮山泊。后来,耶律楚材病危,请求元太宗窝阔台将他葬在瓮山泊旁,日夜看守着满湖珍宝。此时瓮山泊方圆7里,故又叫七里泊。
元代为京城用水的需要,由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辟上游水源,将昌平县白浮村的神山泉水和沿途流水引到瓮山泊,使瓮山泊成为大都城内宫廷用水的蓄水库。相传为此工程郭守敬还与皇上发生了争执。皇上本来命郭守敬先在皇宫旁挖一大湖,引入玉泉山的泉水。郭守敬想到玉泉山的水是供给瓮山泊的,如改引至太液池,瓮山泊就将干枯,于是他提出引神山的白浮泉水入京都。大臣孛罗帖木儿认为此方案不可能实现,应引西山金口水。皇上下旨两项工程同时进行,一年为期,失败者认罚。一年后验收,孛罗帖木儿的工程因水大决口而失败,他本人被杀了头。郭守敬先将山泉水西引到西山,让水借着稍高的地势自然流进西湖,再由西湖沿高梁河流进积水潭,汇入太液池,设计十分巧妙,皇上大喜,御批此河为通惠河。通惠河凿通后,瓮山泊的水面扩展了许多,每年五月端午,百姓在此赛龙船,热闹非凡。此时瓮山泊曾易名为大泊湖,俗称西湖和西海子。因为疏浚水泊时泥土运上瓮山,瓮山也增高增大了,这一带成为山高水阔的风景胜地。
明代在西湖种植荷花,周围水田遍植稻谷,湖旁有些寺院和亭台,加上西山和玉泉山远近映衬,因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明弘治七年(1494),明孝宗为给他乳母助圣夫人祈福,在瓮山上建圆静寺。正德年间,最爱游山玩水的明武宗在大泊湖建起好山园行宫,将瓮山改名金山,大泊湖易名金海,总称好山园,俗名西湖景。有一条大堤从圆静寺前经过今龙王庙直趋蓝靛厂。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对这一风水宝地进行大规模的修建。
一部王朝兴衰史
乾隆在位时,正值清朝盛世。1749年,乾隆决定整理西郊水道,开浚瓮山泊,提高其蓄水量。拓展后瓮山泊东堤的龙王庙成为湖中小岛。瓮山泊此时始称昆明湖,因汉武帝为征讨昆明,曾在长安挖昆明湖操练水军,乾隆仿效其意。1750年,乾隆为庆贺其生母孝圣皇太后纽祜禄氏六十寿辰,大兴土木,拆毁明圆静寺,改建大报恩延寿寺,将瓮山命名为万寿山,山顶用砖石砌成佛堂名智慧海,前山布置召庙宝塔,山下后湖沿岸还设了一条江南风味的临水街市,叫做苏州街。扩建后的万寿山和昆明湖构成了一座独具山水之胜的大型园林,当时总称为清漪园。清漪园于1764年竣工,历时十五年。据清宫档案载,此项工程共用白银448万2851两9钱5分2厘,当然,这还不包括许多非皇家开支的物料、运输、劳力等款项。
清漪园建成后,乾隆没在此居住,仅是来游玩一下,“过辰而往,逮午而返”。后来嘉庆、道光也是如此。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三山五园同遭火焚,清漪园除个别建筑外均成灰烬。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以“颐养冲和”为名,重修清漪园。实际这次重修早在1886年已经动工,只是始终秘密进行,因为国库空虚,慈禧不惜挪用海军军费来从事这项浩大的工程,故要掩人耳目。当时有人讽刺这是“昆明易渤海,寿山换凛阳”。1895年工程结束,历时十年,重建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归政”后的休息场所。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曾拟议“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不过这一计划尚未实施,1924年冯玉祥便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逊帝溥仪出紫禁城,搬入后海边的醇亲王府,颐和园改为公园,向公众开放。在此之前,颐和园作为溥仪的私产,归清内务府管理,中外人士要参观颐和园,须经外务府或内务府审批,发放门照。1913年步军统领衙门专门制订《瞻仰颐和园简章》,对参观颐和园的人员身份、人数、时间、手续等均有严格限制,而且规定“于开放游览之中,寓存款之意”,故参观费用极为昂贵。1925年北大教授吴虞在一篇日记中写他携女儿游览颐和园花销大洋25元之多,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职员一月的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