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无锡·江南第一国故事渺茫间

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无锡·江南第一国故事渺茫间

沿京沪铁路南行至太湖北岸,有一座坐落在河网中的城市——无锡。从商代晚期泰伯建立江南第一国“勾吴”开始,无锡已有三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这座殷裕的江南古城,是吴越文化的产床之一。这里气候温润,土壤肥沃,自古就是有名的米粮仓,素有布、米、丝、钱四大码头之称。几千年来,无锡人文荟萃,名流辈出,古迹名胜亦诗亦史;它南挟太湖,北面长江,水痕山态宜雨宜晴。

无锡的来历与命名

关于无锡的由来,当地流传着“沉落山阳县,汆出无锡城”的故事。据说太湖上原有山阳县城,城外有个侯姓孝子每天辛辛苦苦砍柴奉养老母。侯孝子为人善良,每天接济假扮乞丐的铁拐李。有一年端午节,侯孝子送粽子给铁拐李,铁拐李就告诉侯孝子:“玉皇大帝要降罪于山阳,如果城门口狮子眼中出血,你就背着母亲往北逃,即能躲过大洪水。”有一天,石狮眼中果真流下两滴血来,他就大喊:“要发水了,大家快逃啊!”自己也背着母亲向北逃去。在他的后面,洪水淹没了山阳城,而他停下来的地方,就成了陆地,即今天的无锡。“山阳”在历史上无从查考,而太湖底发现的汉代水井,却证明此地确实发生过陆沉。

无锡据传得名于锡山。锡山,又称惠山、慧山。唐“茶仙”陆羽在《游慧山寺记》中云:“(慧)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沴,天下弊,无锡乂,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则载秦始皇大将王翦于锡山得十二字古碑,即陆羽所记之前半。王翦叹道:“此碑出露,天下从此渐宁矣。岂非古人先窥其定数,故埋碑以示后人乎?今后当名此地为无锡。”至今,当地人还有“无锡锡山山无锡”之说。又有学者认为无锡得名于泰伯建都的梅里,是梅里古称“吴墟”的音转。另有别名梁溪,或言得名于东汉居士梁鸿。

文明曙光 勾吴旧迹

无锡的历史,不应只从泰伯奔吴算起。远古时期,锡惠山麓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身躯庞大的纳玛古象卷食着嫩叶,开阔的沼泽地带栖息着性情温顺的四不象和野牛,雪浪山麓林间灌木丛中,善跑的斑鹿互相追逐,先民尚未涉足的土地上,散发着原始的蛮荒气息。六千多年前,开始有原始部落择地势高爽的土墩定居,在今无锡县新渎庙、葛埭桥、王祁芦花荡等地,出现了原始的聚居地。他们用穿孔石斧、石锄等工具从事砍伐、耕作,精心结网捕鱼,以粗陶为器用。当时的陶胎有夹砂和泥质两种,表明无锡先民在陶艺上有丰富经验。当中原地区夏商王朝进入奴隶制时代的时候,无锡也处于原始社会瓦解的前夜。文明的曙光,已照到了古太湖。

最早给无锡带来中原先进文化的相传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次子泰伯和仲雍。二人为了成全父亲将王位传于三子季历再传孙姬昌的心愿,各带仆从、烈马,以赴终南山为父采药为名,从陕西周原远奔江南,接受了当地居民“断发纹身”的习俗。泰伯被推举为王,国号勾吴,定都梅里,即今无锡县梅村,姬姓的一支在江南繁衍开来。自泰伯立国至吴王僚历二十三世,至阖闾才迁都姑苏。泰伯古城已废,尚存梅里吴墟、泰伯庙、泰伯墓等遗迹。

泰伯死后,仲雍继位。以后,仲雍的曾孙周章做了吴国国君,“荆蛮之义,从而归之千余家”(《史记·吴泰伯世家》)。自西周至春秋,无锡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陶瓷和青铜等手工业尤为发达。当时的陶瓷主要有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两类。无锡出土的硬陶质地坚硬,胎质呈紫褐或灰褐色,装饰纹样有叶脉纹、曲折纹、四方纹、方格纹、菱形纹、席纹等,在考古学中称为“几何印纹陶”。原始瓷器以高岭土为原料,敷青釉或黄色釉,工艺粗糙,形制古朴。江南青铜器早在泰伯奔吴前出现,后吸收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特色,具有深郁的吴国装饰风格。尤长于铸剑,无锡太湖北岸出土的一柄青铜剑,锋刃锐利,冶铸精细,可见吴国精湛的铸剑艺术之一斑。

吴越风云 汉唐遗泽

春秋时期,周天子无力,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长江下游的吴国、越国强大起来。吴曾为楚之属国,自吴王寿梦开始逐渐强盛。当时战乱频仍,刺客盛行,各国诸侯或公子为了政治目的,纷纷起用刺客。吴国公子光用专诸杀王僚自立,为吴王阖闾。阖闾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王,他以伍子胥和孙武为辅佐,“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库”(《吴越春秋》),吴一跃而为当时强国。阖闾建立了大小两座城郭,大城即吴都姑苏,小城即今存遗址于无锡的阖闾城。吴越强盛,即开始争霸战争,从前544年吴人伐越开始,至前473年吴为越所灭,前后七十余年,历尽曲折。越王勾践失国后卧薪尝胆,据说越国大夫范蠡还劝说美女西施辱身报国,越国方能得胜。相传战后范蠡和西施乘舟泛五湖而去。五湖,即今之太湖。

战国后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楚国贵族春申君黄歇封于此,曾在舜柯山筑城,称黄城,因地近范蠡所筑斗城,又称黄斗城。今之黄公涧为春申君饮马处,因黄歇曾疏浚芙蓉湖,湖中一小岛得名黄埠墩。

秦灭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无锡属会稽郡。秦始皇为巩固政权,多次巡视郡县,刻石记功。前210年,秦始皇与二子胡亥东巡会稽,相传途中曾到过无锡,“神马”驻足处,留下“马迹山”。传说虽未尽属实,但这里确曾发现过一块秦代纪年砖,砖侧有阳文篆书“秦壬辰年”,壬辰年即秦二世胡亥二年(前209),它证明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时期,无锡曾归属中央政权。两汉时期无锡亦属中央。西汉高祖五年(前202)设置县治,“无锡”以县名载入《汉书·地理志》。汉前期曾为楚王韩信、荆王刘贾、吴王刘濞的封地。西汉武帝刘彻、东汉明帝刘庄,都以无锡为侯国。无锡设县治后,始造城邑。故址恰好湮于今无锡城下。西汉时春申君故城宫室依然存在,大史学家司马迁来此见到后赞叹道:“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

三国时期,无锡属孙吴。至东晋,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发展迅速。无锡地近六朝故都建康(业),浸染了六朝士族的生活风尚。四世纪后,佛教流行。东晋兴宁二年(364),无锡建造第一所佛寺——兴宁寺,即今之崇安寺。南朝梁武帝佞佛,境内大兴佛寺。无锡城内外寺院林立,梵刹相望,一时有长泰、祗陀、施陀、惠山、保安、香山、保宁、护国、兴福、远山、弥勒诸寺和金鹫庵等。其中护国寺建于梁太清年间,规模宏大,号称“江南最胜丛林”。唐代诗人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古江南烟雨苍茫、佛寺林立盛况的特写。今存崇安、惠山二寺,皆为游人所重。

唐宋时期,无锡已成为江南一座殷裕的古城。大运河的开通,为它注入新的生机。大运河无锡段西起五牧,东至望亭,如一条玉带横贯无锡城。开凿江南运河的第二年,无锡城内就建了第一座跨运河的木桥,名利津桥。唐初又先后建济安、凤光、莲蓉三桥。自此,无锡城水陆交通便利,显出江南水乡城市特有的风貌。据文献记载,唐朝初年鄂国公尉迟敬德带兵至此,曾修筑无锡城墙,取名“鄂城”。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漕运兴盛,满载漕粮的内河航船从苏州源源不断地穿过无锡,运往东都洛阳全国最大的粮仓——食嘉仓。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说:“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经过五代时期对江南的开发,至宋代无锡人口已逾十万,商业繁荣。景德镇青白瓷、宜兴陶器、浙江漆器、湖州镜畅销无锡市场。

宋后余烈

宋代积贫积弱,外患频仍,无锡虽不处于战争前线,但也留下英烈足迹。北宋有李纲,南宋有文天祥。李纲(1083—1140),是南宋徽钦时期最坚决的主战派之一。字伯纪。远祖是陇西人,祖父由福建邵武徙居无锡。李纲的父亲李夔、母亲吴氏死后都葬于无锡惠山西南的堪岘山麓,他曾结庐于此,为父母守墓三年。守墓期间,李纲在山前山后遍植松柏,为后人留下一片郁郁苍苍的古树林,可惜本世纪四十年代被毁。靖康年间,宋钦宗曾将惠山寺赐给李纲,作为他祭祀父母的功德院。至今该寺的古金莲桥上,还镌有“懋德堂李府”字样,当是靖康旧物。李纲一生以无锡为故乡,自号“梁溪”,文集名为《梁溪集》,称惠山为“家山”。靖康元年(1126)建炎元年(1127)两次因直言抗战罢官,都曾回无锡居住,后被迫迁居,仍对无锡念念不忘。无锡人也以李纲为自豪,尊为乡贤。

宋未亡于金,而亡于元。当蒙古铁骑踏上这块江南沃土时,当地人民配合官民展开了激烈的保卫战。1275年,元大将伯颜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无锡,县令阮应得率一营守军迎战,阮应得和三子阮华战死,一营将士全部殉国。文天祥统领军队也活动于附近,部将尹玉、麻士龙阵亡于无锡。文天祥悲愤地写下了《吊五牧》:“首赴勤王役,成功事在天。富平名委地,好水泪成川。我作招魂想,谁为掩路缘。中兴须再举,寄语慰黄泉。”文天祥志在“中兴”,统治者却意在言和,文天祥被迫赴元营议和,被扣。1276年2月8日,被押北上,船经无锡,泊黄埠墩。他忆起十八年前偕其弟自京口(镇江)赴临安应试夜泊于此,“感怀今昔,悲不自胜”,作《过无锡》诗。次日,途经五牧,凭吊了抗元旧战场。被押抵京口后,他乘隙逃出,再度兴兵勤王,终于为国而死,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名句。

元末明初,无锡经常受到倭寇劫掠,当地人民曾配合名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的军队抗击倭寇。有一位后来做到户部主事的县令王其勤上任三天便亲自监督民工筑城,并处死违抗军令的侄子,得到人民尊敬。王其勤死后,无锡人民建松滋王公祠,尊其为南水仙,并为抗倭英雄建西水仙庙,尊为西水仙。清末,太平军忠王李秀成曾率军占领无锡,留下许多浴血奋战的故事。

茫茫古太湖,缥缈无锡事,使人追思,使人怀想,更使人对数不尽的历史风流悠然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