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鄂西之旅·秭归·昭君故里
许多书籍上均称昭君故里在湖北秭归县,昭君跟屈原是同乡;至今秭归县城还立有“汉昭君王嫱故里”的石碑。然而实际上,昭君故里在今兴山县的宝坪村。秦汉时宝坪村属秭归县。三国时,吴景帝在秭归北界分设兴山县,宝坪村改归兴山所辖。
昭君故里宝坪村
宝坪村又叫昭君村,坐落在皇冠山下的一块坡地上,背依绿嶂叠翠的皇冠山,南临碧清透明的香溪。这里山青水秀,自古传说是出美女的地方,其姣姣者便是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入宫为妃,封为昭君。晋朝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明妃。据《西京杂记》说:“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由此可见,昭君不仅相貌出众,而且品格高贵。清徐志鼎在《明妃村》一诗中写及此事:“画图若赂毛延寿,千秋泯灭昭君村。”他说若当初王昭君也贿赂画师毛延寿,使自己的容颜被画得漂亮些,就可能被元帝宠幸,而不会成为流芳千古的巾帼英豪,后人也就不会来瞻仰昭君村。
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求亲,昭君自请嫁给他。临行时,元帝才发现她容貌出众,但已不便更换。《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到:“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昭君和亲,固然有入宫数年不得见御而积怨悲愤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则是因为她看到了汉匈之间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极大苦难,想以自己的出塞,来结束战争,安宁边陲。不然的话,作为生长在中原富饶之乡而又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宫中女子,是不会甘愿到风沙寒冷的塞外,去嫁给游牧民族首领的。
昭君出塞和亲,事实上对结束汉匈的长期战争,起了重要作用。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意思是给匈奴带来安宁的王后。为了表彰昭君,汉元帝改年号为“竟宁”,意为边境安宁。昭君出塞后,在那里生了一男二女,最后死于匈奴地区。由于她和她的子女为汉匈两族和好做了大量工作,在那前后的六七十年中,北部边境“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汉书·匈奴传》)。近年在包头等地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刻有“单于和亲”等文字的瓦当,就是那一时期汉匈关系和洽的有力证明。
昭君和亲千古评
王昭君自愿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和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是,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古代许多诗人、戏剧家都把她当成悲剧人物,写得凄凄惨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即是一例:
《昭君故里》古诗句出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的首联写长江两岸山连岭接,势如向昭君村附近的荆门奔赴,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颔联写王昭君的身世,蕴含了深沉的感慨。颈联进一步讽刺汉元帝昏庸,只凭画图来辨识宫人的容貌,使得昭君死于匈奴,遗恨无穷。尾联则咏叹王昭君的哀怨留传千载。显然,杜甫在写昭君怨恨思乡之情时,寄寓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其实,早在杜甫之前,对王昭君身世的悲叹,就已经成为不少诗歌乐曲的主题。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卷五十九“琴曲歌辞”有托名“汉王嫱”的《昭君怨》一首。卷二十九“相和歌辞”更收有以《王明君》、《王昭君》、《明君词》、《昭君叹》等为题的多首吟叹曲。杜甫所言“分明怨恨曲中论”,指的就是这类作品。
唐李白、白居易,宋苏轼、王安石等大诗人均有吟咏昭君或昭君村的诗作。李白《王昭君》:“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对昭君的远嫁荒漠、老死不归,表示了极大同情。不过,很难说这里面没有包容作者对个人境遇的感怀。白居易的《过昭君村》写于他由江州(今江西九江)赴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途中。他的诗借昭君身世,宣泄了自己遭贬的愤懑心情。仍是明写昭君,隐泄己怀。
苏轼《昭君村》借昭君故事,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坎坷不平的无限感慨,写法上比前几位更直接。其末两句为:“古来人事尽如此,反复纵横安可知。”与苏轼几乎同时代的政治家王安石,作过两首《明妃曲》,看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其一曰:
《昭君故里》古诗句出处: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首诗立意很新。以前人们同情昭君,都把她的不幸归于毛延寿欺君和索取贿赂,而王安石却从一个新的高度来看这一问题,指出封建时代宫女命运的悲惨。即使不去和番,留在宫中受宠,将来一旦色衰失宠,也难免落得被打入冷宫的下场。
元代时,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创作了著名的杂剧《汉宫秋》。剧中把和亲双方力量对比的历史事实作了改变。历史上昭君的出塞和亲,是在汉强胡弱,呼韩邪向元帝称臣的形势下进行的。而马致远则写匈奴强大,倚势要挟,汉王室忍辱屈从,改变了和亲的性质。《汉宫秋》与过去同类题材作品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以昭君而是以汉元帝为中心人物,虚构了汉元帝和昭君从相遇、热恋到生离死别的情节。剧中突出描写了匈奴的强盛骄横,以及汉室的荏弱衰竭。
马致远之所以这样虚构,乃是为了通过昭君出塞这个历史题材,曲折地宣泄他对蒙古族歧视、压迫和掠夺汉人政策的难言悲愤。他要通过这出悲剧,揭示民族衰败的原因,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汉宫秋》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倾向,正是它得以长期流传的原因之一。
在历代大量吟咏昭君的诗词、剧作中,也有一些对昭君出塞和亲持歌颂态度的。唐人张仲素写道:“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元代文学家虞集写道:“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清代女诗人郭润玉写道:“琵琶一曲干戈靖,论到边功是美人。”
今人在这个问题上,站的高度就更高了。政治家董必武当年参观了内蒙呼和浩特附近的昭君墓后,作诗赞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剧作家曹禺剧本《王昭君》,一反《汉宫秋》的格调,表现昭君义无反顾地担当民族友好使者的重任,歌颂了她高尚的情怀。史学家翦伯赞也在《游昭君墓》的长诗中写道:“千首哀词万首诗,同声歌哭说妍媸,和亲本是汉家策,出塞如何怨画师。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他不仅赞美昭君功绩,而且针对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耻辱的观点,著文对昭君和亲的意义作了精辟论述,指出“和亲政策比战争总要好得多”。
香溪长流传说美
昭君故里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关于昭君的传说。
香溪东源是神农架新华骡马店的深渡河,西源是大神农架山南的白沙河,两河在昭君村前响滩汇合,始称香溪河。香溪原名“乡溪”、“县前河”。为何名“香溪”?一说:“香溪水味甚美,常清浊相间,作碧腻色,两岸多香草,故名香溪。”(《兴山县志》)但最流行的说法却都与昭君有关。相传昭君出塞前曾回家乡,对哺育过她的乡溪依依难舍,便用葫芦装满乡溪水,准备带到塞外。由于心情激动,手发抖,水溅了出来,溅到她的衣服上。她掏出手帕去揩,慌忙中,手帕落到溪里,上边的香气散开来,从此溪水就变香了,乡溪也就因此改名香溪。也有人说,昭君临水而居,常在溪中洗手,溪水都变香了,所以叫香溪。香溪边的宝坪村有口楠木井。传说井中本无楠木,昭君离村时,担心井水干涸。她听老人说楠木能锁住井底黄龙,于是,便从三峡高山上砍来一根楠木放进井里。这口深、宽仅1米的井从此永不枯竭。至今,井中楠木犹存,井的东面石台上立有著名书法家于立群手题“楠木井”三字的石碑。
香溪河中段有一汪清澈见底的深潭,不时冒着串串透明的水珠,名曰珍珠潭。相传昭君在省亲后离家那天,梳好头,戴上凤冠,披上霞帔,穿上彩裙,来到溪边端详自己的影子。不料有颗珍珠掉进溪水中,溅得串串水花往上翻。从此这里就出现一个深潭,人们都叫它珍珠潭。
香溪出产一种稀有鱼类——桃花鱼。它的学名叫桃花水母。说它是“鱼”,可它无头,无尾,无鳃,无鳞。手指大小,体呈伞状,色泽透明,微带乳白。流动时,一张一缩,悠然飘荡。每到桃花盛开时节,一簇簇桃花鱼像朵朵桃花,撒满溪流之中,一闪一闪地随波荡漾,与岸上桃花交相辉映。当桃花凋谢时,它也随花消逝。关于桃花鱼,清代杨裕曾写了首《桃花鱼歌》:“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浅白深红画不如,是花是鱼两不知。花开正值游鱼嬉,鱼嬉转移花影移。渔人不敢下钓丝,怕逐春风上旧枝。”这首诗因花出鱼,疑鱼是花,奇思妙想,饶有趣味。
相传这桃花鱼是昭君出塞前回乡省亲后才有的。一说桃花鱼是昭君洒泪告别家乡,泪水滴进溪里变成的。一说是昭君洒落的胭脂化成的。还有一说更为动人,说是两岸的桃花变成的。当时昭君的船在溪中行走,桃花纷纷落进溪里,将木船团团围住,脉脉含情,难舍难分。昭君很感动,就弹了一支《桃花送》的琵琶曲,随着曲声,桃花瓣变成了满河浮游的桃花鱼,让出了一条路,送昭君远行。真是山水花草皆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