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咸阳之旅·昭陵·依山为陵唐为先
在渭北北山山系,西起乾县唐高宗乾陵,东至蒲城县唐玄宗泰陵,葬有唐代二十个皇帝中的十八个,称为“唐十八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在陕西礼泉县城东北22公里的九嵕山上,当地人称“唐王陵”,是“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比北京的明十三陵大四五倍。九嵕山山势呈马鞍形,当地俗称笔架山,东西两侧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更显得主峰突兀孤耸。
昭陵于贞观十年(636)开始营建,至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安葬于此,共营建十三年。昭陵依九嵕山,凿山而建,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文献通考》载:“因九嵕层峰凿山,西南深七十五步,为元宫山。旁岩架梁为栈道,悬绝万仞,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顶上亦起游殿。”后来为保护陵寝,拆除了栈道。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记载有“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可以想见内部寝殿的富丽。
昭陵由唐代著名画家、工艺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设计,工程浩繁、建筑辉煌。由于陪葬墓众多,昭陵墓区总面积达30万亩,比当时的长安城几乎大一倍。相传昭陵工程浩大,将数量巨大的砖瓦什物运上山顶成了一大难题。有个牧羊人想出用羊群背运的主意。过了十三年昭陵完工后,九嵕山上积满了厚厚一层羊粪。
昭陵共有一百六十七座陪葬墓。陪葬墓群主要分布在九嵕山陵寝东、西、南三面,呈扇形排开。从碑志看,陪葬墓主都是初唐时的诸王、公主和著名臣僚。
唐太宗在初建昭陵时就诏示“功臣密戚”以及“德业佐时者”予以陪葬,以后又允许臣僚申请陪葬,子孙从祖父而葬,因而形成以唐太宗陵寝为中心的庞大陪葬墓群,为历代帝王陵墓所罕见。中国古代的陪葬制度起于何时,已不可考。它的完备和盛行,始于西汉。汉代帝王往往将陵园中的余地赏赐给皇亲国戚和功臣宿将,后来代代相沿,成为君王笼络臣僚的重要手段。唐太宗将这一形式制度化,使陪葬形式在唐代达到空前的规模。因此,唐代陵园往往以皇陵为中心,组成一个庞大的墓葬群。
昭陵陪葬墓中以魏征墓、李勣墓较为有名。魏征墓在九嵕山西南方不远的凤凰山上。昭陵皇族陪葬墓多在山上,大臣陪葬墓多在山下平原。魏征的墓独占一座山峰,且离李世民陵最近,说明李世民对魏征的重视和信任。魏征是以敢于直谏闻名的大臣,他死后,李世民亲自撰文书碑。后来,李世民想起魏征,总是叹息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现在魏征逝去,我少了一面镜子啊!”
李勣(原姓徐,字懋功)的坟墓则是仿汉武帝为霍去病建祁连山墓冢而建的山形墓冢,俗呼山冢。相传李勣与魏征都想要凤凰山为墓地。李世民便提出射箭比输赢来决定。李勣一箭远远飞出。魏征让李世民在他的箭头写上“魏征墓”三字,轻拉弓弦,正好落在跟前的凤凰山上。魏征用计讨封占了凤凰山,李勣不服,李世民就赐他按功劳修墓。封土堆建成三个土丘,如同山峦一样,象征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表彰李勣破突厥、薛延陀之功。山形冢前,侍立着高大石人一对,石羊、石虎各三对,并有一通高7.5米由唐高宗撰文并书为昭陵陪葬墓碑之冠的巨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