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南京之旅·秦淮河·六朝金粉南都烟花

悠悠吴越曲·南京之旅·秦淮河·六朝金粉南都烟花

秦淮河,发源于苏南低山丘陵,全长110公里。它最早的名字叫“龙藏浦”,后来称“淮水”。相传,当年秦始皇东巡会稽路过秣陵,发现此地矗立一座平顶方形山(即方山,又称天印山),形如宫印,似有帝王之气,便下令“开凿方山,断垄为渎”,引淮水北流,以泄王气,这样始有此河。唐时,据此传说改称“秦淮河”。其实,秦时所凿之山乃是方山附近的石坝山,秦淮河自古便为长江的自然支流。

秦淮河分为内河与外河,从东水关入城,经夫子庙、镇淮桥出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即被称为“六朝金粉”的“十里秦淮”。东晋以来,这里几度成为粉黛荟萃之地,南曲靡丽之乡。歌楼舞榭,骈列两岸;游船画舫,纷集河上,使才子骚客迷醉流连,文彩风流传于后世。

六朝时期,秦淮河两岸乌衣巷、朱雀桥(遗址在今镇淮桥)、桃叶渡(遗址在今利涉桥)等地都住着高门大族,如东晋的王导、谢安。珠光宝气,车马辚辚。唐时,诗人刘禹锡来此吊古,曾作诗感叹:“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桃叶渡因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在此迎接爱妾桃叶归渡并赋《桃叶歌》而得名。以后,文人骚客每临此,常赋诗唱和,“桃渡临流”也成才子聚会的胜地。

隋唐时期,都城虽已不在建康,秦淮河仍为豪门享乐游宴场所。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触景生情,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六朝金粉,艳说当年;南都烟花,盛传明代。”秦淮风月之盛,首推明代。当时的秦淮河,“纨茵浪子,潇洒词人,往来游戏,马如游龙,车相役也。其间风月楼台,尊罍丝管,以及娈童狎客,杂妓名优,献媚争妍,络绎奔赴。垂杨影外,片玉壶中,秋笛频吹,春莺乍啭”。而尤以“灯船之盛,甲于天下”。《儒林外史》对此有细致描写。

江苏南京秦淮河

民国时,仍有灯船泛于秦淮碧波之上,并引来众多文坛大师为之赋诗作文。1923年8月的一晚,朱自清与俞平伯乘船同游秦淮河,事后各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作文描述了当时情景。朱自清的散文一发表,便被誉为“模范的美术文”,以清新、自然之美倾倒了无数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