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曲、北曲
一、南曲、北曲的形成
文学的南北分野,由来已久。地域的广大,山川的阻隔,加上南北气候、环境的差异,便形成了南北文学风格的不同:南方文学音调绵柔,意境曼妙,文字清丽;北方文学则音节高亢,气势雄浑,文字质朴。总之,北方质胜于文,南方文胜于质。
南曲、北曲通常以地域划分,合称南北曲,包括散曲、戏曲两大类,盛于金、元,至明朝而臻于完备。
北曲是宋元时期北方的散曲、剧曲所用的各种曲调,南曲是南方的散曲、剧曲所用的曲调的统称。南曲、北曲是两种不同的曲调,所以又称为南调、北调。北曲是中州音调,南曲是江南音调。元杂剧与元人散曲都属于北曲。南曲是徐渭收录在《南词叙录》中的六十余种宋元剧目。北曲传到南方后,南方士人苦于北方的方言、声韵与南方情调不合适,所以,在北曲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另创一派,号为南曲。南曲产生的原因,据王世贞说:
大江以北,渐染胡语,时时采入,而沈约四声遂失其一。东南之士,未尽顾曲之周郎,缝掖之间,又稀辨挝之王应。稍稍复变新体,号为南曲。
南曲成熟在明代。明嘉靖年间,昆山人魏良辅开始学习北曲,但总不如北人王友山,于是,便转而研究南曲。他通过实际的演唱,把每一个调作成新谱,使高低清浊快慢,完全以音乐为准,分辨清楚唇齿音,根据其腾腔落板,再用长音助其凄凉的情调。经过十余年的足不下楼,南曲终于创造完成。
二、南曲、北曲的区别
南曲、北曲的特色,从明徐渭的《南词叙录》中,可略知梗概:
听北曲使入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信胡人之善于鼓怒也,所谓“其声噍杀以立怨”是已。南曲则纡徐绵眇,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信南方之柔媚也,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已。
明王世贞的《曲藻》则评价说:
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北气易粗,南气易弱。此吾论曲三昧语。
明魏良辅在《曲律》中自我评价说:
北曲以遒劲为主,南曲以宛转为主,各有不同。至于北曲之弦索,南曲之鼓板,犹方圆之必资于规矩,其归重一也。
根据以上几种观点,可以看出南曲、北曲的异同:
1.声韵
北曲声韵采用的是周德清《中原音韵》的十九韵部,只有平、上、去三声。南曲用韵,主要根据明《洪武正韵》。《洪武正韵》的平、上、去三声各分为二十二韵,入声分为十韵,共七十六韵。密集的音韵,致使有的曲子句句押韵。
2.腔调
南北曲的总体风格是“北刚南柔”。北曲字多调促,用七声音阶,即宫、商、角、变徵(徵的低半音)、徵、羽、变宫(宫的低半音),因为多两个半音,又没入声字,平声分阴阳,所以发音较高,节奏紧促、劲道。南曲字少调缓,用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又四声俱全,行腔缓慢,韵部较细,所以婉转。
3.板眼衬字
唱曲时,用鼓板按节拍,强拍击板,一拍便为“板”。次强拍、弱拍用鼓签敲鼓或用手指按拍,分别称为“中眼”、“小眼”(在四拍中,前一弱拍称“头眼”,后一弱拍称“末眼”),眼就是鼓声,总称“板眼”。北曲较为宽大,衬字较多。南曲较为严正,除散板外,所有曲牌,每板有定数,有定所,不能随意移动,称为死板。南曲加衬字时,只可借眼,不能占板,所以南曲衬字少,有“衬不过三”的说法。
4.乐器
北曲基本上是弹乐器,以弦索伴奏为主,鼓板依弦索所发出的旋律来按拍。南曲基本上是吹奏乐器,伴奏有鼓板、箫管。但南北曲伴奏乐器的使用并非绝对,宋元时,北曲就有用笛子的,元明时,南曲则有琵琶。
5.演出
北曲只有一人独唱,男主角为正末,每折用一套曲,每套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南曲则各种角色演唱,男主角为生,用韵较自由,可以换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