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农技大革新》清朝历史事件

在清朝前期,江浙一带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主要仰仗农业技术的进步。

乾嘉时期,江浦一带的 “富农” 生产工具齐备,锄、犁、耙、耧、耘荡、秧马、水车等农具,无所不有。松江府普遍使用牛耕,除草讲究 “三耘” (一月之内,凡三荡)。浙江嘉兴府桐乡县,注意精耕细作,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主张少种多收。耕耘之法,又须去草务尽,培壅甚厚。实行三铲三复,甚至四铲也是普遍的现象,对棉花则铲得次数越多越好。

农民特别讲究施肥。根据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所需不同养分,而施用不同成分的肥料。一般来讲,第一次施肥用草籽沤的绿肥,第二次施肥用猪粪,第三次施肥使用豆饼。农民充分认识到 “种田肥壅,最为紧要”,还认识到 “人粪力旺,牛粪力长,不可偏废”。在嘉兴一带就有 “种田不养猪,秀才不读书,必无成功” 的民谚。

在江浙还大面积推广双季稻。这种技术要注意节气早晚的掌握,有一种 “李英贵种稻之法” 曾得到推广。

在水利灌溉方面,也有较大进步,由过去经常使用龙骨水车,进步到用单车、双车、牛车、风车等多品种水车。

正是由于江浙一带农民重视农业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大增。以嘉兴府海盐、平湖两县而论,以前亩产在两石至一石五斗间。到乾嘉时期,一般田地都可亩产二石五斗,甚至更多。

江浙稻米通过运河源源不断运到北方,运到北京,对清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