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东十三家军》清朝历史事件

大西军失败后,从中南战场撤到荆襄和川东的大顺军余部,在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的率领下,与当地原明朝的军官联合起来抗清,称“夔东十三家军”,公推刘体纯为首领。

刘体纯驻军于巴东,袁宗第驻军于大昌 (巫山县北),贺珍驻军于大宁 (巫溪县),这三人称西线。郝摇旗驻军于房县,占有保康、竹山、竹溪,称北线。李来亨驻军于归州、兴山,以茅麓山为中心,称东线。原明朝军官谭文三兄弟和王光兴控制靖江以南少数民族地区,势力达西南到利川一带。在他们周围还团结了当地各阶层的抗清武装。

十三家军从战争中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根据地的重要性。他们在山区招集逃亡百姓,开垦荒地,发展生产,革除苛捐杂税,特别是李来亨在其管区内,人民公平交易,安居乐业,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纷纷参军,部队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顺治八年 (1651年) 以后,十三家军经常主动出击,曾攻占襄阳、彝陵、归州、宜昌等地。顺治十五年 (1658年) 到十六年 (1659年),先后两次进攻重庆,后因谭宏、谭诣杀死谭文降清使农民军半途而废。

大西军失败和南明王朝复灭,使清统治者有余力来进攻十三家军,他们用川陕总督李国英 “合营进剿” 的战略夹击十三家军,经一年多时间,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先后牺牲,剩下李来亨艰苦抗清屡败清军,一直坚持到康熙三年 (1664年) 九月。终因叛徒引兵偷袭,而全家自焚于兴山县的茅麓山上,3万将士,除百余人被俘外,无一人投降,表现了农民军坚毅不屈的反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