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烈的株连案——方孝孺被灭十族

最惨烈的株连案

——方孝孺被灭十族

古代臣子犯罪后,最重的刑罚为“诛九族”。除了自己遭受死刑之外,相关亲戚也要遭受杀戮。统治者施行这种刑罚,意在斩草除根,彻底消灭复仇的势力,可谓残暴至极。明朝的方孝孺却被处以“诛十族”的刑罚,其惨烈程度史无前例。除了九族亲戚,他的门生、朋友也惨遭荼毒。这是历史上株连面最广的案件。

初出茅庐

洪武三十一年(1398),在汉中府学任职的方孝孺接到命令,要他迅速进京任职。他不敢怠慢,即时进京。此时,距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不过两个月的时间。

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先任命自己欣赏的兵部官员齐泰为兵部尚书,任命自己的老师黄子澄为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然后,他下达了召方孝孺进京的命令。方孝孺到达京城后,被任命为翰林侍讲,也就是专门为皇帝讲学的官员。他一生的荣耀以及一生的悲剧由此展开了。

朱允炆为什么会擢升方孝孺呢?这还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洪武十五年(1382),由于两位权势人物的推荐,明太祖召见了方孝孺。在这之前,方孝孺的父亲由于遭人诬陷,被朝廷判了死刑,去世已经六年。作为罪臣的儿子,方孝孺对此次与明太祖的会面兴奋不已。一番谈话过后,明太祖觉得这个年轻人举止稳重,才华横溢,于是对太子朱标说:“这是个正人君子,应该让他的才干更成熟一些。”就让他回了老家。这一年,方孝孺26岁。

十年之后,明太祖第二次召见方孝孺,正赶上太子朱标刚刚去世。明太祖见了方孝孺,对吏部官员说:“现在还不是起用方孝孺的时候。”36岁的方孝孺仍未得到重用,只是担任了一个汉中府学教授的小官,去了四川任职。又等了六年,年过不惑的方孝孺一鸣惊人,直接进入了权力核心,成为建文帝朱允炆智囊团的主要成员。

克己复礼

方孝孺师从明朝著名学者宋濂,秉承了南宋朱熹的理学。他矢志“克己复礼”,要恢复周朝的礼节。他认为,要想建设清明的政治,最佳楷模是周朝的制度。治国应该以德为本,而不是以法为本。这种思想伴随了他的一生,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继承了父亲朱标的儒雅性格,和祖父朱元璋性格迥然相异。建文帝处理事情时往往不容易决断,也经常狠不下心来。这与朱元璋的杀伐决断、心狠手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朱元璋应该清楚,朱允炆的这种性格适合治理安定的国家,而不适合处治乱世。为此,他早早地将开国功臣杀的杀,革职的革职,想为自己的孙子铺平道路。然而,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会起兵反对自己的孙子。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分封诸王,原以为自己的儿孙总不会反对自己。结果藩王拥兵自重,羽翼渐渐丰满,逐渐称霸一方。尤以驻扎在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势力最大,对皇权威胁最大。建文帝的智囊齐泰和黄子澄提出削藩,要通过逐步削减藩王的封地,限制他们的势力,此后五位藩王先后被削废。

建文元年(1399)七月,一直称病的燕王朱棣发难,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决定兴兵反叛。建文帝这一年刚刚21岁,书生气十足。再加上从小受到的儒家传统教育,使得这位年轻的皇帝真正关注的并不是藩王的叛乱和国内的战争,而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将军务交给齐泰和黄子澄,自己每天和方孝孺讨论《周官》的制度,研究国家的改革。一年来,建文帝对方孝孺产生了极大的依赖和信任。每逢读书遇到疑难问题,他一定要请方孝孺讲解。上朝处理政务以及与大臣商议国事时,他也要方孝孺坐在身边,随时解答自己的问题。大敌当前,他却不以为然。甚至当军队从金陵(今江苏南京)开拔前去迎战时,他还不忘嘱咐带兵的大将:“你们打到燕京,不可胡乱杀人,总不能让我背上杀害亲叔叔的恶名吧。”

而方孝孺也对战争表示出乐观的态度,甚至不把它放在心上。建文二年(1400),朝廷建成了省躬殿,专门用来存放古书,相当于皇家图书馆与档案馆。建文帝还命方孝孺按《尚书》所说的丹书宗旨,为殿内的一切陈设撰写铭文,从形式上完全模仿古代的做法。

省躬殿建成不久,承天门遭遇了一场火灾。方孝孺认为这是上天降下来的灾难,是为了警示君主。而明太祖定下来的城门名字也有问题,需要改。他提议将午门改为端门,将原来的端门改为应门,将承天门改为臬门,将前门改为路门。建文帝一一准奏。

京城内的君臣在忙着克己复礼,燕王朱棣的军队已经打了一年仗,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京城陷落

建文三年(1401)三月,朱棣的军队和官军在夹河(今河北武邑南)大战,官军指挥失误,损失惨重。建文帝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罢免了齐泰和黄子澄的官职,让他们离开京城,四处招募士兵。方孝孺的身份就从一个学者转变成了军事顾问,开始参与谋划军务。

方孝孺献计,要一方面假装免去燕王军队士兵的罪责,实行缓兵之计;另一方面命令驻扎在东北和华北的军队攻打燕王的属地,仿效围魏救赵的做法。结果建文帝派去的使者本来应该在燕王军队里秘密散发皇帝的命令,以扰乱军心,却迟迟不敢散发。同时,燕王没有接受建文帝的诏书。这条计策宣告失败。

当时,燕王的世子(准备继承王位的儿子)为人宽厚,他的弟弟朱高煦却性格狡诈,为燕王赏识,还曾经试图取代世子的地位。方孝孺又设下反间计,派使者带着印书去北平,赏赐给燕王的世子,想以此离间燕王父子之间的关系。无奈世子收到书信后没有拆开,原封不动地送到军中,交给了燕王。这条反间计也没有成功。

翌年五月,燕王的军队已经打到了长江以北。建文帝下诏征募士兵,前来参战。方孝孺再献一计,想要用割地来拖延燕王进攻的势头,等到东南方的军队集结起来,还可以决一死战。但是燕王并没有接受,六月就渡过了长江。建文帝又害怕又担心,有人劝他去外地躲避,再图兴复。方孝孺一力请求建文帝固守京城等待援兵,如果失败就为社稷而死。不久,燕王的军队打破金川门,京城陷落。在“奸臣榜”上名列第四位的方孝孺,城破当天即被捕获。

惨遭屠戮

早在朱棣起兵之前,其心腹谋士姚广孝深知方孝孺为人耿直不屈,担心他被杀,便郑重地对朱棣说:“您攻陷京城时,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您千万不要杀掉他。否则,天下的读书种子(一般专指读书特别多、影响非常大,还能在文化上承前启后的读书人)就断绝了。”当时,朱棣深深信赖姚广孝,便点了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

京城失陷后,建文帝在绝望中点燃了宫殿,自己跳入了火中,从此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原本深受建文帝倚重的方孝孺变成了朱棣的阶下囚。朱棣出于爱才之心,也希望通过方孝孺来收服江南士人,于是召来方孝孺,让他为自己草拟即位诏书。

方孝孺身着孝服,到了大殿上,放声大哭。朱棣从宝座上起身,安慰他道:“先生不要这么难过,我只是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的例子罢了。”(这里,朱棣把自己比作周公,把建文帝比作周成王)方孝孺问:“那成王在哪里?”朱棣答道:“他已经自焚死了。”方孝孺再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为帝?”朱棣答道:“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建文帝的两个儿子尚且年幼。方孝孺第三次质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为帝?”朱棣有点不耐烦,答道:“这是我的家事。”说完,他环顾四周,示意手下人送上纸笔,要求方孝孺为自己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一把抓起笔扔到地上,哭着骂道:“死就死吧,诏书坚决不能起草!”朱棣大怒,呵斥道:“你死也就罢了,不怕诛你的九族吗?”方孝孺声音越发严厉了:“即便是诛杀十族,又能把我怎么样!”朱棣怒不可遏,命令左右用刀割开方孝孺的嘴,一直割到两耳,血流满地。然后,朝廷将方孝孺关进监狱,开始逮捕他的亲朋好友,甚至连门生也不放过。每抓到一个人,就要带到方孝孺面前,试图逼他回心转意。无奈方孝孺认定一条死路,不肯回头,于是这些被抓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被杀害。前前后后,遭此横祸者达873人。

胞弟方孝友临刑时,方孝孺泪如雨下。方孝友却从容吟诗道:“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回家山。”最后,方孝孺被押到聚宝门外,遭受凌迟之刑。临刑前,方孝孺作绝命诗一首:“天将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贲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死后,1000多人受牵连被流放戍边。朱棣登基后,下令民间私藏方孝孺文章的人要判死罪,方孝孺的著作《逊志斋集》就成了禁书,禁止流传。直到150多年后,明神宗下令在南京兴建表忠祠,将一批忠于建文帝而死难的人供奉起来,方孝孺名列第二位。万历十三年(1585),明神宗又下令把受方孝孺牵连而被流放者的后裔1300余人平反放还。自此,这起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诛十族”冤案才终于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