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号趣谈·曲波

斋号趣谈·曲波

曲波(1923~2002),山东黄县人。作家。1938年参加革命。1943年入胶东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44年后任胶东军区 《前线报》记者,曾参加北满剿匪斗争。1950年因伤病转业到地方,后为全国作协理事、铁道部工业总局副局长。著有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桥隆飙》《戎萼碑》等。其中《林海雪原》 曾被改编为话剧、电影、京剧等,深受读者喜爱。

主要书斋号有: 普律斋。

普律斋

“普律斋” 是以 “曲波” 之名衍化而成。据他生前来函介绍: 曲波,是宇宙间自然形体与运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普遍规律,是一个人奋斗历程的普遍规律,故以 “普律” 命斋。

普律斋坐落在北京百万庄一机部宿舍楼中。曲波长期在军事战线、工业岗位上工作,文学创作大多是业余进行,因此经常早起晚睡,挑灯夜战。他的名著《林海雪原》等,即完成于普律斋中。该斋既是他平时读书写作的地方,也是他接待中外宾客的场所,故而普律斋中经常高朋满座。因为书斋太小,来客常常坐无席位,只能彼此互换。友人曾赠一副对联曰: “三间横挤竖压屋; 一对千锤百炼人。” 横批是: “陋室德馨。”

“一对千锤百炼人”,生动地写出了曲波的人生历程。他一生与 “波” 有缘: 原名曲清涛,少不了波浪滚滚; 参加革命后,改名曲波; 他的妻子叫刘波; 《林海雪原》 中的主人公叫少剑波。他的人生之路也颇为曲折,曾经风风雨雨几十年。在辽沈战役中,曲波身负重伤,股动脉被打断,造成大出血,命是被抢救过来了,但身体留下了残疾,一条腿短了4厘米,可他拄着拐杖,便走上了工作岗位。晚年身患重病,仍坚持写作。

曲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