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杨素》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606年。杨素年青时,喜爱钻研学问,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祖父当过北魏的辅国将军,父亲是北周的刺史。由于他在替父亲上诉时表现了一定的胆识,被北周武帝破格封为车骑大将军。后来,他主动向丞相杨坚靠拢,受到杨坚信任。杨坚取代北周、自称为帝(即隋文帝)后,杨素受到重用。在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他表现

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奇正并用 进击陈军

隋文帝称帝后的第二年,曾兴兵南攻陈朝,因条件不成熟而退兵。为了消灭江南的陈朝,进而统一全国,隋文帝进行了长期的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在这期间,杨素奉命到永安(今四川奉节县)督造战船、训练水师。经过杨素的积极努力,截至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共造出了名叫 “五牙”的大战船几十艘,船上起楼五层,高一百多尺,前后左右各设拍竿六根,便于接舷水战时用以拍击敌船。每船可容纳士卒八百人; 造出了名叫“黄龙”的战船几千艘,每船可容纳士卒一百余人; 此外还造了几千艘名叫 “平乘”、“舴艋”的小战船。杨素利用这些战船,精心训练了一支准备渡江作战的水军。

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月,隋文帝出动大军五十一万八千人,兵分八路,同时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进攻陈朝。出兵长江上游的有三路: 秦王杨俊率水陆军由襄阳沿汉水进屯汉口; 清河公杨素从永安率水军东下; 荆州刺史刘仁恩出江陵接应杨素。这三路人马的目标是进击武昌以西的陈军江防部队,阻止陈军向下游机动,保障下游隋军夺取陈朝首都建康(今南京市)。

杨素率领水军出永安、过三峡、顺流而下,很快抵达流头滩(今湖北宜昌西约一百里处,又名虎头滩)。流头滩以东约十里处有一个险滩,名叫狼尾滩,再往东约二里处还有一个险滩名叫人滩,两滩附近,怪石林立,夏没冬出,易守难攻,地势十分险峻。陈朝将领戚欣已率领几千人和名叫 “青龙”的战船一百多艘,驻守狼尾滩,企图阻止杨素水军东下。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将领存在畏惧心理。杨素对大家说: “能否攻破狼尾滩,关系到我军进击陈军的胜负大计。如果白天进攻,敌人可以发现我军虚实,加上滩险流急,难于掌握,对我军是不利的,不如发动夜袭,利用夜色掩护,打他个措手不及。”计议决定之后,杨素派部将王长袭率领步兵从南岸攻击戚欣的水营栅栏,并令刘仁恩率领骑兵从长江北岸兼程西上,杨素自率几千艘大小战船为主攻。三路人马于约定时间内突然发起攻击,戚欣摸不清隋军虚实,不敢死守,自驾战船,向东逃跑。戚欣一跑,陈军更加乱作一团,最后全被隋军俘虏。

袭占狼尾滩后,隋军力量得到加强,杨素继续东下,到达岐亭(今湖北宜昌西北西陵峡口)时,遇到了一股劲敌。陈朝将领吕忠肃已在峡口设防以待,不但扎下了坚固的水陆营寨,而且在两岸岩石中凿眼下桩,横江面设置了三根铁锁链,企图拦住隋军战船。为了守住峡口,吕忠肃把自己的产全部捐献出来充作军用,因此,他的部队斗志高昂,防御也特别严密。杨素多次侦察,都无隙可乘,乃决定进行强攻。在刘仁恩部陆军的配合下,杨素亲自率领水军攻打吕忠肃的水寨。起初的几次战斗,隋军损失很大,被陈军斩杀五千多人,死者鼻子也被陈军割去报功请赏。但是,杨素毫不气馁,仍然不断地发动进攻。同时采取了攻心战术,凡俘虏的陈军将士,一律以礼相待,然后释放,再捉再放,甚至三捉三放,有效地瓦解了吕忠肃的军心。经过大小四十多次战斗,陈军斗志日渐低落,吕忠肃被迫放弃岐亭,率领残兵退守荆门的延洲(今湖北宜都西北)。隋军占领岐亭后,立即拆毁了三根拦江铁链。接着,杨素派遣巴兵一千,驾“五牙”四艘为先锋,追击吕忠肃残部。两军在延洲接战后,隋军以拍竿击毁了陈军青龙战船十余艘。恰好杨素率领后军赶到,乘势发动全面进攻,吕忠肃只身逃脱,残部两千余人全部被歼。这时,防守公安的陈慧纪,见势不妙,烧毁物质,率兵三万和战船千艘东撤。此后,巴陵(今湖南岳阳)以东的守江陈军,不敢再与杨素交战。于是,杨素一军,舳舻千里,所向披靡,第二年春天,进达汉口,胜利完成了从翼侧方向进攻陈朝的作战任务。战后,杨素因战功被封为荆州总管和越国公。

在隋军大举攻陈的战争中,杨素作为统率一路人马的将领,其指挥是出色的。他依据不同的敌情采取了不同的进攻方式: 狼尾滩一战,因地势险要,敌将不强,隋军实力尚未暴露,采取了奇袭的方式,一战而胜; 兵临岐亭时,由于敌将异常顽强,防御非常严密,采取了正面强攻的方式。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他能毫不气馁地继续战斗,并辅之以瓦解敌军斗志的攻心战术,终于战败了吕忠肃,取得了进击陈军的决定性胜利。这些是杨素在作战指导上的成功之处。

连续作战 平定江南

隋灭陈后,江南士族地主土豪,因对隋朝施行的制度、法律不满,到处起兵叛乱,有的自称大都督,有的自称皇帝,多者拥兵数万,少者聚众几千,到处攻州夺县,袭杀隋朝的地方官吏,甚至抽肠割肉,发泄破落地主的野蛮性。为了巩固刚刚形成的统一局面,隋文帝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兵平定江南的叛乱,进一步完成南北统一的任务。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杨素率领水军从扬子津(今江苏仪征县南),沿长江向东,先攻下京口 (今江苏镇江),乘胜南进,沿路扫平了几股较小的叛军之后,进抵浙江(今钱塘江)西岸。

江南叛乱势力中最大的一股,是占据越州(今浙江浦阳江、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县地区)自称天子的高智慧。他听说杨素率军前来,便自统几万人马在浙江东岸立下营垒,水军沿江扎了水寨,方圆一百余里内,旌旗蔽空,营帐林立,声势十分浩大。为了迅速消灭高智慧,杨素召集将领们商讨进攻方案。副将来护儿建议说: “高军以逸待劳,锐气正盛,船只众多,利于水战,如果正面进攻,高军必然拚死作战,不易取得胜利。不如以主力严阵以待,让我率领几千名精锐部队偷渡过江,出奇不意地摧毁其营寨,大军乘机出动,使高智慧欲进不能,欲退无路。这是韩信背水设阵、两路夹攻、大破赵军的计策呀! ”杨素采纳了这一方案。

当天夜里,来护儿率领几千精锐士兵,乘几百艘轻便战船,悄悄地渡过浙江,登上东岸,在黎明之前突然攻入高军营中,到处放火。高军将士从睡梦中惊醒,见烟火弥漫,一时惊恐万状。杨素乘机出动大军猛攻。高智慧组织部队仓皇迎战,自清晨到下午,激战了大半天,高军损失惨重,逐渐败溃。高智慧率领余部乘战船沿浙江败逃入海,取海道向南逃窜。于是,杨素兵分两路,一路由部将史万岁率领两千人马自东阳(今浙江金华)进入山区扫荡小股叛乱势力; 一路由杨素亲自率领,取捷径,走余姚追截高智慧。杨素追到永嘉(今浙江温州)时,截住了高智慧,迫其交战,又大败高军,擒获了几千人。高智慧率领余众继续南逃,最后投奔了在泉州(今福州地区)叛乱的王国庆。进入山区的一路部队,在史万岁的指挥下,翻山涉水,转战山区一千多里,前后经过七百余战,历时三个多月,消灭了沿途的叛乱力量,但是却和杨素失去了联系。后来,史万岁将报捷书信装在竹筒中,浮之于水,顺流而下,才和杨素沟通了联络。

正当杨素准备继续进兵、剿灭王国庆之际,隋文帝为关怀杨素军旅辛苦,下旨召他回长安接受赏赐。杨素认为,叛军还没有最后消灭,如不一鼓作气穷追猛打,必将后患无穷,因此请求暂缓回京、继续进兵。奏报送到长安,隋文帝很欣赏杨素这种追穷寇的精神,当即同意了他的要求。王国庆接纳高智慧残部以后,气焰更加嚣张。他自以为海路艰险,隋军不擅航海,杨素短期内难以到达,便放松了戒备。杨素乘王国庆麻痹之机,克服了重重困难,率船队从海道迅速驶抵泉州。王国庆见隋军突至,惊慌万分,立即放弃泉州,向各海岛分散逃窜。杨素分遣诸将,跟踪追击。同时,秘密派人对王国庆说: 只要把高智慧交出来,就可以免予治罪。王国庆只好交出高智慧,率领本部人马向杨素投降。至此,江南全部平定。

隋朝统一全国,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分裂、迫切希望南北统一的历史趋势。江南陈朝的残余势力发动叛乱,重新割据一方,是不得人心的。杨素率兵平叛,具有维护统一的进步意义。在这次战争中,杨素利用了隋军所具有的政治、军事优势,实行了速战速决的指导原则。转战江南几千里,历经大小战斗一千多次,而用兵时间不到一年,其速度之快是惊人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当隋文帝让他回京受赏时,他也没有为求封赏而停止进兵,仍然坚持原定的正确原则,终于得到了隋文帝的支持,最后达到了一鼓作气平定江南的目的。杨素这种连续作战的精神和善于作战的指挥艺术,都是值得肯定的。

变易阵势 大败突厥

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东突厥的都蓝可汗与达头可汗结盟,合兵进攻突利可汗,双方大战于长城附近,结果突利可汗战败降隋。这一事件的发生,是隋王朝对突厥实行分化政策的结果。根据既定的远交近攻、离强扶弱、伺机用兵的方略,隋文帝一面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用以牵制突厥中的反隋力量; 一面派高颎、杨素率兵出塞,进击都蓝可汗和达头可汗。

以往,隋军将领与突厥作战时,一般都布成方阵。这是因为突厥军队都是精锐的骑兵,非常凶悍,冲杀起来,猛不可挡。采用方阵,可以阻遏突厥骑兵的凶猛攻势。所谓方阵,就是用兵车和其它障碍物结成四面防御的屏障,步兵持长兵器在兵车上下迎战,骑兵置于方阵中央。达头可汗过去曾多次进攻过隋军的方阵,都打成了平手。

杨素率军出塞后,与达头可汗相遇。为了战胜敌人,杨素同部将们商讨具体作战方案。有的将领提出:仍然采用方阵,以守为攻。杨素反对说: “方阵是一种单纯防御、保护自己的办法,用这种办法不可能战胜敌人。我们应当布成骑阵去主动地进攻敌人。”方案确定之后,杨素亲自教练部队演习骑阵,准备攻敌。达头可汗得知杨素不布方阵,非常高兴,他得意地说: “这真是老天爷给我送猎物来了! ”为了表示谢意,他还特地下马朝天拜了几拜,然后率领十余万精悍骑兵进攻杨素。两军对阵之后,杨素先派部将周罗睺率领一部分精锐骑兵出战。战斗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杨素乘机指挥骑兵主力部队向突利可汗发起突然而猛烈的攻击,把敌军打得七零八落,杀伤、击毙者不计其数,达头可汗也身负重伤,率领败军逃遁。与此同时,都蓝可汗也被高颎一军战败,不久为部下所杀。此后,东突厥逐渐被启民可汗控制。

后来,杨素还参加了反击突厥思力俟斤的作战,参与了平定汉王杨琼叛乱的作战。在这些作战中,他也表现了勇敢无畏、积极进攻、战术灵活的指挥特点。但是,杨素在作战之前,往往故意寻找士兵的过失,大加杀戮; 在交战时,往往先派一二百人冲锋,如不胜而回就全部斩首。这无疑是一种野蛮和残酷对待士兵的行为,是应该批判和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