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葛洪》人物故事小传
葛洪(公元284—364年),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他是早期道教理论的系统整理者和集大成者。道教自汉末产生之初,就基本上分化为上层和下层两个系统。以葛洪为代表的丹鼎派道教是道教的上层。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好神仙导养之法,从从祖弟子郑隐受炼丹术。因镇压石冰起义有功而赐爵关内侯。后至广州,止于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而卒。所著《抱朴子》以整理早期道教理论和改造早期屡屡为人民利用来反抗官府的原始道教为目的。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一方面把道家术语附会于金丹、神仙的教理,一面又坚持儒家的纲常名教思想,反对下层道教教徒利用道教造反,反对魏晋以来的玄学清谈之风,从而为封建统治服务。道教在张角和张修时代基本上是劳动人民的宗教,张鲁开始对道教予以改造。到了葛洪时代,道教趋于成熟,早期粗糙的道教为日益精致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道教所代替。炼丹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化学事业的发展,在定性研究方面成果卓著,并开辟了定量研究的先河。葛洪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所著《肘后救卒方》等医著至今为医学界重视。
[正 史]
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①人也。祖系,吴大鸿胪②。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蒲③齿名。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于余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言。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④。从祖玄⑤,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⑥。玄亦内学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是非,而才章富赡。
太安中⑧,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
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⑨。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⑩。元帝为丞相(11),辟为掾(12)。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13),司徒导(14)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15)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址出丹,求为句屚令(16)。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17)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18),又辞不就。岳乃以洪兄子望为记室参军。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其自序(19)曰:
“洪体乏进趣(20)之才,偶好无为之业。假令奋翅则能陵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蹑景(21),犹欲戢劲翮于鹪鷃之群,藏逸迹于跛驴之伍,岂况大块禀我以寻常之短羽,造化假我以至驽之蹇足?(22)自卜者审,不能者止,又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鳖而追飞兔之轨;饰嫫母之笃陋,求媒阳之美谈;(23)推沙砾之贱质,索千金于和肆(24)哉!夫焦侥之步而企及夸父(25)之踪,近才所以踬碍也;要离之羸而强扛赴鼎之势,秦人所以断筋也。(26)是以望绝于荣华之途,而志安乎穷圮之域;藜藿有八珍之甘,蓬筚有藻棁之乐也。(27)故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考览奇书,既不少矣,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
“道士弘博洽闻者寡,而意断妄说者众。至于时有好事者,欲有所修为,仓卒不知所从,而意之所疑又无足谘。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其至妙者不得宣之于翰墨,盖粗言较略以示一隅,冀悱愤之徒省之可以思过半矣。岂谓暗塞必能穷微畅远乎?聊论其所先觉者耳。世儒徒知服膺周孔(28),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笑之,又将谤毁真正。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29),名曰《内篇》,其余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
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
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30),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忽与岳(31)疏云:“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时年八十一。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
《晋书·葛洪传》卷七二
〔注 释〕
①丹杨句容:丹杨,即丹阳;句容,今在江苏省西南部。②大鸿胪:大鸿胪之职司朝廷参拜礼仪。③樗蒲:指博戏、赌博。④导养之法:中国古代强身除病的养身之术,是气功的源头。⑤玄:葛洪的堂祖父葛玄,三国时著名道士。⑥鲍玄:葛洪的岳父鲍玄,又名元、靓,通占卜之学。⑦内学:佛教学者称佛学为内学,把佛学以外的学问叫做外学。东汉以后又称图谶之学为内学,把五经之学叫外学。本文指图谶之学。⑧太安中:晋惠帝司马衷年号,公元302—303年。⑨一无所就:对征讨、镇守的檄文诏令一次也没有遵守。⑩礼辟皆不赴:以礼征召为官,都不去。(11)丞相:后来的东晋皇帝司马睿,当时任丞相。(12)掾:属官。(13)咸和初:晋成帝司马衍的年号,公元326—334年。(14)导:王导,字茂弘,琅邪临沂人,为司马睿建立东晋立下汗马功劳,辅佐元、明、成三帝,成为东晋一代名臣。(15)干宝:东晋新蔡人,字令升,史学家、文学家,善阴阳之术,曾编《晋纪》及撰《搜神记》。(16)句屚:辖安南北部地区。(17)邓岳:晋代东郡人,字伯山。(18)太守:邓岳建议葛洪为东官太守。(19)自序:指《抱朴子外篇·自序》。(20)进趣:趣同趋,进取。(21)蹑景:景,同影。蹑景,踏影。(22)“犹欲”句:戢,收敛;翮(he),羽根;鹪鹄,一种弱小的鸟;大块,大自然,大地。(23)“嫫母”句:嫫母,古代丑妇,传说为黄帝之妻。媒阳,古代美女。(24)和肆:卞和的店铺。卞和,即献和氏璧给楚王的卞和。(25)“焦侥”句:焦侥,古代传说中的矮子;夸父,即夸父追日中的巨人。(26)“要离”句:要离,春秋时刺客,替吴王行刺庆忌,先让吴王砍断自己的右手以取得信任;秦人,指秦武王,在洛阳举鼎时失手,鼎砸脚断死去。(27)“藜藿”句:藜藿,粗劣的饭食;蓬筚,穷陋的住房。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自己自知能力不大,但是也尽己所能而安于此。(28)周孔:周公与孔子。(29)黄白之事:即黄金白银的炼丹烧炼术。(30)班马:司马迁与班固。(31)岳:邓岳。
〔相关史料〕
抱朴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其先葛天氏①盖古之有天下者也,后降为列国,因以为姓焉。洪曩祖为荆州刺史,王莽之篡②,君耻事国贼,弃官而归,与东郡太守翟义共起兵,将以诛莽,为莽所败,遇赦免祸,遂称疾自绝于世。莽以后君宗强,虑终有变,乃徙君于琅邪。君之子浦庐,起兵以佐光武,有大功。光武践祚,以庐为车骑,又迁骠骑大将军,封下邳僮县侯,食邑五千户。开国初,侯之弟文,随侯征讨,屡有大捷,侯比上书文为讼功,而官以文私从兄行,无军名,遂以不为论。侯曰:“弟与我同冒天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不得寸尺之报,吾乃重金累紫,何心以安?”乃自表乞转封于弟。书至上请报,汉朝欲成君高义,故特听焉。文辞不获已,受爵,即弟为骠骑营立宅舍于博望里,于今基兆石础存焉。又分割租秧以供奉吏士,给如二君焉。骠骑殷勤止之不从。骠骑曰:“比更烦于国人,何以为让?”乃托他行,遂南渡江。而家于句容,子弟躬耕,以典籍自娱。又累使奉迎骠骑,骠骑终不还。又令人守护博望宅舍,以冀骠骑之反③,至于累世无居之者。洪祖父学无不涉,究测精微,文艺之高,一时莫伦。有经国史才。仕吴,历宰海盐、临安、山阴三县④,入为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庐陵太守、吏部尚书、太子少傅、中书、大鸿胪、侍中、光禄勋、辅吴将军,封吴寿县侯。洪父以孝友闻,行为士表,方册所载,罔不穷览。仕吴五官郎,中正,建城、南昌二县令,中书郎,廷尉平中护军,拜会稽太守未辞,而晋军顺流,西境不守⑤。博简秉文经武之才,朝野之论,佥然推君。于是转为五郡赴警,大都督给亲兵五千,总统征军,戍边疆场。天之所怀,人不能支,故主钦若,九有同实。君以故官赴除郎中,稍迁至太中太夫,历位大中,肐乡令,县尸二万,举州最治;德化尤异,恩洽刑清;野有颂声,路无奸迹,不佃公田,越界如市;秋毫之赠,不入于门,纸笔之用,皆出私财;刑措而禁止,不言而化行。以疾去官。发诏见用为吴王郎中令。正色弼违,进可退不,举善弹枉,军国肃雍。迁邵陵太守,卒于官。
洪者,君之第三十子也。生晚,为二亲所娇饶,不早见督以书史⑥。年十有三而兹父见背。⑦夙失庭训,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家勿畴袭。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于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甚少能读也。年十六,始读《孝经》、《论语》、《诗》、《易》。贫乏无以寻师友,孤陋寡闻,明浅思短,大义多所不通,但贪广览,于众书乃无不暗诵精持。曾所披涉,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既性暗善忘,又少文,意志不专,所识者甚薄,亦不免惑。而著述时犹得有所引用,竟不成纯儒,不中为传授之师。其河洛图纬⑧,一视便止,不得留意也。不喜星书及算术九宫三棋太一飞符之属,了不从焉,由其苦人而少气味也。晚学风角望气三元遁甲六壬太一之法,粗知其意,又不研精。亦计此辈率是为人用之事,同出身惰无急,以此自劳役,不如省子书之有益。遂又废焉。案《别录》、《艺文志》⑨众有万三千二百九十九卷,而魏代以来,群文滋长,倍于往者,乃自知所未见之多也。江表书籍,通同不具。昔故诣京师,索奇异,而正值大乱,半道而还,每具叹恨。今齿近不惑,素志衰颓。但念损之又损,为乎无为。偶耕薮泽,苟存性命耳。博涉之业,于是日泪矣。洪之为人也,而騃野,性钝口讷,形貌丑陋,而终不辩自矜之饰也。……昔太安⑩中,石冰(11)作乱,六州之地,柯镇业靡,违正党逆。义军(12)大督都邀洪为将兵都尉,累见敦迫,既桑梓恐虏,祸深忧大,古人有急疾之义,又畏军法,不敢任志。遂募合数百人,与诸军旅进。曾攻贼之别将,破之日,钱帛山积,珍玩蔽地。诸军莫不放兵收拾财物,继毂连担。洪独约令所领,不得妄离行阵,士有摭得众者,洪即斩之以徇。于是无敢委杖。而果有伏贼数百,出荡诸军。诸军悉发,无部队,皆人马负重,无复战心,遂致惊乱,死伤狼籍,殆欲不振。独洪军整齐毂张,无所损伤,以救诸军之大崩,洪有力焉。后别战,斩贼小帅,多获甲首,而献捷幕府。于是大都督加洪伏波将军,例给布百疋(13)。诸将多封闭之,或送还家,而洪分赐将士,及施知故之贫者。余之十匹,又径以市肉酤酒,以飨将吏。于时窃擅一日之美谈焉。事平,洪投戈释甲,径诸洛阳,欲广寻异书,了(14)不论战功,窃慕鲁仲连不受卿城之金、包胥不纳存楚之赏,(15)成功不处之义焉。正遇上国大乱,北道不通,(16)而陈敏又反于江东,归途隔塞。会有故友谯国嵇居道,见用为广州刺史,乃衣请洪为参军。虽非所乐,然利可避地于南,故黾勉就焉。见遣先行催兵,而居道于后遇害,遂停广州。频为节将见邀用,皆不就。永惟富贵可以渐得,而不可顿合,其间屑屑,亦足以劳人。且荣位势利,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
先所作子书内外篇,幸已用功夫,聊复撰次,以示将来云尔。洪年十五六时,所作诗赋杂文,当时自谓可行。至于弱冠,更详省之,殊多不称意。天才未必为增也。直所览差广,而觉妍媸之别,于是大有所制,弃十不存一。今除所作子书,但杂尚余百所卷,犹未尽损益之理。……乃草创子书,会遇兵乱,流离播越,有所亡失。连在道路,不复投笔十余年。至建武中乃定,凡著《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又撰俗所不列者为《神仙传》十卷。又撰高上不仕者为《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伎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别有目录。
《抱朴子·外篇·自序》
〔注 释〕
①葛天氏:传说中的远古帝名。一说为远古时期的部落名。亦省称“葛天”。②王莽之篡:王莽为西汉末年外戚,元始五年(公元5年)毒死平帝,自称假皇帝。次年立年仅2岁的刘婴为太子,号“孺子”。初始元年(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性农民大起义爆发。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被杀。③反:同返,回到博望宅舍。④三县:今属浙江。⑤不守:指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军队亦由西败退至东南。⑥不早见督以书史:没有过早地被促督去学习。⑦背:离开,去世。⑧河洛图纬:河,河图;洛,洛书;图纬,图谶和谶纬。⑨别录、艺文志:《别录》,西汉刘向撰,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艺文志》指班固《汉书》中的,也是图书分类目录。⑩太安:晋惠帝司马衷年号,公元302—303年。(11)石冰(公元?—304年),西晋时张昌起义军将领。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为叛徒张统所害。(12)义军,指镇压农民起义的西晋反动军队。(13)疋:同匹,量词。(14)了:完全,一点也(不)。(15)“窃慕”句:鲁仲连,战国齐人,善策划。齐田单谋夺回被燕占据的聊城(今山东聊城西北),攻年余不克。仲连写信射入城中劝燕将撤守,燕将看罢信自杀。申包胥,春秋楚人。吴国用伍子胥计破楚,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使秦发兵救楚。(16)“正”句:即晋室遭少数民族政权进攻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