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至卷七
冯道列传
冯道是五代时的名臣,最初为唐庄宗效力。唐明宗即位后,他出任相职,深得明宗的赏识。晋高祖称帝后,他再次出任宰相,辅佐高祖。后来契丹入侵,将汉其掳掠到常山,后来设法返回到中原。周太祖即位后,十分礼遇冯道,直到周世宗时冯道才失去宠信,含恨去世。
辅佐君王
冯道,字可道,瀛洲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冯道幼时纯朴忠厚,勤奋好学,文章写得很好。他不以布衣粗食为耻,除了奉养双亲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在读书吟诗。天祐年间,幽州军阀刘守光任命冯道为掾吏。刘守光兵败后,冯道逃回太原,监军使张承业擢用他为本院巡官。张承业器重冯道的文章品行,十分礼遇他,举荐冯道担任军府从事,后来又任命他为太原掌书记。当时,后唐庄宗占据河北全境,政务非常繁忙,都委托给了冯道。
庄宗和梁朝军队对峙于黄河两岸。郭崇韬因为吃闲饭的将领太多,供给比较困难,于是请求予以裁减。庄宗大怒,说:“我都无权为拼死效力的人安排伙食,那就让河北三镇的军队另选一人为主帅,我回到太原,让贤人来指挥军队。”于是立刻命令冯道起草文书,准备出示给众人。冯道执笔想了很久,庄宗再三催促,于是他缓缓站起来,说:“我既然是文书,怎敢不恪尽职守?只是大王屡建功业,此时正要平定强敌,郭崇韬的谏议如果不当,大王可以加以拒绝,但不能引起大家的轰动,让他们议论纷纷,如果敌军知道后,会认为大王君臣不和。请大王三思而行。”不久,郭崇韬也进来请罪,这都是冯道的和解之功。从此,人们都很敬重他的胆识。庄宗在邺宫即位后,擢升他为尚书省郎官,并充任翰林学士。平定梁朝后,又擢升他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后来他为父服丧,回到景城。遇到粮食歉收之年,他就将盈余的俸禄用来接济乡里的百姓,而自己则居住在茅草屋里。凡州县官员赠送的衣粮等物,他一概拒绝。当时,契丹的国力强盛,早就听说了冯道的名望,想强行将他劫持而去,幸亏边境的守将早有防备,冯道这才得以幸免。
明宗进入洛阳后,立刻问身边的近臣安重诲:“先帝时的冯道郎中,如今在什么地方?”安重诲回答说:“他最近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明宗说:“此人我很熟悉,是很好的宰相人选。”不久就拜授冯道为端明殿学士,而后又擢升为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那些出生卑微的清贫士人,只要有才能,冯道都加以举荐任用,而唐朝末年的衣冠大族,如果操行浮躁,冯道都弃之不用。工部侍郎任赞在退朝时,和同僚在冯道背后讥刺他说:“他要是走得快一些,身上的《兔园策》就会落到地上。”冯道很快就知道了,找来任赞,对他说:“《兔园策》是著名的儒者辑集而成的,我能背诵它,唐朝的士人只喜欢华丽的词句,以此来考进士,窃取高官厚禄,这是多么浅薄啊。”任赞心中深感惭愧。当时,梁朝的宰相李琪,自负于善写文章,曾上献《贺平中山王都表》说:“收复了真定的叛贼。”冯道责备李琪说:“最近收复的是定州,不是真定。”李琪因为不懂地理,锐气大挫。此后,百官向明宗上献尊号的表章,都由冯道撰写,文气浑厚,百官都为之折服。
天成、长兴年间,天下五谷丰登,太平无事。明宗每次在延英殿接见群臣后,都留下冯道,询问朝廷外的事情。有一次,明宗问冯道:“天下虽然都丰收了,百姓的生计怎么样呢?”于是冯道上奏说起百姓的生计艰难,并吟咏了聂夷中的《伤田家诗》。明宗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就让身边的侍臣记录下来,每每以此警劝自己。当时,诸家的经籍多有谬误,冯道和同僚李愚委托学官田敏等人,采用西京郑覃刊刻的石经,印发天下,使天下的学子获益匪浅。明宗驾崩后,唐末帝即位,任命冯道为山陵使,典礼结束后,按照先例,冯道离京镇守同州。冯道为政简易,有个叫胡饶的人,本是军人出身,性格粗犷,有一天因故在冯道的衙门前辱骂,人们数次劝阻,仍然无济于事。冯道说:“这个人肯定是喝醉了。”于是召其入内,设宴款待他,直到入夜才起身离去,毫无愠怒之色。
盛极而衰
晋高祖进入洛阳后,任命冯道为宰相。次年,契丹派遣使者向晋高祖上献尊号,高祖也派遣使者出使契丹。他对冯道说:“这次出使的重任,非你不可。”冯道毫无为难之色。晋高祖担心他的安危,后来又改变主意,说:“你官高德重,不可深入荒野之地。”冯道说:“陛下接受北朝的恩惠,我又接受陛下的恩惠,有什么不可出使的呢?”于是冯道出发。将要到达西楼时,契丹主想要前来迎接,契丹的大臣谏阻说:“自古没有皇帝迎接宰相的规矩。”契丹主这才作罢,但由此可见,冯道的声名远扬于异邦。冯道回朝后,朝廷将枢密院的事务全部交给冯道处理。不久,又加授他为司徒、兼任侍中,并晋封为鲁国公。冯道曾经上表,请求辞官,晋高祖连他的奏章都不看,就派遣郑王前来探望他,捎话说:“如果你明日不上朝,我就亲自来请你。”冯道迫不得已,只好继续任职。
晋少帝即位后,加授冯道为守太尉,并晋封为燕国公。冯道曾经问朝中的熟人:“我在朝廷处理的政务,人们有什么评价呢?”熟人回答说:“毁誉参半。”冯道说:“寻常人都以意见相同为正确,意见不同为错误,认为我行事不妥的,恐怕是绝大多数。孔子是圣人,犹且受到叔孙武叔的诋毁,何况像我这样的德行浅薄之人呢!”然而冯道仍然持守操行,始终不肯改变。后来,有人在少帝面前诋毁冯道说:“冯道可做太平之世的宰相,却难以在艰难之世担当大任,就如禅定的老僧不可呼唤鹰犬。”冯道于是出任外官,担任同州节度使。一年多后,他调任南阳节度使,并加授为中书令。契丹攻入汴州,冯道被召入朝廷,契丹主问他:“怎样才能救济天下的百姓呢?”冯道说:“即使佛重新出世,也无法拯救今日的百姓,但陛下却能够拯救他们。”此后,士大夫没有受到残害,都是冯道和赵延寿暗中救护的结果。同年三月,冯道跟随契丹向北,和晋朝的百官一起到达常山。不久,契丹主去世,永康王接管了契丹部众。永康王离开后,留下他的族人嘉里据守常山。当时,汉军将士群情激愤,于是就驱逐了嘉里,收复了常山城。冯道率领百官,四处安抚百姓,使大家相安无事。众人推崇他的功劳,冯道推辞说:“我一介文臣,有什么能耐呢?都是众位领将的功劳啊!”冯道因为德高望重,于是在众将中,挑选骑校白再荣暂时担任统率,军民因此得以安心。他在常山时,看见中原的女子被契丹俘虏,就拿出钱财将她们赎回,让她们暂时寄居在尼姑庵中,然后逐一打听她们家人的下落,将她们送回。冯道从常山入觐汉高祖,汉高祖嘉奖他,拜授他为守太师。乾祐年间,冯道除了入朝拜见皇帝之外,平时闲居家中,怡然自得。他曾经写有《长乐老自叙》一文,追叙平生的事迹。
周太祖平定内乱后,商议拥立徐州节度使刘赟为汉朝的嗣君,并派遣冯道和秘书监赵上交、枢密直学士王度等人前往迎接刘赟。冯道走到宋州时,适逢澶州发生兵变。枢密使王峻派遣郭崇率兵赶来,集结在衙门外,这时,冯道和赵上交等人都住于衙门内。当天,刘赟率领身边的武士关上衙门,登上城楼,问郭崇前来的目的,郭崇说周太祖已经被拥立为帝。刘赟身边的人知道了事变,误以为冯道出卖了他们,想要杀死冯道。赵上交和王度听说后,都惶恐不安,束手无策。然而冯道却从容不迫,毫无惧色,不久就得以脱身。冯道微贱之时,曾经赋诗说:“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此时,他的话果然应验。
广顺初年,冯道再次被拜授为太师、中书令。周太祖十分礼遇他,冯道每次进奏论事时,都不直呼其名。太祖驾崩后,周世宗任命冯道为山陵使。适逢河东刘崇前来进犯,周世宗召集大臣,想要御驾亲征,冯道极力谏阻,世宗说:“唐朝初年,天下群贼蜂起,最后都被太宗亲自平定。”冯道上奏说:“陛下能够取得太宗那样的功绩吗?”世宗大怒,说:“你太小看我了!”于是世宗亲征,没有让冯道扈从,留下他供奉太祖的陵墓。当时,冯道已经得病,等到完成太祖陵墓的礼仪,他很快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三岁。世宗听说后,为他罢朝三天,追赠他为尚书令,并追封瀛王,谥号为文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