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华

陈德华



清代状元多出自南方,北国寥寥无几。在北国仅有的几个状元中,陈德华是其中之一。

陈德华,字云倬,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陈德华性恭俭,动循礼法,深受封建伦理的熏陶; 他勤奋好学,嗜书如命。这使他既有受人礼赞的品德,又有为人称颂的学识。雍正年(1724)四月,甲辰科殿试,陈德华一举夺魁,成为雍正朝第二位状元。

这年,陈德华年二十有八。

此科进士共299人,后来出了王安国、尹会一等一批名臣。王安国,高邮(今属江苏)人,会试第一名,即会元; 殿试第一甲第二名,即榜眼,官至吏部尚书。尹会一,博野(今属河北)人,第二甲第29名,官至吏部侍郎。

299名进士中,最有作为的要数陈德华。

中状元后,陈德华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雍正四年,老父病故,陈德华辞官回家,服丧3年。雍正七年,服满回京,充任日讲起居注官,随从当朝天子爱新觉罗·胤禛出席各种重大的政务、礼仪活动,笔录于簿,按年编次《起居注》,为皇帝的近臣。雍正九年,迁赞善,成为东宫春坊的一名官员。不久,擢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肇庆(府治高要,今广东肇庆)、高州(府治茂名,今广东高州)学政。雍正十年,调任广州(府治番禺、南海,今广东广州)、韶州(府治曲江,今广东韶关)学政。雍正十一年,老母病死,回籍服丧。雍正十二年,世宗特命陈德华入京,充任《大清一统志》馆副总裁。

在雍正朝,陈德华的官位屡有升迁,但都不高。

他仕途走运是在入乾隆朝以后。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夜,世宗皇帝驾崩,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承嗣大位,年号“乾隆”,是为高宗。是年,高宗年24岁,血气方刚,欲有所作为,故广求人才。陈德华是雍正二年状元,品行端正,学识渊博,已有十多年的仕宦生涯,是个难得的人才。乾隆元年(1736)十月,陈德华出任詹事府的长官——詹事,入上书房教习皇子读书识字。十一月,擢为刑部右侍郎。乾隆四年正月,迁为户部尚书。

陈德华成为当朝一品大员。

这年,他年四十有三。

陈德华居官恭谨,不巴结权贵,不结交富豪。他出任户部尚书的第二年,京师有个叫俞君弼的大富豪死了。此人生前与公卿大臣过往甚密,陈德华未曾至其门。俞君弼死后,百官多前往吊唁。高宗闻讯,龙颜大怒,命员追查,没去的仅陈德华等数人。

由此,高宗更加赏识陈德华。

乾德七年七月,陈德华调兵部任兵部尚书。

第二年,陈德华遭受了入仕以来的第一次挫折。

事情的起因在他的弟弟陈德正身上。

当时,陈德正任陕西按察使,主管陕西省的司法刑狱,正三品。有个叫王之博的人,他的幼女被人勒死,官府抓了一批涉嫌者。陈德正滥用酷刑审讯,陕西省的长官巡抚塞楞额上疏弹劾。陈德正害怕了,写了一道密折准备上呈高宗申辩,他把密折连同按察司的公文先送给兄长陈德华,与他商量。陈德华认为弟弟已被弹劾,理应等候调查、处理,遂将密折、公文退还。

陈德正、陈德华兄弟俩的举动被人告发。

高宗龙颜大怒,下诏切责道: “陈德正把密折及公文派人送来京师,与他哥哥陈德华商量是呈上还是不呈。陈德华既然想驳回他的密折、公文,为什么不奏告朕?况且陈德华身为朝廷大臣,既然深知弟弟的举动不对,就应当据实奏参,然而他却隐匿不告发,直到朕询问,才说有这回事。大臣事君,岂容如此诈伪?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合乎情理的,朕并非不倡导此风,只是君臣间的关系实比兄弟重要。命将陈德华交吏部严加处置。”吏部提议将陈德华革职,高宗予以宽赦,命降官为兵部右侍郎。

他在兵部右侍郎位干了4年,到乾隆十二年,因渎职被罢官。

这年,高宗巡幸回宫,陈德华没与大臣一同侍奉值班,高宗指名叫他,很久才到。高宗大为光火,褫夺陈德华的官职。

陈德华成了一介平民,回到故乡安州。

2年后,即乾隆十四年正月,高宗起用陈德华为都察院的副长官——左副都御史,并命他入上书房教习。但直到七月,他未曾入上书房教习。高宗询问,他推说肚子痛。七月,高宗下诏切责说: “陈德华身为师傅,自任职以来,未曾入上书房教习皇子。及经询问,他以肚子痛为辞,难道他每天都肚子痛吗?渎职之咎,实无可推卸。命吏部议处。”吏部奏请革职,高宗命从宽留任。

乾隆二十年的一天,高宗偶至上书房,没听到皇子的读书声。经查询,担任教习职务的大臣多半渎职,陈德华是其中之一。高宗大怒,下诏责斥诸臣,诏夺陈德华3年俸禄。

2年后,即乾隆二十二年,陈德华升为工部侍郎。二十四年,迁为礼部尚书,再次成为一品大员。

乾隆二十九年,陈德华以病乞休,高宗诏准。

这年,陈德华年六十有八。

陈德华结束了他41年的仕宦生涯,回到了故乡。

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后八旬寿辰,高宗命绘《九老图》,陈德华入焉。

乾隆四十四年,陈德华病死,享年83岁。